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策展
陶贵祥
学术主持
柯和根
策展人
金仲
策展执行
朱学毅 程欣慰
参展艺术家
柯和根 朱永培 余昌冰 张荣进
指导单位
上海市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
中共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委员会
上海市嘉定区文学艺术联合会
主办
秦古美术馆
媒体支持
央视书画频道 雅昌艺术网
上海嘉定区融媒体中心 文化世界 上海江桥
发现·创造
爱因斯坦早有预言“文化致胜时代的崛起,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它是生命将要发生的事情预览。“因此,如果从艺术家的角度看世界,无疑思考方式的差异及发现事物的能力以及实验性状态,都能改变艺术的践行方式与手段!
大家可以从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呈现看出他们之间所存在的共性及差异性,其共性是都具有发现与创造的能力,而差异性则是面貌各具,风格独特,图式语言及文化诉求各有不同,但符号特征十分鲜明!
当然,我还是十分强调艺术家的个人素养、教育背景、人生经历、生活状态这些要素构成了他们每一个人的艺术态度和格局、境界及气象,并转化为创造的原动力。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曾说过“心正则笔正”表明了艺术家的心象是艺术作品的旨归、是气场的完美呈现!因为气场的作用,艺术家必然进入创造力勃发的境界,心象艺术不再是艺术形式手段、不同风格技巧的“表现”。
而是在艺术上新的“发现”。因为“发现”是已知事物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发现”才能成为划时代原创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四位艺术家在“发现”事物的同时,均以不同的的方式解读和阐释了他们的理解与表达,并达到了个人不同阶段的形式探索和技术与技巧的实验及应用拓展,而陶瓷材料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和无穷的可能性,加上肢体语言对泥性的作用和借助不同的工具所产生的偶发性痕迹及肌理效果,其形成的力量和美学价值是所有画种难以企及的。
而正是在这种极其富有特色的材质面前,符号与图式成为艺术家释放激情的载体!而每个艺术家不同的材料选择、不同的创作手段、不同的工具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都会构成作品表现形式的差异并获得独具特色的图式表达和审美意趣!
综观四位参展艺术家,他们都是以色釉材料为媒介,但每个人的文化思考、审美观念、教育背景、从艺经历、创作状态、应用路径和图式选择及技术手段,材质的复合运用各有不同,由此而产生了大相径庭的风格特点。
此次参展作品60余件,其中以色釉瓷画为主,以部分陈设瓷为辅,既有琢器、也有禳器,题材多样,都是艺术家“意造”的产物,这些作品因为釉与火的原因,都具有不可复制的原创性特色、也是具有存世独一无二品质特点,鉴于它们的稀有性和独特性而极富收藏价值!
希望这是一个美的巡礼,也希望这些作品能够与观者产生共鸣!祈望望大家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解读,能够对这些陶瓷样式产生美的印象和良好的记忆。十分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感谢你们的光临!
柯和根
2023年4月12日写于景德镇湖田近山居
推荐艺术家:
余昌冰 Yu Changbing

1968年生于景德镇市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陶艺家协会理事
景德镇画院画师
作品曾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大展、时代印记--2013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千年景德·瓷上中国——首届中国(景德镇)当代陶瓷绘画作品展、色釉当代——瓷画名家艺术作品邀请展、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融合”——景德镇国际当代陶瓷绘画提名展上海美术大展、上海青年美术大展、《釉之正色》2015景德镇色釉作品景德镇、上海、成都巡展、中国彩*中国梦——全国陶瓷艺术家瓷画作品邀请展等各类展览。作品被江苏省美术馆、岭南美术馆、上海图书馆、上海美术家协会收藏。

回家的感觉 高温色釉 瓷板 56×28cm
瓷画小议
余昌冰
近些年,景德镇的瓷业发展很快,也是这些年,出现了“瓷画”。至于从何而来,无从考究,但无论如何,它已然是景德镇的一个热词。
可是,查了些资料,瓷画的概念却又很模糊,有些人认为瓷板画即为瓷画,这一说法有失偏颇。
前些年,中国的艺术市场非常好的时候,景德镇的瓷业也迎来了一个久违的春天,特别是景德镇的艺术瓷。不论过程,结果是收藏市场的鸡血无疑给景德镇瓷业注入了一大量的资本,唤醒了陶瓷大师们的活跃与价值。
陶瓷艺术市场的活跃,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了全国一线,二线……不同级别的画家、艺术家,美术工作者纷纷踏至,这就是“景漂”。“景漂”和“北漂”大不同。北京乃帝都,北漂者多是去朝圣的,多由底层做起,搜寻、等待一个机会,期盼有朝一日得以辉煌,多数没等到那个机会。景漂者,因挚爱、好奇而来景德镇制瓷,本有一技在手,有文化,有学养。在景德镇,这些人被尊重,处在制瓷环节的顶部。之所以来景德镇,是因为在景德镇有材料,技术,人力,能为他们的陶瓷艺术创作提供更多服务。
“景漂”现象给景德镇带来了活力,艺术家们来自五湖四海,还有来自国外的艺术家,他们把不同的绘画种类,不同图式,不同风格,带到了瓷上。景德镇原有的、传统的制瓷观念在转变,传统的瓷绘模式被突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景德镇瓷业迎来了空前的变革。“景漂”现象使瓷与画更亲密的接触,新观念,新图式,新材料,正在不断改变、丰富景德镇艺术瓷的创作。
是不是瓷与画的结合就是瓷画呢?也不能这样简单理解。

