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列表
百炼成钢绕指柔——青年陶瓷艺术家陈健的瓷艺成长历程
2021-09-14
来源:名创彩-王建 景德镇民创陶瓷有限公司
姹紫嫣红五月天,一壶春茶沁心脾。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来到民创陶瓷喝茶赏器实乃人生一大乐事。一边品着香茗一边慢慢地欣赏着一件件精美的茶器,悠然间,目光被一个气势夺人的釉下五彩龙纹茶叶小罐吸引——
只见蒸腾的云气之上,一只气势逼人的巨龙张开遒劲有力的龙爪作势下扑,巨目圆睁,龙须张立,龙身曲张若隐若现,龙之口鼻喷吐出滔天龙气,俯瞰众生,大有睥睨天下之姿,不禁令人生出罐小乾坤大之感。民创陶瓷的老 总骆孝民先生热情地为我介绍起这件瓷罐的创作画师陈健,对其技艺尤其是对其为人大加赞许,这更引起了我对陈健的好奇,于是与骆总相约要去拜访一下。
来到陈健的工作室,感觉特别干净整洁,风格简约,不大面积却显得空间挺大的。袅袅茶香升起,在舒缓的轻音乐声中,年轻的陈健老师把他丰富的人生故事向我娓娓道来。
穷人孩子早当家
人道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陈健却因家庭贫困,早早地就知道了生活艰辛挣钱不易。读小学时就利用凌晨的时光送阳光鲜奶,双休日的时候去市场卖菜,别的孩子还在父母精心呵护之时,陈健已在一边学习一边挣钱补贴家用,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部分家庭的重任,对此陈健毫无怨言,因为年少的他已经知道面对家庭现状只能靠自己。
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傍身。十四、五岁时,陈健选择了陶瓷绘画学徒的求艺之路。启蒙的老师是自己的叔叔陈其云,从打杂、熟悉料性、画线条等开始了学徒的历程。学徒是枯燥的,十四五岁的孩子也是懵懂的,在日复一日的磨炼中,小陈健不知不觉中慢慢地窥得了一些陶瓷绘画艺术的奥秘,兴趣也日渐浓厚。十六岁时又跟随大伯陈其松学徒,此时陈健已渐渐开悟,在大伯的教导下,对线条、松针、料性等学的更快也更扎实了。抱着艺多不压身的想法,陈健还用微薄的薪酬学习了厨师,此后经年,还曾自己掌勺开过小饭店,此为后话了。
十八岁,陈家有儿初长成。谈起十八岁这年,陈健嘴角总是不自觉的露出笑意。在深圳某企业打工,有着不错的收入,日子过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生活的压力,这对从小一直被严格管束的陈健来说,这一年半时光给他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美好记忆。尽管打工的日子是快乐的,但陈健清楚地知道景德镇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于是他回来了,经过慎重考虑,还是来大伯工作室继续学徒工作。
苦练技艺终成材
成家立业是人生的大事,成家的不易让二十出头的陈健仿佛一夜之间更懂事了许多,这对他来说更象是一次别样的成人洗礼,让他更知道了自已肩膀上的责任。此时想努力学好一门技艺的心比任何时候都迫切,好学的激情也迸发出来了。从此开始了白天学徒,晚上在家苦练素描基本功直至凌晨,开启了与漫漫长夜相伴的自学之旅。此时的陈健恰似久旱逢甘霖的土地疯狂地汲取着艺术的养份,绘画技艺也得到显著提升,大伯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他的收入随着技艺的提升也在逐渐增长。他的好学也吸引了相邻工作室的胡小哥的注意,而胡小哥画作里的那股灵动之气更让陈健羡慕不已。在胡小哥的启发、鼓励和指导下,陈健开始研习宫廷画家郞世宁的绘画技艺。郎世宁的绘画风格强调将西方绘画手法与传统中国笔墨相融合,尤其擅长绘骏马、人物肖像、花卉走兽,并对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鼎盛时期的陶瓷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无疑为陈健打开了又一道全新的艺术之门。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每取得一点成绩都得到了胡小哥的肯定和赞许,这让陈健学习的劲头更足了。通过自学,让陈健更切身地体会到了系统地学习绘画的重要性,不久,通过朋友的介绍,他报了一个高考绘画补习班,利用晚上的时间开始与参加高考的学子们一起与时间赛跑,在高效、高强度的专业训练中完成了一次专业绘画艺术的系统学习,这期间的工作与学习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累并快乐着。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绘画技艺的突飞猛进也越来越得到师傅的认可。随着名声渐起,也经常有客户主动找到陈健请他帮忙画些作品。为了不影响师傅工作室的正常工作,他都是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加班替找上门的客户做些单。因为口碑好,慢慢地找他的客户越来越多了,陈健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了。不久,陈健成立了自己的个人工作室。
