返回
列表
李文跃:“三融”育人模式探索与研究——以非遗陶瓷教育为例
2020-11-24 来源:搜狐

编者按本文原题为《高等职业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三融”育人模式探索与研究——以非遗陶瓷教育为例》,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文跃大师在”2020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大会“上的发言稿。

2020年11月19日,首届中国非遗论坛大会在安徽黄山召开

李文跃大师在论坛上发言

景德镇因瓷而立、因瓷而兴,以单一的陶瓷产业支撑了城市千年的发展,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城市特色。尤其近年来国家批复创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非物质文化陶瓷手工制瓷技艺传承得到蓬勃发展,面对如此大的历史性发展大好机遇,职业教育,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面对如此大的 发展大好机遇,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职责,破解非遗传承和育人模式发展双重难题。如何让非遗后继有人,改变传承模式,把非遗的纳入教育体系是非遗传承事业所急,也是职教突破发展所需。

粉彩、古彩瓷是中国陶瓷典型的艺术,随着当代社会的文化变迁,与许多传统工艺一样,粉彩古彩瓷也面临新的挑战,年轻人不愿从事粉彩、古彩,人才面临断层,加之粉彩、古彩工艺复杂,设计跟不上现代审美理念等因素,粉彩、古彩的产业发展一度陷入困境,为了使传统的粉彩古彩重新焕发生机,我院决定担负起粉、古彩传承与教育的重任,学院成立了粉古彩专业,明确了以探索非遗传承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特色班+工作室”“职业技能+非遗技艺”“传承人、教师引领,专兼融合”的育人模式,构建系统科学的非遗传承课程体系,以大模块实训课程和产教融合、项目化工学结合的教学为主线,真正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能力型培养体系。

1、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班+工作室”

在多年现代学徒制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学院利用景德镇陶瓷产业资源优势,引进国家非遗传承人、陶瓷艺术大师担任专业带头人,建立李文跃工作室,2011年该校又与江西省文化厅共建粉古彩研究院,建立传承人,实施特别版+大师工作室,从2016级开始每年从入学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国家非遗特色班”,构建“特色班+工作室”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按照产品生产流程、按学年分段,实施产品全流程。

非遗粉古彩班学生合影

2、课程体系:“职业技能+非遗技艺”

将非遗文化与专业课程紧密“融合”,构建 “职业技能+非遗技艺”课程体系,创新传承载体,使非遗文化的传承更具生命力。通过开展非遗创新设计,项目化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举办非遗展示活动,呈现地方文化魅力,提升非遗辐射力和影响力;在传承非遗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产品开发,并与政府、企业合作进行非遗文化及文创产品开发和市场化推广服务,促进与地方文化产业乃至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弘扬与传承中国陶瓷文化。

清代古彩瑞兽赏瓶

在课程建设中,我们深化教学改革、制定课程标准,落实教材教具、优化教学设计,建立符合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学习特点的四方评价机制,一是按照学生在各类陶瓷技能竞赛、展览的成绩进行考察,建立学生动手能力评价制度;二是通过传承人、大师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考核,建立了传承人·大师人才培养评价制度;三是通过学院教务、学生管理部门和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对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建立了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制度;四是通过劳动部门、企业、科研院所对学生的就业创业实绩进行反馈,建立了毕业生适应社会服务能力评价制度。探索陶瓷教学资源的整合与现代人才培养机制,将非遗陶瓷制瓷技艺传承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推动专业素养和非遗技艺学习同步进行。

清代康熙古彩棒槌瓶

制定课程标准: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有和行业相对应的职业能力标准,无论在知识认知上、设计能力上、绘制技法上都有详细的要求和标准,同时加强非遗粉古彩技艺的训练,通过完成多项不同的粉古彩工作任务,学生不仅达到职业能力的标准,绘制粉古彩技艺逐步提升。

清代锦地开光粉彩瓷瓶

自编特色教材: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撰写非遗特色教材,编写了《景德镇粉彩瓷绘艺术》、《景德镇陶瓷史·现当代卷》、《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江西卷(釉上彩)》等,以典型的粉古彩作品为范例实施粉古彩工艺的教学。

清代锦地开光粉彩瓷瓶

设计教学方案:在课程实施中,对每一项工艺实训的教学目标、工作任务、实训内容都作了详细的安排,其中包括授课计划、教学课件等,保障实训任务合理有效的进行。

清代康熙古彩大盘

强化技能实训:采用集中授课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实施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粉古彩陶瓷装饰工艺步骤、方法、特点以及绘制、填色技法等,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整制作难度,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特长。

李文跃大师在授课示范中

3、教学团队:“传承人·教师引领、专兼融合”

大师和教授同堂授课,教学过程即生产过程。教学过程围绕“懂材料、会制作;懂工艺、精技艺;会创新、具匠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职业能力。

李文跃大师在授课中

经过八年多的建设,粉古彩专业培养了三百多名高素质粉古彩非遗传承人。近3年,粉古彩学院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专业赛事获奖5O余项。粉古彩教学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项、省级教学成果多项。

李文跃《粉彩高温色釉瓷瓶》

李文跃《孔门圣贤图》粉彩瓷板

参考文献

[1]郝卫民.非遗传承教育如何守正出新[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03):87.

[2]冯午生. 培养校园非遗传承人 提升劳动教育品质[N]. 人民政协报,2019-02-18(006).

[3]庞先超.河南传统美术类非遗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探析[J].美与时代(中),2019(01):102-103.

[4]庞先超.河南传统美术类非遗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探析[J].美与时代(中),2019(01):102-103.

[5]田圣会.“非遗”地方高校教育传承:价值、路径与方法——以湘西苗族服饰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8,37(09):121-124.

李文跃大师(左一)与《非遗之美》总编姚泽民(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