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娣(勤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风格,时代在他们身上留下印记。新生代的言谈举止里有着上一辈人的缩影,也有自己分明的个性。人生如筑高楼,包含勇敢和懦弱,各种酸甜苦辣都是经历。有人幸运,不是因为她没有尝试过,而是她能将一切辛酸与艰难转化为向前走的动力,去写就美好,把所有的不平顺当树木去种植,一路葳蕤,直至生香。
艺术富有创造性,它反映了现实和比现实更具典型性的各种形态,它包括传承和创新,匠人的手作便是艺术的精华。
01 一心一艺入方圆
周琴娣出生于一个与紫砂关联度不大的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一位本分的工人,做事一板一眼,认定了一件事情,就会执着地做好。
十六岁的周琴娣从学校毕业,在父亲眼里,当时的周琴娣是个弱不禁风的女孩。虽有166公分的个头,但体重一百斤都不到,这可让父亲对她的工作前途发了愁。就这样的小身板,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不管进哪个厂,都承担不起工作的“重担”。在父亲的思想里,凡是工厂都是“重工活”,而且进去了也都是基层的工人,不可能会轻松。有一天,当父亲看到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在招工时,觉得是个好机会,对女儿也比较合适,就跟女儿说:“去做茶壶吧,再重也就是一个茶壶的重量!”就这样,周琴娣报名参加了招工考试。
隔天周琴娣在家看书,听见楼下有人喊:“琴娣,你录取啦,琴娣,琴娣,你录取啦!”周琴娣跑到窗口,就看见在紫砂厂工作的同村人王利明开心地对着他们家喊,原来,父亲着急看结果,就拜托她关注公示结果。80多人参加的考试,厂里只录取了40多个,周琴娣就在其中。那一刻,她的心稍稍安定了,父亲也松了一口气。
《绿缘壶》
进厂报到后,他分配在胡永成老师的徒工班学习,胡老师从工具开始教习,这也是紫砂厂自一代宗师顾景舟开始定下的传统规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紫砂人,要想做好一把壶,就必须从会做工具开始。老师比较细致,一点一滴教,打片子、打泥条、打身筒。看着师傅做得得心应手。周围的同学,大部分是蜀山人,家里或多或少都跟紫砂沾着边,所以他们学起来也有一定基础,容易上手。
相比之下,当时的周琴娣对紫砂真的是一窍不通。小小年纪,老师在介绍的时候,她都还是懵的。这一懵,就紧张,一紧张就害怕,担心做不好,跟不上这可怎么办?回到家就找父亲诉苦,父亲是个严父,看着娇弱的孩子,他安慰道:“既然做了,就要坚持,我们都是工人,没有别的办法,再重,也就是一把壶。”再想要多说几句,父亲就扔过来一个字:“做!”父亲的话里,有人生的别无选择和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倔强。这一行既然选择了,那就努力坚持吧!父亲没有废话,周琴娣便也没有了其他的指望。
《心同意合壶》
在往后的日子里,“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是不可避免的。勤奋,让周琴娣在紫砂上有了期待。每个月的考试,是验证学徒们学习成果的时候,就像比赛一样,人人都怕自己落于人后,尤其是周琴娣。所以她努力记住师傅的教诲,自己勤加练习……每一次的不足,师傅都会指出来,她也认真记下,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修正,也让她在一次次的考验中,从紧张害怕到得心应手。她扎实的基本功,都是来自于勤奋和领悟。
学徒的日子,虽然也辗转多个老师,如蒋彦、江健翔等,但是依然没影响周琴娣的学习进度,三年学徒期满,进入了生产车间,开始正式接触厂里生产的阶段。
“学一门技术是自己的,让自己以另外一个角度审视这个世界和生活。”这是父亲的话,一直激励着周琴娣,让她能够经历多少风雨而矢志不移。这是一个父亲对女儿最质朴的爱护,从父亲到女儿,择一事,忠一事的开端,就是不放弃。
作者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乐人)
02 一步一意成方圆
走进周琴娣的工作室,一排排紫砂的工具整齐的摆放着,似乎都在诉说着主人数十年如一日学艺和做事的周到及规整。当她拿起工具,沉静、熟练、认真而仔细,时光也就此打住。一双巧手加专注的神态,紫砂泥就如同一个听话的孩子一般,在她手中进行着神奇的“进化”,每一个细节都把握的恰到好处,融入感情的艺术创作让人沉浸其中,仿佛时间静静的停留在“方圆”之间。
艺海无涯,学无止境,紫砂这条路,多的是艰辛,但当你走过这一段艰难的路,后面随之来的即是幸福。周琴娣的每一步都是靠着自己的勤奋和不放弃,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1993年8月她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紫砂设计”培训班深造,这也奠定了她日后创作的专业基础。
在北京京西宾馆
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陈士能以及紫砂的国大师们
在九十年代初期,紫砂在港台地区兴盛。也是由于这股市场的需求,紫砂厂的这方面的订单增多,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高了很多。1996年,厂里将技术功底比较好的人调到新的车间,专门制作来自港台的订单。市场的一个风潮,厂里的一个决定,却是周琴娣紫砂生涯的一个台阶。与以前不同的是,她可以接触更多不一样的品种,产品变成了作品,伴随而来的是收入的增加,但制作难度也随着客户的高要求而增加。相比在车间,她现在一个月15把茶壶的制作量是少了,但可以做得更加精细。多出来的时间,并没有被浪费掉,而是更起劲地用在做好作品上。也就是那个时候,为了销售区分,她有了艺名“勤媞”——勤奋又好看的人。
这样的日子,虽只有三年,却给了周琴娣自我提升的意识。她没有再回到车间,而是开始念书,重新考试。她要给自己缺失的理论补充基础。在考本科的时候她一边做壶,一边学习,忙碌中自己又开始紧张,担心考不上。此时此刻她又想起了父亲的话,放下了杂乱的心思,调整好生活,规划好学习内容,最终她如愿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的本科。
《五件星羽茶具》
《五件飞翔茶具》
