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至右:干道甫、楚灰、张鸿之
就算是土生土长的老景德镇人,也少有人听过“八股湾”。从陶阳南路进入三宝路,直行约5公里到达三宝国际陶艺村,再继续向前行驶1公里才能到达,陶艺家干道甫的工作室就在这里。
3月16日晚7时30分,楚灰与张鸿之驱车来到八股湾。楚灰写得一手好诗,与先锋诗歌群体“莽汉”主要成员周墙等人喝过酒,所写的艺评文章让被评论对象看得如坠云里雾中——当评论者对艺术、哲学及人生的认知远超艺术家时,这种情况便常会发生。
楚灰造访八股湾的目的很明确,他正在策划一场小型艺术展,参展者包括张鸿之、吴非等近年来逐渐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为了让展览的内容更加丰富,作为策展人的楚灰希望干道甫能够参与进来。
2004年,干道甫与周墙、安锐勇、朱迪等人创建了“冰蓝公社”,它被认为是国内最早的当代陶艺团体之一。楚灰因其诗人、小说家身份,有幸与公社主创人员、诗歌界前辈周墙先生结识,一度活跃在团体周边。虽然楚灰于2015年一度离开景德镇,七年后回归,仍是旧友重逢。为此对于这次邀约,楚灰还是心有把握,认为可以说服争取。
事实也确如这位面相粗犷的策展人所料,干道甫在考虑一番后答应下来,还为楚灰出谋划策、分析解决展览可能遇到的问题,且盛情邀请张鸿之参加另一场预计于4月28日开幕的艺术展,而干道甫正是那场“2022青年青花绘画邀请展”的策展人。
对张鸿之而言,这无疑是收获颇丰的一晚,兴奋的他不时向干道甫请教关于青花创作方面的问题,当谈到“唐青花”在业界的争论与历史意义时,干道甫拿出一本又大又厚的记事簿,从密密麻麻的字迹里找出几段,向张鸿之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本记事簿是干道甫对于景德镇青花艺术谱系的整理与归纳,内容涉及明清青花图式的特点、“青花大王”王步画作中的笔墨精神,以及包括对黄焕义等现当代陶艺名家对于青花元素的运用与理解。
干道甫向来访者展示着手稿,他认为不同年代的青花艺术,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由历代工匠积累、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构成了景德镇的核心价值。直至今日,陶瓷从业者的个性、当地艺术及文化的多元化,都可以通过青花艺术品以物化的形式予以呈现,而干道甫打算将书稿完成后就付梓出版。
二
拿起手机就对书稿拍照的楚灰,心知干道甫的著作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完成,曾在出版社任职的楚灰明白写作的不易,尤其是干货多、结构严谨的学术性著作的撰写,往往几乎耗尽作者的心力。十多年前,作为资深编辑被出版社从南昌调到景德镇工作的楚灰,曾送给当地媒体界朋友一套精装版《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迅速拉近了与对方的距离。
这套出版于2004年、共计6本的丛书被认为是“首部系统研究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大型专著”,分别对景德镇陶瓷习俗、传统制瓷工艺、彩绘艺术等领域进行深入剖析与解读,作者或曾担任过博物馆馆长之职、或是高等艺术院校的掌舵人,或本身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等艺术名家。
《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祝桂洪
也正是借助这几本书,让湖北洪湖人楚灰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景德镇,尤其是那本由祝桂洪所著的《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更让他爱不释手。已过世的祝桂洪曾作为技术专家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原“东德”)援建陶瓷厂,终生痴迷于对制瓷工艺的探索与记录,上个世纪90年代,老先生为了窥探民间艺人烧造5米大花瓶的技术奥秘,曾连续数月在下班后就搬着小凳子坐在作坊门口,被作坊主误认为是“疯子”。
祝桂洪生前任教于景德镇陶瓷大学(以下简称“陶大”),正潜心整理青花艺术的谱系的干道甫当年从陶大毕业后留校任教,说起来他俩应该是同事。作为中国陶瓷业的“黄埔军校”,陶大老师承担着教学与科研双重责任,他们常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以论文发表、专著出版的形式进行公开,更有不少人以写作为乐事,将自己的思想通过文字与公众分享。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陈雨前、郑乃章、李兴华
