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穀藏也,仓黄取而仓之,故谓之仓”。
东城区南新仓,是现今保存最完好的古仓廒群,始建于明永乐七年,是明、清两代皇家粮仓之一,专门用来储藏皇粮和俸米。2023年南新仓文化博览馆揭牌成立,展陈内容推古及今传承有序,深入挖掘南新仓的历史价值,并定期举办文化主题活动,在运河仓储文化之上,打造了市民的“精神食粮”之所。
2024年6月27日,南新仓文化博览馆举办了“学思践悟,廉政书画展”。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院副院长魏三军应邀参展。他的山水画作品,书写为畅,舒散怀抱,笔意豪瞻,从心所欲。在其雄肆奔放的自然景观之中,尤见精微的形意之美;其在粗卤求笔之下,依托浓淡干湿焦的五色之法,将山岚、叠翠、燕亭、野溪、别径、晚帆等揽撷入目,顺应四时变化,大胆落笔,一吐为快,纵横洒脱。
作品《松云图》以截景式构图,传达深邃之境。远山烟径翠围峰,近水环桥松护亭。作者运用近大远小透视之法,以松之高耸盘虬卧龙,对比写出山之巍然拔地倚天,又以前后对立之峰,形成“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变化姿态,而燕亭与木桥说明这里是“居游”之所,即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到的以“望、行、游、居”论山水之妙。这幅小品让观众产生了与古对话的兴趣,徜徉其中,引人入胜,畅享文山的世外桃源。
作品《春和景明》以折带取势之法,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壮写春景。中间“藏”处尤妙,自山脚归帆至红色房顶难觅引路,不禁让人联想“畏途巉岩不可攀”的景象,但房群的出现恰似“茅店社林边”,正所谓“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此处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与“深山藏古寺”异曲同工。茫茫深山,幽幽苍翠,羊肠鸟道,峰峦林立,这种春光如海的景色,让人步履轻盈,跟着作者拾阶而上,惬意无比。
作品《秋山图》以宾主呼应之法,壮写秋景。二“山”为“屾”,虽山头并立,也有主次之分。主峰巍峨不可攀,次峰崎岖有人家,两峰中间似有天堑,独与云烟相交,气韵得以贯通连绵不绝。作者以秋为题,却未采用秋(黄)色为调,转而以山石的切面之“露”,树木枝叶的形态之“寡”,“笑对风烟挥此笔”写意为之,意味着作者更加强调“写”的精彩过程,而非急于完成物象的表达,观于物发乎心,更见真诚、真境。
作品《一脉长江奔九州,千山万水眼底收》采用全景式构图之法,描绘“山随平野进,江入大荒流”的壮阔场面,又留下“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壮丽遐想。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烟霞润色,荃荑结芳”,苹荇涧壑,榭亭围翠,此等盛景高怀远致一气呵成,奔放处不离法度,可见作者心胸气魄之大,并作于细。
《论语·信述》曰:“君子喻于义”。“喻”即晓也,知晓、明白;“义”解读甚多,道义、志向皆可为之。陆象山释为“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由此我以“君子晓义,丹青追梦”为题写魏三军老师,恰见“义”。他以军旅出身,古道热肠,乐于助人,此为君子义气;他幼习笔墨,转益多师,青年时虽旁涉它业,然笔耕不辍,情系丹青,此为君子志趣。余每见其人而感服,见其作则感怀不已,今又与南新仓文化博览馆见其大作,故作文以记之。
倪加福
2024年7月5日于北京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