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瓷之脉,流转千年。始于东汉,雄于清末。
在醴瓷近代发展历程中,矗立着一座不朽的丰碑——湖南省陶瓷研究所。追溯陶研所的前身,公元 1905 年,秉熊希龄先生实业救国梦想,“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公司”先后在醴陵成立,并聘请景德镇的技术工人,从日本引进技术、设备和技师。1907年,湖南瓷业公司成功创烧出釉下五彩瓷,入选清廷皇宫为皇室御用瓷。1915 年,醴陵釉下五彩瓷斩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
历经战乱,湖南瓷业公司倒闭,醴瓷繁盛景象衰退,釉下五彩瓷生产被迫中断。
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醴陵釉下五彩陶瓷烧制技艺,在毛泽东主席亲切关怀下,1955年醴陵陶瓷研究所组建成立,1983年更名为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并由国家原副主席王震题写所名。陶瓷研究所的横空出世,让醴陵釉下五彩瓷第一次重获新生,并成为全国知名的陶瓷科研院所。这里先后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制作了生活用瓷及国家礼品瓷1500余件,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代官窑。这里是醴陵陶瓷的“黄埔军校”,培育出吴寿祺、邓文科、陈扬龙等25名国大师、90多名省大师,他们挺起了醴瓷发展的脊梁。这里共获得科研成果230多项,陶瓷装饰用金水金膏打造行业标杆,为全国陶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技术支撑和科研积累。胡耀邦、华国锋、王震、耿飚、李铁映等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莅临这里视察指导。2000年,在市场化改革大潮中,大量技术、人才流入民营企业,陶研所发展再一次陷入停滞。
2020年6月,在省、株洲市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原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整体成建制划转醴陵市人民政府管理,陶瓷研究所第二次重获新生。醴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上级相关指示精神,迅速启动对原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的提质升级。面对几近一无所有的窘境,陶研所重整行装再出发。
新时代的“陶研所”将瞄准“建成国内一流、开放式的新型研发机构”总目标,按照打造醴瓷精神家园和产业服务基地的基本定位,着力开发检测研发、展示交流、教育培训三个业务板块, 真正实现“传承、创新、开放、共生”的经营理念。
全新升级的陶研所,五个研发中心相得益彰、熠熠生辉。
陶瓷检验检测中心:打造国家级日用陶瓷、电瓷检验检测机构,争取在 5 年内发展成为省内最专业的陶瓷产品检测机构。
原辅材料研发中心:与中南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携手陶瓷行业龙头企业,大力实施陶瓷泥、釉、颜料标准化研究,为产业提供稳定的原辅材料。
工业艺术设计中心:开展陶瓷产品设计和陶瓷包装设计,打造成为全省最具实力、囊括大师级别最高最多、拥有门类最齐全、最有活力的陶瓷艺术中心和国内一流的高端礼品瓷设计中心。
智能装备研发中心:组织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共同开展陶瓷产业化装备、关键性工序智能装备、艺术陶瓷机器人助手等研发。创建智能制造示范标杆企业,全面提升陶瓷产业智能制造水平。
新材料研发中心:依托湖南大学和龙头企业,开展先进陶瓷原料、功能陶瓷材料、结构陶瓷材料的研发。
2021年7月,陶瓷研究所获评全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
征途漫漫惟奋斗,敢为人先又续征。未来,陶研所将根植改革创新的基因,贯彻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为全力推动湖南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坚力量。
历经沧桑,几经沉浮,凤凰涅槃,初心不改。
今天,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正新航再起,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