此时的周琴娣,激发了艺术创作的热情。在师父鲍志强的推荐下,她进入了厂里的研究所,正式开始步入创作阶段,这对她而言,又上了一个人生台阶。
她认真研究中国古典文明和其他工艺门类,并把这些优秀部分吸收和运用到紫砂壶艺之中。作品既具有优雅古典的东方美,又洋溢着现代年轻人的青春活力,散发着浓郁的中华民族气息,凸显了个人艺术风格。师父鲍志强多次鼓励她带着创新作品参加比赛,在比赛中能看到真正的自己,每一次考试,都会带来新的审视和提高。同时也是对自己创作能力的一次检验。
《龙泉壶》
《云龙壶》
从那时起,周琴娣开始为比赛准备作品。早先做了一把《三脚神龙壶》,初开始做的是小品,以传统的表现形式为主,其壶身是矮梯形,壶嘴、壶把、壶的以浅浮雕 的手法把龙的形象深入浅出的刻画出来,三小足曲而有变,和壶身浑然一体,统一中见变化,整体造型质朴古雅,藉此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结合”的目的。她拿去给师父鲍志强看,师父建议他将壶做得大些,并且在一些细节上,都一一作了修改,视觉效果大为提升。2002年11月获第四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这一次获奖,驱散了她对创作的不自信。一个人的忠厚,就是这样,怕做不好,认为别人都是好的,没有底气。这下子周琴娣的底气,靠着自己的每一分努力而不断充实。后来,她又创作了一把《云龙壶》,按照秦权的形制做了演变,再配合修饰,但是总感觉整体还是不协调。给师父鲍志强看的时候,他一眼就看出来了,“为什么不把线条抽一抽呢?”经师父一点拨,周琴娣醍醐灌顶,师父的建议再加上自己的想法,立马就作了修改,壶的精气神也完全不一样了。
《龙翔凤舞壶》
《母子情壶》
她以中华龙为题材进行创作,时而写意,时而工笔,用传统和创新相融的制作技法,把祥龙的形象成功地通过民俗文化元素形成物象符号,既各具特色,又协调统一,达到了以形传神、形神结合、栩栩如生、气势非凡的艺术效果。她创作的《母子情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永久收藏。她创作的祥龙系列作品既负载着龙的神秘意味和幻想色彩,又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春风得意壶》
《吉庆祥和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由于她多年在紫砂的辛勤耕耘,新品频频亮相,参赛作品屡屡获奖,她擅长紫砂壶造型设计和创作,尤以塑器和花货见长,构思新颖,造型古朴、大方,工艺精美,神韵兼优,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名作新品获国家级奖项二十多次,许多专业论文分别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发表,可谓硕果累累。
热心公益,积极参与
周琴娣是幸运的,她的幸运在于她面对困难时,及时扭转心念,豁然开朗,将人生里那些意念的模样化作了手指尖的方圆造型。“我妈妈之前在我小时每晚都做壶到晚上11、12点,小时的我经常来妈妈工作室玩,看到桶里的水掺着些许紫砂泥,那时经常玩耍,感觉像巧克力染成的水一般……”女儿蒋卓莹对母亲的努力有着时间和色彩的深刻印象。如今女儿和徒弟们一起在跟随她学习制壶技艺,她先后传带了工艺美术师、助理工艺美术师、技术员等多名徒弟,为宜兴紫砂艺术的传承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十多年,从懵懂到熟稔,在一把壶里辗转,却让单薄的自己成长为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父亲的教育、师傅们的教导,让周琴娣一步一个脚印地成就了自己。都说时间是人生的见证,如今在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周琴娣工作室里面,女儿和徒弟们一起埋头制壶的样子,仿佛就是自己年轻时候,跟同厂的小姐妹们一起讨论壶的造型,讨论创作……时间更像是一场轮回,它印证了努力的模样。
周琴娣(勤媞)
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一级/高级技师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
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会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1968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1983年经考核进入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接受成建制和规范化紫砂专业培训,跟随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胡永成先生名师习陶学艺。
由于超群拔萃的专业技能、创作能力和发展潜质,得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先生的肯定和嘉勉,并被收为入室弟子,在其门下孜孜以求、宽学厚积,专业技能日新月异。
作品自2001年至2020年每年参加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屡获金奖。参加韩国陶瓷文化协会和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茶产业投资展览会、“艺博杯”、迪拜阿布扎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品博览会均荣获金奖。
作品被天津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馆、韩国陶瓷文化博物馆、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多家艺术团体和个人永久收藏。其中:《母子情壶》被北京中南海紫光阁永久收藏;《云龙壶》被首都博物馆永久收藏等。
创作论文被专业刊物收藏发表,曾多次应邀赴韩国、英国、迪拜、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进行陶艺交流,为宜兴紫砂传播和弘扬“提壶相呼迎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