脚踏实地志更坚
恰逢此时市场行情很好,他自己又肯干,很快就有了不菲的收入,人也开始有点飘飘然了,这时交友不慎,被人带入传销组织,人像得了魔症似的整天想着很快就能挣大钱,画瓷挣的钱已看不入法眼了,就这样在北海蹉跎了一年半,不仅前期挣的钱花完了还落下不少亏空。极度失意的陈健回到景德镇,不仅就业处处碰壁,还要忍受世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冷言冷语,就感觉好象整个人已被整个世界所抛弃,在人生的最低谷,迷茫的陈健对自己发出了灵魂拷问,未来要到哪里去?路在何方?痛彻心䨾的教训让他有了越来越清晰的体悟,不要想着天上掉馅饼,不要想着不切实际的海市蜃楼,有且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到达幸福的彼岸。对,就是要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在身边亲人的支持下,陈健慢慢地走出低谷,恢复了斗志。何以解忧,唯为画瓷。是的,瓷画既是所长也所爱,在这里他可以找到成就感和价值感。这时的陈健已离开陶瓷这个行档有不少时间了,想很快入行也非易事。这时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只要有人找我画我就愿意画,不论工价多少。他珍惜每一次机会,每次都以最好、最开心的状态投入到绘画中。人踏实了,心定了,画画也沉得下去了,钻得进去了,绘画技艺又日渐精进。而且经历了这么多,看事情看问题的眼界也不一样了,体现在绘画上,陈健感觉自己在画面的谋篇布局中大局观明显增强了不少。这时的陈健更痴迷于研究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开派巨匠、动物画一代宗师刘奎龄的画作,不仅研习先生笔下形象的真实感、精确性及质感、火候的把握,体味其画作中"尽精微,致广大"的妙不可言。更推崇先生偏居津门一隅,语讷志坚,孤身前行的人格魅力,这也是激励他踏实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志同道合谋发展
在从低谷中慢慢地走出之时,师兄骆孝民对他的帮助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师兄的民创陶瓷以生产小件茶具为主,而他以前一直画大件,虽然想尝试画小件,但要从画大件改到画小件却非易事,前期对泥坯的损耗也较大。骆总对陈健这个师弟很认可,也很想帮助他,所以骆总只是淡淡地对陈健说:“你只管画,有好的我就收。”这句话让陈健很感动,心里也很踏实。悟性很好的陈健很快就找到了方法找到了感觉。72道陶瓷生产工序,一脚踢一脚,只要一道工序出问题,成瓷就得出问题。工序之间都是需要磨合的,在与民创磨合的过程中,陈健欣赏的是师兄的亲力亲为,是对泥料、釉料等的配比度的把握,对各种配方的深入钻研并颇有心得,对油润度、厚实度、通透度、色泽度等妙到毫巅的把握。“刺猬相互抱团取暖,又不相互伤害,它们对空的把握在微妙之间,体现在陶瓷这个泥与火的艺术上,就更加的微妙与玄妙了。”陈健生动而又形象地解说着。总之,陶瓷要做到精致其难度是超出一般人想象的。而陈健更欣赏的是师兄的仗义、不拘小节,做人大气,从来都是主动加价,不压价。他对师兄说的“人与人之间是一面镜子,相处是否真诚可以照得出来。”这句话深以为然。可谓英雄识英雄,这对师兄弟禀性相投,合作的越发默契,联手创作的茶具精品迭出,佳作不断。
历史上,景德镇是个手工业城市,立市的根本是手工制瓷。近些年,手工制瓷得到了不小的发展,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现在,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实验区建设如火如荼,当前最缺的不是资金,不是项目,而是人才,是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真心希望,有更多像陈健、骆孝民这样的陶瓷匠人,我们的政府、社会各界能有序地培养、吸引更多的陶瓷人才,借着实验区建设的东风,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推动景德镇这艘大船行稳致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上一条:
王专家教您怎么开壶
下一条:
景德镇陶瓷2021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