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列表
【洛阳三彩艺术作品巡展】第五站
2021-06-22 来源: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

洛阳三彩艺术作品巡展·第一站——郑州站

图片

图片

洛阳三彩艺术作品巡展·第二站——西安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洛阳三彩艺术作品巡展·第三站——成都站

图片

图片

洛阳三彩艺术作品巡展·第四站——武汉站

图片

图片

洛阳三彩艺术作品巡展·第五站——上海站

图片

       三彩艺术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其制作工艺与文化因素从汉代一直延续至现代,它涵括了汉三彩、唐三彩、宋三彩、辽三彩、金三彩、明珐华三彩、清素三彩以及现代三彩。
“洛阳三彩艺术作品巡展”获批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立项。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全国性巡展,让更多的人了解三彩、热爱三彩和传承三彩,不断扩大洛阳三彩艺术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切实落实十九大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报告精神。

      这次展览共分为六部分,分别为传统三彩作品、现代三彩作品、跨界三彩作品、三彩文献、三彩工艺和三彩影像,共计300件展品。展览的主题是讲好三彩故事、传播好三彩声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道路。

图片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举世闻名的中国陶瓷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项重要贡献。中国建都最早,建都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洛阳,正是中国陶瓷之源。三彩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创举,遗存的各代三彩艺术是中华民族之瑰宝。三彩艺术把中国陶瓷文化的全部潜能和优势都充分展现出来,是中国陶瓷文化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所积累的经验与技术、艺术感受与文化底蕴的光辉结晶,并在特定的文化大环境和时代氛围中一次次的升华。 

      1963年出土的国之重器—何尊,以铭文“宅兹中国”,将“中国”二字最早在历史上定格,这里的中国正是指今天的洛阳。洛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26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洛阳彩绘陶器精美无比,为多彩的陶瓷三彩的出现奠定审美和工艺基础。2000年前,东汉洛阳华丽无比的陶瓷汉代三彩惊世显现。1300年前,隋唐洛阳,世界上最艳丽的陶瓷洛阳三彩震惊了世界。三彩指的是多姿多彩的陶瓷世界。三彩这个只有百年历史的新名字,在遥远的汉唐甚至更早,陶瓷才是它真正的大名。三彩陶瓷的发明和完善,一步步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步。

      在本次展览中,欣赏多姿多彩的三彩世界,领略中华文明的瑰丽和神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陶瓷源 中国窑