皖南 · 印象 高温色釉 瓷板 120×57cm
景德镇瓷业的发展,过去瓷上装饰由画工完成,不入流,不扬名,与文人艺术相距甚远。至清末民国,官窑体制解体,民窑蓬勃发展,瓷上装饰绘画得以重视 ,许多画师开始向文人绘画学习,师古人,承扬州八怪影响,学海上画派之法,进行瓷上装饰创新,开创以画入瓷之先河,借文人画笔墨之法绘瓷,涌现一批近代陶瓷大师,以“珠山八友”为代表。
瓷画一词的出现是近几年的事,似乎还和一种陶瓷材料有些许关系。
高温色釉古已有之,但因变幻莫测,难以驾驭,多是单色釉装饰,且釉色种类不多。而近些年景德镇瓷业的活跃也带动了色釉的科学研究,色釉种类在技术支持下不断涌现,透明的,乳浊的,有光的,无光的……
色釉的丰富和“景漂”现象的巧遇,加速瓷上装饰和绘画的变革,高温色釉装饰和绘画也孕育而生。
高温色釉本就不好控制,影响窑变的因素很多,色釉的厚薄,泥胎的质地,满窑的位置,温度的高低,升温的快慢,以及空气湿度都有可能改变高温色釉烧成结果,所以,景德镇有句谚语“入窑一色,出窑万色”,说的就是高温色釉。
高温色釉虽然难控制,但还是在可控和不可控之间,艺术家可以预想画面效果进行创作,结果却不得见,要靠最后一把火才显露容颜,一把火,削弱人为刻意的痕迹,释放自然即兴的洒脱,是人为与天意的结合,也正是这样难以驾驭的神奇,引来越来越多艺术家的关注。
高温色釉的魅力不仅在过程的神秘,成色结果也会让人惊诧。火造就了许多意外,发色,结晶,莹润,开片,发泡等,色彩、纹理和质感多出于偶然的巧遇,无法复制,即使艺术家本人。高温色釉之美在于玄妙,玄,玄于不定,妙,妙在意外。不因运筹而得,不以劳作而获,这就是高温色釉的魅力。
绝大多数绘画作品在时间面前都会失去原貌,油画,国画,版画……甚至陶瓷釉上彩,高温色釉却是一种历久弥新的画材,这一优势已然呈现,引起收藏家的关注。
高温色釉虽只是材料,却给景德镇当代瓷业带来活力,开辟瓷上绘画崭新风貌,同时,也打破了瓷上绘画单一受传统中国画影响的格局,在瓷上,各种现代绘画表现样式已经皆有可能,瓷和现代绘画能够走得更近。
但,瓷画也不局限于高温色釉材料的瓷上绘画,瓷画应该是一个观念,一个现代绘画理念和瓷的结合,高温色釉为这个结合带来可能,瓷画就应运而生。
和“珠山八友”现象一样,瓷画注定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

流年 · 印记系列一 高温色釉 瓷盘 直径60cm

江水瑟瑟 高温色釉 瓷板 112×58cm

紫气东来 高温色釉 瓷板 直径60cm

村里的小河 高温色釉 镶器 112×29cm

温暖的夜晚 高温色釉 镶器 112×58cm

流年 · 印记系列二 高温色釉 瓷盘 直径60cm

家 · 水中央 高温色釉 瓷板 112×58cm

走出家乡 高温色釉 瓷盘 直径50cm

记忆中的童话2 高温色釉 瓷瓶 63×24×24cm

记忆深处 高温色釉 瓷板 112×28cm

山的那边 高温色釉 镶器 直径60cm

月光 高温色釉 瓷瓶 56×28cm

依山伴水 高温色釉 瓷板 112×28cm×3

记忆中的童话1 高温色釉 瓷瓶 63×24×24cm

大院 高温色釉 瓷板 56×28cm

秋色山香 高温色釉 瓷板 112×56cm

水天一色 高温色釉 瓷板 114×56cm

垣 高温颜色釉 瓷板 56×2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