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千年瓷都景德镇以“瓷”为主题与世界精彩对话,作为景德镇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陶瓷民俗博物馆推出“民俗之美”系列活动,带你跨越时空,与影响深远的陶瓷民俗文化相知、相遇、相恋在最美古建中,在这座园林式博物馆里领略千年瓷都的神奇魅力。
在景德镇最美古建
讲述最美民俗故事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由景德镇市申遗办、景德镇市文旅局、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主办,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承办,景德镇市摄影家协会、方外雅肆文化有限公司协办的“民俗之美”系列活动,在有着景德镇最美古建之称的11栋明清古建筑群落,用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恋,为你讲述千年瓷都寻常百姓的生活故事。
“清园”鸟瞰
彭家二公子,谦谦君子,自幼饱读诗书,常与友人品茶谈诗,兴之所至亦会和曲一番。
两情相悦,彭家托媒婆上汪家提亲,择吉日结为夫妻。才子佳人,花好月圆,谱写下一段佳话。
中国民俗文化
在景德镇瓷器上的表达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国,千余年的景德镇陶瓷民俗,已成为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文化深邃、特色鲜明,是中国其他产瓷区无法企及的,它既是景德镇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里的一朵绚丽奇葩。
(清康熙,青花耕织图碗图样)
祈福——蝠纹
(清雍正 珊瑚红地洋彩百蝠捧寿大盘)
(清乾隆青花云蝠纹双螭耳瓶)
(清雍正,粉彩过枝八桃五蝠福寿双全盘成对)
(清乾隆,洋彩透云蝠内八仙贺寿玲珑转心瓶)
及笄——如意纹
笄礼,古代女子的成人礼,一般在年满十五周岁时举行。因此,如意成为表达这种美好愿望的最好承载物,后经各朝代更迭,其装饰功能越来越明显,表达了事事如意的好兆头,如意纹也应运而生。
如意纹在造型上以如意头、灵芝为来源,形成了独特的云朵形状。它与瓶、戟、磐、牡丹等组成民间广为应用的“平安如意”“吉庆如意”“富贵如意”等吉祥图案,流传千年,鼎盛不衰。
(清雍正,斗彩如意云纹杯)
(元青花缠枝牡丹如意开光凤穿花纹兽耳大罐)
大雁为“仁义礼智信”集于一身的五德之禽。结婚,作为人一生中最隆重、重要的事情,古时有以大雁为聘礼的惯例。
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雁成为一种传统吉祥的象征,寓意和乐美满、比翼双飞的爱情。例如唐代的一件鎏金双雁纹银盒,就以双雁衔胜、莲蓬、石榴花结作为装饰图案,表达了百年好合、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元好问的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更是将大雁与至死不渝的爱情完美结合在了一起。
(唐,鎏金双雁纹银盒)
(明宣德,青花芦雁图蟋蟀罐)
延续千年至今的
景德镇陶瓷民俗活动
古语说:礼失求诸野,善在黎民。一千年来,景德镇因当地瓷业的兴旺发达、瓷器的精美绝伦而名闻遐迩、誉满全球,在这片土壤上一直保有“礼”的传承,有很多陶瓷民俗活动延续千年至今,并逐步演变成景德镇民众在欢庆重要节日、举办婚礼或寿庆时的重要礼仪。
童宾为明万历年间景德镇里村人,在御器厂执役窑业期间为护窑工性命周全而勇于献身,是景德镇陶瓷业的风火仙师、广利窑神。景德镇瓷业工人年年祭祀,传承至今。每年农历四月十五,镇上烧窑工人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元宵“厂前”
元宵“厂前”是指在御窑厂大门前的空阔地,初一至元宵期间,各种杂耍、卖小吃的、卖风筝的、卖龙灯的、摆面人摊的等等,五花八门遍布场地。男女老少、附近乡民、客居的外乡人等皆欢聚于此,欢度春节,分外热闹。御窑厂平时管制森严,不对民众开放,唯有春节期间“厂前”对外开放,这体现了皇家机构在重大节庆日与民同乐的理念,这一现象逐渐演变成景德镇重要的瓷业习俗形式。如今的御窑厂(现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仍然是春节期间市民欢聚庆节的重要文化场所。
烧太平窑
景德镇最具特色的节日习俗,每年中秋之夜,烧太平窑便成为瓷都人民赏月外祈求窑业太平的一项特殊活动,如今已演变成民众在欢庆重要节日之时,烧太平窑,祈愿风调雨顺、太平幸福的重要民俗活动。
让千年瓷都
焕发新时代璀璨夺目的光彩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陶瓷民俗与景德镇制瓷历史相伴相生,在千余年的瓷业生产实践中,与外来文化互相碰撞、彼此渗透,逐渐融合为极具地方特色的陶瓷民俗文化,并成为景德镇陶瓷历史的重要内容。
“明园”鸟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