【三彩溯源】

陶瓷,是中国的一大发明

也是人类的一大发明

一部陶瓷史就是一部

文明史、艺术史、科技史······

一万年前

洛阳先民己发明了陶器

八千到七千年前

洛阳的制陶业已经有了一定规模 

七千到五千年前

仰韶文化时期,彩陶成为当时最有成就的原始艺术 

四千六百年前

洛阳制陶业普遍使用了轮制

四千年前    

夏定都洛阳,已使用瓷土烧制出白、红、灰陶器并创烧出中国最早的原始瓷

三千六百年前

商都洛阳,轮制、模制和手制等重要技艺日趋成熟

三千年前

西周东都洛阳,仅洛阳北窑西周墓地一处出土的

原始瓷比中国各地出土的商周原始瓷总数还多

最大的原始瓷举世无双

印证了中国文化对陶和瓷的理解

即施釉为瓷,不施釉为陶

二千七百多年前

春秋战国时期的洛阳,彩绘陶器精美无比

为多彩的陶瓷—三彩的出现奠定审美和工艺基础

二千年前

东汉洛阳,华丽无比的陶瓷汉代三彩惊世显现

瓷字创立,特指三彩技艺,瓷乃有釉之陶器也

一千三百年前

盛唐洛阳,世界上最艳丽的陶瓷洛阳三彩震惊世界

三彩篮釉,三彩透明白釉,三彩绿釉,三彩黑秞

三彩黄釉,三彩赤釉,三彩褐秞交融呈现

三彩绞胎工艺,三彩化妆土工艺、三彩彩绘工艺

以及三彩瓷土的使用,交相辉映

釉色日益丰富,进一步证实了三彩和三种颜色无关

三彩,指的是多姿多彩的陶瓷世界

不仅如此,三彩还完成了日用品、生活用具、

陈设装饰品、殉葬品、建筑材料等全方位的使用

三彩这个只有百年历史的新名字

在遥远的汉唐甚至更早,陶瓷才是她真正的大名

三彩陶瓷的发明和完善

一步步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步

一千年前

两宋洛阳,制瓷业发展繁荣,钧窑、汝窑、官窑

登封窑、新安窑、宜阳窑、洛宁窑等名窑在此汇聚

六百年前

明清时期,洛阳作为陶瓷重镇是中原瓷器生产中心

时至今日

洛阳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洛阳三彩艺术已成为

中国陶瓷最亮丽的一张名片

洛阳,中国陶瓷的源点,中国陶瓷的根

传承千年窑火,再现三彩传奇

中国陶瓷,洛阳揭幕

【三彩传承】

洛阳三彩是陶瓷史上的创举

是中华文化之瑰宝

 洛阳三彩艺术几乎把中国陶瓷文化的

全部潜能和优势都充分彰显出来

是中国陶瓷文化历史发展中

所积累的经验与技术

审美感受与文化理念的结晶

历史的变迁

文化的演进又催动三彩艺术一次次升华

每个时期的三彩既有对前人的承传

又展示出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美学风貌

汉三彩 

三彩艺术的滥觞之始

东汉班超出使西域,洛阳成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精美的陶瓷,成为东西方交流的主要商品   

彩色铅釉汉三彩的出现

打破了汉代以前釉色单一的局面

是汉代艺匠对釉色装饰艺术的大胆创新

是艺术品位和风格的升华

汉代三彩的釉色

不仅有着翡翠般美丽的绿色,还有高贵无比的黄色

而且釉层清澈透明,表面平整光滑,光彩照人

汉代三彩施釉技艺的发明与发展

在陶瓷史上有其非常重要的意义 

南北朝三彩

 三彩艺术的承前启后 

南北朝时期,各行各业能工巧匠云集洛阳

三彩广泛盛行,并开始用于宫殿建筑

在施釉方面,有些黄底或白底上加绿彩

有些白、黄、绿、褐多色同时并用

从单调色釉向多彩釉迈进

为盛唐绚丽多彩的三彩奠定了技艺基础

在洛阳发现的十余座北魏贵族墓中出的

大量造型精致、形态秀美的陶俑最具代表性

这时期的中国陶瓷,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生活用具  

南北朝三彩,胎、釉、工等方面几同唐代三彩

唯釉色、施釉厚度、釉彩流动性和彩绘方面

尚未达到唐代三彩的高度

作为汉三彩至唐三彩的过渡期

为唐代中国陶瓷的鼎盛带来了黎明前的曙光

唐三彩 

三彩艺术的盛世华章 

隋大业元年,隋炀帝开凿贯通南北的中国大运河

洛阳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交通枢纽

唐武周时期,武则天执掌朝政,国家统一稳定

中外贸易勃兴,民族融合,繁荣昌盛

代表着大唐时期科技水平和艺术水准巅峰

的唐代三彩

在工艺技术和艺术表现两方面都趋于完美

洛阳三彩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高潮

用途上,除烧制大量建筑、生活用瓷外

唐代三彩还烧造马、骆驼、男女侍俑、文武官俑

以及亭台楼阁、假山水榭模型等艺术陶瓷

造型上,雍容华贵、多种多样,色彩饱满明快

内容健康大度,代表了盛唐时期文明的高度发展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陶瓷从单调色釉演进到缤纷多彩的陶瓷艺术

