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筑“系列之一 瓷 张敏
中国艺术以阴阳关系的存在表现空间,基于对结构本质形体自身空间的认识并运用视觉关系及虚实的处理,使线条围绕在本质空间的秩序之中,穿插、争让、提按、转折,形成具有书卷气品格的空间关系。
《Menento mori》唐蕾

《Ordinary people》刘玉珍

《空·居》 李钊
也正是谢赫《六法》中所提出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的境界,既对中国艺术空间意义的认识,也是对绘画本质的认识。
《瓷语木--系列二》 周莉

《斗之恒》 杜沁芬

《盈亏系列 》 孙宗雷
换言之,当代陶艺创作追寻的“原创”、“个性”“有容乃大”、“深见器重”“人文内涵”等传承创新精神与东方哲学思想,并将优秀传统陶瓷造型及装饰语言等悠久典雅内敛的文脉融入当代陶艺器物创作中,呈现中国古代造物思想,尊崇自然,注重材质,物我和谐等对人性的尊重、对器物文化内涵的追求等传统造物精神,重新影响着今天中国当代陶艺器物创作的精神世界。
《光系列》 王燕

《海的思绪》 徐淩

线条杯 瓷 耿道锦
怀着对艺术的感知、认知、体悟,也是内心对艺术理想的悉心解读,在“经典的敬仰”与“当代的实验”两方面思考与挣扎,反复从不同层面上观察守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世界艺术多元叠嶂以及囊括人类所有艺术经验的大数据,受当代艺术文化影响而发生的艺术再现方式,是对创作阶段产生丰厚的视觉与实践体验。
《品形》 张伟

《山水之间》 张钰稳

珊瑚的微观世界(二) 柯丽媛
中国当代器物,优秀的作品必定在思想层面上具有独创性、艺术性、思想性。以艺术史的眼光审视创作的原创性及贡献所在,进而形成当代陶艺创作中的方法论体系及独有的创作理念。
《石空·系列2》 熊祖超

《云上》毛若木

《至时藏器1》 肖威
既没有跟随西方艺术精神体系的创作思维,也没有拘泥于传统陶瓷优秀技艺,而是走一条“中和之美”的创作理念,以活化传统工艺,倡导“人文手艺”为理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通过当代手工器物的再造,活化和重建中国当代生活方式;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和崇尚生活品质的手工艺术复合型人才,立足于弘扬中国优秀器物文化,潜心于具有东方审美意蕴并具有高品质的当代器物文化之创新研究。(摘自《上海工艺美术》杂志2018年第四期 作者:戴雨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