就以《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为例,包含其中的那本《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便由陈雨前、郑乃章、李兴华共同完成,他们三人当时皆在陶大任职。
如果对陶大教师群体历年来贡献的学术著作予以梳理,便可发现以景德镇陶瓷工艺、陶瓷艺术、人文面貌为主题的内容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吕金泉所著的《手工生活陶瓷艺术研究》、曹春生撰写的《景德镇宋代影青瓷雕塑技艺研究》,以及李兴华于2020年出版的《中西文化激荡下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变迁研究》等专著,都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与热议。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出版10年后,陈雨前由陶大调至景德镇学院,担任该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今年3月1日晚,景德镇学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就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
《景德镇民窑》,方李莉
三
应景德镇学院的邀请,方李莉为院校师生进行了“超越现代性的景德镇发展模式——从生产地到艺术区的变迁”主题讲座,她围绕社区变迁历程、“景漂”现象、全球化对景德镇的影响等方面,分析老镇从瓷业生产地向文化艺术高地演变过程中的发展模式转变问题,认为全球化是景德镇取得“超现代性发展的外在动力”。
如今媒体在向读者介绍方李莉时,不再刻意强调她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费孝通的关门弟子,而是以更多地篇幅描写她在艺术人类学、少数民族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学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这位从景德镇走出去的知名学者,于20多年前所著的《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景德镇民窑》,被不少致力于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的学者视为教科书。而她在同一时期出版的另一本著作《飘逝的古镇:瓷都旧事》,则用灵动的文字让早已消失的景德镇手工业时代鲜活再现,内容涵盖制瓷艺人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行业风俗等多项内容。
陈海澄“昌南三部曲”
楚灰初来乍到景德镇时,急于了解这座昌南古镇的故事、探求传统制瓷工艺的奥秘,新结识的当地好友向他推荐了两位学者,声称只要将他们的书读上一遍,就能对景德镇知根知底。这两位学者,一位是方李莉,另一位则是原江西省景德镇市政协文史办公室主任陈海澄。
陈海澄耗时十余年写成的《景德镇瓷录》对清末到解放初期的景德镇制瓷工艺、民俗文化进行了全景式记录,而他的另三部著作《昌南风俗》、《昌南诗画》与《昌南先贤》,被称为景德镇陶瓷历史的“昌南三部曲”。
尽管方李莉著作颇丰,景德镇城市文化变迁、传统制瓷艺人的当代转型等课题,仅仅是她多个学术研究领域中的组成部分,就像不少人误认为她是“景德镇陶瓷专家”,事实上她早在2013年就出版了上下两册的《中国陶瓷史》,与考古界泰斗、陶瓷鉴定专家叶喆民版的《中国陶瓷史》并列,被公认为诸多中国陶瓷发展史主题著作中堪称经典的版本。
四
无论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问题,还是深入苗寨了解少数民族在西部开发政策影响下的文化生态现象,方李莉都试图从更为深入的角度去分析她所看到的一切。就像她在研究中国古代陶瓷贸易史时,就会通过对“海上丝绸之路”与欧洲地理大发现等课题的综合研究,得出新的研究成果。
说到对丝绸之路与陶瓷的了解,从事陶瓷文化写作多年的漆德三称得上是专家,就在今年3月15日,他的新著《丝绸之路上的中国瓷》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发行。有着30多年陶瓷写作史的漆德三,早年所写的《陶瓷纵横》、《珠山拾荒》成为当地旅游景区导游小姐的参考书,近年来则将精力倾注于大型陶瓷主题丛书“瓷百科”的创作。
《陶瓷与音乐》,漆德三