唐代三彩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

宋三彩 

三彩艺术的清淡雅致 

宋代三彩釉色淡雅,沉静含蓄,意境深远

工艺手法上更注重器表的装饰工艺

尤擅长刻画填彩的手法

胎体主要用刻画方法进行装饰

在涩胎上按纹饰需要填入色釉,二次烧成

宋代三彩釉色丰富,黄、绿、白、赭、艳红、

乌黑、酱色等,并新创一种翡翠釉,色泽青翠明艳

画面生动,填色规整,少见蓝釉。

日用器物多见,亦有小型狗、马等玩具

以枕为大宗,也见有舍利匣、塔等供器

画面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宋代三彩保持了唐代民窑的特点

主要产地为河洛地区

明三彩 

三彩艺术的富丽堂皇

明代三彩的典型是琉璃三彩,是指琉璃釉制品

琉璃,在中国文化中,也是玻璃的代名词

表明三彩是透明釉色

明清的建筑琉璃,是这一时期最成熟的代表

琉璃三彩的釉,用铅做助熔剂

以铜、铁、钴、锰等金属元素为着色剂

釉层的厚度有所增加

各种琉璃构件庄严华丽,金碧辉煌

作为明清建筑装饰被广泛采用

珐华三彩,是在琉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品种

以硝酸钾(牙硝)作助熔剂

珐华三彩的工艺特点,采用立粉勾勒工艺

将精细的陶泥装入有细管的布袋,按设计挤压泥袋

在胎体上勾勒出人物、花卉等,再根据图案施釉

对现代三彩釉画立线工艺起到了启迪作用

清三彩 

三彩艺术的繁复精美

清代三彩的代表是交趾陶

是在唐三彩、宋三彩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也是一种低温多彩釉

因发源于清朝道光年间广东五岭以南

而岭南一带古名为交趾而得名

交趾陶的制作全凭巧夺天工的艺匠用双手及竹篾

将陶土片片贴合、修饰

再以多彩釉细工着色使其绚丽,经过多次烧制而成

集雕塑、色彩、烧制之美于一身

也反应出清代三彩的工艺极尽繁复和精致

【三彩传播】

古丝绸之路连接着中国和世界

陶瓷在对外贸易中

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

对中国来讲,这更是一条陶瓷之路

三彩作为中国陶瓷的杰出代表

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搭建了桥梁

三彩工艺不仅

在东亚的日本和朝鲜半岛落地生根

也随陶瓷之路的驼队

传播至更广阔的国家和地区 

奈良三彩

唐代,日本全面引进中国文化

首都京都仿照洛阳城、长安城的格局营建

京都被称之为世界上另一个洛阳

奈良时期,日本派遣唐使学习大唐文化和艺术

日本工匠将三彩的一整套制作工艺

包括配釉、施釉、烧制方法等带回日本

烧造而成奈良三彩

这是日本文化采取全盘唐化的环境下

洛阳三彩直接影响的产物

奈良三彩在造型上不仅与唐代三彩十分相似

其颜色流淌的釉面,光艳美丽的色调也都十分接近

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日本的民族文化与审美情趣

新罗三彩

朝鲜半岛是最早输入中国三彩的区域之一

公元七世纪,朝鲜半岛建立起统一的新罗王朝

被请到新罗首都的唐朝工匠指导当地匠人

烧造出新罗三彩

在风格上更多地融入了朝鲜民族特色

因胚体原因,仅有绿色与唐代三彩色调接近

在造型上也独具特色

最常见的器形主要为生活用具,罐、盒、盆、碗等

波斯三彩

从八世纪开始,仿照中国三彩工艺特点

阿拉伯地区烧造三彩经历了一个从完全吸纳

到最终创造出自己风格的过程

波斯三彩成为两河流域一带流行的陶瓷制品

是将白色化妆土施于红褐色坯胎上罩上透明铅釉后

再用铜绿釉和铁褐釉交替描绘线纹烧制而成

在融入了伊斯兰文化的特色与本地的陶瓷技艺上

形成了独特的波斯三彩艺术

在白色底胎的映衬下,绚丽夺目

是对中国三彩的继承和演化

【洛阳三彩】

文物及传统工艺命名之一般惯例

以首次发现地命名居多

三彩器最早出土于洛阳

故名洛阳三彩

洛阳三彩也是中国三彩

上个世纪

洛阳、西安等地发现了大量的三彩器

也发现了烧造三彩的作坊和窑址

比较重要的有:巩义黄冶窑、铜川黄堡窑

内丘邢窑、西安醴泉坊窑、邛崃窑等

其中河南巩义黄冶窑面积最大、出土数量最多

但在上述窑址中

类似洛阳博物馆馆藏的三彩黑釉马等形体较大

造型极为生动的三彩器皆无发现

这意味着什么

唐三彩有无官窑、民窑之分

如有区分,官窑址在何处

或许正沉睡于隋唐洛阳城遗址的某一角落

答案有待于考古发掘工作的努力

学术界对三彩的表述,是多彩陶瓷工艺的总称

二〇〇八年,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组织的

全国工艺美术品种论证会上

郭爱和构建的洛阳三彩学说

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同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三彩品种之全

