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鸣艺术馆 赏析 ‖ 竹林寻贤系列
2023-07-27

图片

 

赏析|吴鸣 ·竹林寻贤

【主   题】《竹林寻贤》作品自述
【制作时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主讲人】 吴鸣

 

图片

 

“竹林寻贤”来自于我早期做的一个竹子系列作品。作品主要是以竹节跟竹的开裂为符号,不同竹段任意组合成各种造型。最早取的名字,是“竹马游戏”,小时候我们经常玩那个竹马。

后来大概做了十几件吧,当时的一次全国陶瓷评比,我就挑了七件,取名字“竹林七贤”,送展还获了奖。

随着这套作品的不断扩展,不断深化,我就觉得“竹林七贤”这个名字,数太少了,就改成了一个“竹林寻贤”。壶用贤指代,觉得蛮有意思。前后大概做了几十件的作品,大大小小的,各种造型,成功的跟不成功的。

我申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时,选送了其中几件。为什么用这样一个名字呢?我觉得历史上的“竹林七贤”是非常有意思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他们各有特点,都是当时的名人,里面有几个故事,我们很早就接触到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像嵇康,人长得伟岸,他那种为人处事的方式感动人。临终以前,据说是弹了一曲《广陵散》,后来《广陵散》就成了绝响,这个事情非常的悲壮。

竹林七贤的出现,是跟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系的。

阮籍,文学的成就很高;山涛其实洞察世事,见识很广;向秀,因为嵇康走了,有一次酒后路过嵇康故居,听到有人在吹笛,他非常伤感,写了《思旧赋》,成就了他的名作;刘伶,爱喝酒,也成了酒的一个符号,很特殊;王戎,七贤里面最小的,他家有好李,怕人家拿去种,就所以在卖李子前,把所有李子的核都钻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现在我们看,好像这种人不能放到贤者里面去。其实他们在其他方面,在老庄玄学上面,都有自己的一些个性的。

阮咸,弹一手的好琵琶,“阮咸”也成了一种类似琵琶的乐器之名。他的故事非常好玩,阮咸“曝裈”,就是把那个短裤头放在竹竿上面去曝晒一下,他对于社会的态度,人生的思考,是很好玩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我在做作品时,主要是考虑作为艺术创作,特别是创新作品,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去不断地扩展,甚至可以另起炉灶。根据艺术的发展的规律,我们的思路可以更宽广一点更多的一点变化。

 

图片

图片

 

我在做这些作品时,是借用了古人之名,并没有去具体表述他们的不同个性。只是把重点放在我对创作的理解上。

如果我们能够更进一步地扩展原来的一些审美形态、题材,特别是表述方式,我想肯定会使我们的个性特征更为明显,找到自己的创新角度。

其实后面呢我又做了一套竹林七贤的组壶,是在华夏文心系列(下期作品)里面的。这套作品跟之前作品的思路、形状、造型等方面不完全一样了,那是另外的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