但凡是参加朋友的聚会,漆德三都会随身携带自己撰写的《陶瓷与音乐》、《陶瓷与博物馆》和《陶瓷与国礼》,这三本书都是已完成的“瓷百科”丛书内容。酒量甚佳、说话中气十足的漆德三曾豪言,要“写完一百本以陶瓷为主题的著作”,让“瓷百科”成为名副其实的“陶瓷百科大全集”。
相对于漆德三这几年文字著述的高产,涂睿明则显得更为气定神闲,如果说后者于2016年推出的《制瓷笔记》更像是一位陶瓷从业者娓娓道来的闲话,那此后数年先后出版的《捡来的瓷器史》、《纹饰之美》、《古瓷之光》以及《瓷器里的文明碎片》,可以看出涂睿明对陶瓷的兴趣已经从工艺、装饰逐步转向了历史与文化。
《古瓷之光》,涂睿明
与漆德三的写作更专注于“景德镇”略有不同,涂睿明的写作常包含中国其它产瓷区发展以及非景德镇所产瓷器之内容,但哪怕是《古瓷之光》这样“微缩版中国陶瓷发展史”这样的书,涂睿明仍然以占据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介绍景德镇历代名瓷。
被楚灰作为交友利器的《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以及由高等院校教职人员等人所撰写的著作,强调展示科研人员的学术见解、解决所研究领域未能被解决的问题,作者更在意逻辑推理的严密、概念描述的准确,这常让大众读者望而却步,而漆德三等人采用更为通俗的写作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景德镇、探究景德镇陶瓷背后的秘密成为一种愉悦的享受。
以浅显易懂的文字描写景德镇的作家,绝不仅限于漆德三与涂睿明,胡平就是一位。
《景德气象:中国文化的一个面向》,胡平
五
南昌人胡平是景德镇的老朋友,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的他对景德镇持续观察近十年,所写的《瓷上中国:China与两个china》、《景德气象:中国文化的一个面向》不仅受到普通读者的欢迎,就连当地卖瓷器的店铺或静雅的茶室,都会在博古架插上一两本。
将景德镇作为描写对象的作家,胡平不能算“外人”,而《白瓷之路: 穿越东西方的朝圣之旅》的作者埃德蒙•德瓦尔(Edmund de Waal),则是真正的“国际友人”。
现年58岁的埃德蒙•德瓦尔出生于英国诺丁汉,以大型陶艺装置而著称的他,虽然是在英国本土和日本学习陶艺,却对中国陶瓷艺术痴迷不已。他耗费一年半时间走访中国景德镇、德国德累斯顿、英国普利茅斯这三大制瓷圣地,搜索阅读了海量史料,从传教士的书信、中国皇室的物件清单里找寻线索,从而写成了《白瓷之路》。
《白瓷之路:穿越东西方的朝圣之旅》
[英] 埃德蒙·德瓦尔
这本非虚构写作的典范之作描述了中国瓷器进入欧洲后的发展演变史,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近代中西文明交流画面长卷。《纽约客》杂志不吝赞美地将作者誉为“最擅长说器物故事的大师”,《泰晤士报》干脆称“关于瓷器之于现代世界的诸多意义,这本书肯定是我读到的最好作品。”
如果说《白瓷之路》关于景德镇的内容篇幅尚未占据全书的绝对比例,那由美国阿肯色大学历史学教授罗伯特·芬雷(Robert Finlay)所写的《青花瓷的故事:中国瓷的时代》,“景德镇”以及“中国瓷器”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白瓷之路》与《青花瓷的故事》的行文自然流畅,就算是对陶瓷一无所知的门外汉读起来也没多少负担,而像日本艺术史学者三杉隆敏、原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展馆馆长毕宗陶(Stacey Pierson)这样国际知名的学者,在描写景德镇与陶瓷时,下笔则更为严谨苛刻。
《青花瓷的故事:中国瓷的时代》
[美]罗伯特·芬雷
让国内学者感到遗憾的是,“元青花”的发现也要归功于外国学者,截至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国考古界仍相信“元代无青花”。直到英国收藏家大维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所藏的一对青花云龙象耳瓶引起古陶瓷学者霍布森(R.L.Hobson)的主意,经过仔细研究后,霍布森于1929年发表文章介绍这对带有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纪事款的青花瓶,从而世人才知晓景德镇青花瓷的烧制始于元代。
“元青花”是干道甫青花谱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尽管楚灰未出声探寻艺术家的写作进度,但仍有沉不住气的来客追问书籍的完稿时间,干道甫对此微微一笑:“这种事,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