造型之准、功能之多、纹饰之繁、色彩之华

无时无刻不传递着丰富的历史讯息

尤其在三彩文化中所表现出的开放和包容

造就了三彩的气象万千,极具浪漫的盛世光华

作为世界陶瓷史、美术史上伟大的里程碑

中国洛阳三彩必将亘古屹立于世界艺术之巅

附录展览

部分作品

图片

《新丝路——丝路扬帆》丨郭爱和

图片

《新丝路——丝路驼铃》丨郭爱和

图片

《出行》丨郭爱和

图片

《中国马》丨郭爱和

图片

《天马》系列丨郭爱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绽放》系列丨郭爱和

图片

《太阳花》丨郭爱和

图片

《海洋之心》丨郭爱和

图片

图片

图片

《摇曳》丨郭晓和

图片

《夏花》丨郭晓和

图片

《记忆》岩画丨郭爱和

图片

《洛神》丨郭爱和

图片

《东方祥瑞》丨郭爱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龙门石窟》系列丨郭爱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周器·礼乐》丨郭爱和

图片

《国色》丨郭晓和 郑超男 

图片

《洛阳》丨郭爱和

图片

鼎盛·文创系列丨郭晓和 郑超男

图片

花羽·文创系列丨郭家启 潘梦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十二生肖丨郭爱和 

图片

彩牛福瑞丨郭爱和 

图片

牛气冲天丨郭爱和

图片

图片

图片

《伫  中国马》丨郭爱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憩》丨郭家启

图片

《同心壶》丨郭爱和 郑立志

图片

图片

《同心》丨郭家启 

图片

《同心》丨郭家启  马琳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同心 同向》丨郭晓和

图片

《晨彩》丨郭晓和

图片

《珠联璧合》丨郭晓和

图片

《破土》丨郭爱和

图片

《叠翠》丨郭爱和

图片

《山峦》丨郭爱和

图片

《炼》丨郭爱和

图片

图片

图片

《执瑞》丨郭爱和

图片

《禅》丨郭晓和

图片

《慧》丨郭爱和

图片

《良渚礼乐》丨郭爱和

跨界三彩

图片

《望》丨宁钢

图片

《余》丨宁钢

图片

《牛》丨赵康勋(韩国)

图片

《牛》丨赵康勋(韩国)

图片

《马》丨赵康勋(韩国)

图片

(韩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书法》丨崔印哲(韩国)

图片

《瓶中花》丨朴裕美(韩国)

图片

《石榴》丨朴裕美(韩国)

图片

《粒》丨朴裕美(韩国)

图片

《果实》丨朴裕美(韩国)

图片

《四季长春》丨范有祥

图片

《绿色》丨范有祥

图片

图片

《无题》丨范有祥

图片

《粉红的梦》丨黄文浪

图片

《飞翔》丨黄文浪

图片

图片

《极光》丨王绪远

图片

《红缨时节》丨杨志

图片

《家有豹猫》丨杨志

图片

《河洛四象系列之云》丨杨志

图片

《河洛四象系列之石》丨杨志

图片

《河洛四象系列之山》丨杨志

图片

《河洛四象系列之水》丨杨志

图片

《别有洞天》丨黄梦新

图片

《怒放》丨黄梦新

图片

《云淡风轻系列之春》丨黄梦新

图片

《云淡风轻系列之秋》丨黄梦新

图片

《石榴》丨刘乐君

图片

《逝水年华》丨郭俊

图片

《生生不息》丨阎飞

图片

《云山花雾》丨万芬芬

图片

《非石》丨吴凡

图片

《璀璨花开》丨金钒锡(韩国)

图片

《虞美人》丨刘明玉

图片

《宇宙的花》丨塔西娅(俄罗斯)

图片

《璞》丨高恒

图片

《秋》丨胡吟月

图片

《私人领域》丨邢俏钰

图片

《迎春》丨李江燕

图片

《半  尔》丨张雪燕

图片

《鱼跃》丨邓盈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