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瓷是中国传统彩瓷装饰之一,它是在清代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金属珐琅彩与“瓷胎画珐琅”制作工艺影响,改进传统釉上彩瓷颜料和工艺,借鉴吸收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与方法,将两种不同的工艺与装饰表现方法进行融合、变化和完善后创新出的一种陶瓷装饰技艺,它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创举。也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越来越多的陶瓷艺术家将视线投向粉彩瓷画艺术创作,除了其精彩绝伦而又独特的制瓷技艺外,当代瓷画艺术家们试图将粉彩瓷画艺术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材质相融合,推动粉彩瓷画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活性发展,为粉彩瓷画艺术表现创造出更为广阔的表达空间。
当代粉彩瓷画艺术以“守正·创新”为遵循,探索促进传统粉彩瓷画艺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粉彩瓷画艺术在当代多元文化表达中的交流共鉴。
陶瓷艺术创作者如何立足中华传统陶瓷文化基因,创作有时代特色中国气派的粉彩艺术作品?如何在传承好传统粉彩制瓷技艺与文化内涵的当代表达同时,注重时代需求、注重新工艺、新材料的艺术化呈现?如何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进而用粉彩瓷画艺术语言表现时代精神?本讲通过以下内容来介绍:
一、传承匠心 守正先行
二、陶瓷艺术创作墨随时代
三、探索技艺与工艺、材料的创新突破
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
五、粉彩技艺赏析
以此推动粉彩艺术在当代的守正与创新

粉彩是清代康熙时期产生的传统艺术,其在当代社会的传承生态不容乐观。技艺是粉彩这一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关键,“守正”与“创新”是其传承与发展的双翼策略。
“守正”的关键在于基本制作流程、方法的掌握与坚持,“创新”则可基于新材料的运用、多元风格的创建、设计理念的革新等不断推进。“守正”与“创新”是基础与提升的关系,前者强调技艺本真的坚持,后者注重迎时而变的发展之道。
借助于国家大力支持非遗传承发展的东风,让景德镇粉彩制瓷技艺焕发鲜活的时代活力,守其正,创其新,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真正“活起来”。

粉彩自康熙时期产生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让其拥有了多样化的表现技法与工艺。绘画、勾描、没骨、填色工艺、打底、洗染、接色、罩色、结果等各项手工技艺纷繁复杂,正是这些独特的技艺让粉彩瓷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承续。技艺是传统手工艺的核心,也是制作粉彩瓷发展的关键,技艺的守正与创新对粉彩瓷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接下来就景德镇粉彩艺术创作的守正与创新,我想结合自己的创作感受来谈一下,我与陶瓷结缘来自家庭的艺术熏陶,父亲不仅是我陶瓷技艺的“领路人”,其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为我树立了榜样。我很小就做了陶瓷学徒……,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中国当代粉彩瓷画艺术应该如何守正与创新呢?

一、传承匠心 守正先行
将“守正创新”提上高度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他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讲话为我们当下以及未来的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切准了艺术人的脉搏。
纵观中国陶瓷艺术发展,以“守正创新”成就精品力作的不乏其人其事,民国时期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瓷画艺术家以瓷代纸、用陶瓷材料,以中国文人画的艺术形式在瓷上绘画,百岁陶瓷巨匠王锡良有感于现实生活创作的《开窑》《黄山云海》等粉彩瓷画创作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成功范本,它告诉我们唯一不变的方法是变,与时俱进。通过守正创新的跨界融合,达成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内容与形式的谐和,艺术与技术的共构。

“守正”即正道,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新”是指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认识和实践活动,其目标是“新”,即新的认识和实践成果。守正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坚守正道,创新也不是标新立异,而是推陈出新,“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积淀,“创新”是“守正”的目标和结晶,“守正”不是“守旧”,更不是守旧者的护身符。偏离守正的创新,必然会误入歧途,放弃了创新的守正,也必然会陷入僵化。
国家非遗粉彩手工制瓷“技艺”历来被视为陶瓷传统手工艺的精髓,是陶瓷传统艺术样貌得以维持、存续的关键,“就传统陶瓷艺术本体而言,技艺是其核心,如果一门艺术的技艺消失了,这门艺术就已经消亡了”。

因此,对于粉彩制瓷技艺与传统艺术的传承而言,技艺是传承的关键内容,传承好技艺也就意味着传承好了传统手工艺。要使国家非遗传统粉彩艺术的传承得以长久发展,不仅需要重视传承制瓷技艺方法,而且需要重视传承主体与技艺理论传承等相关内容。
就目前粉彩制瓷技艺的传承来看,尚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在传承方法方面:师徒口传心授之法的局限问题;在传承人主体认识方面:老一辈传承者思想观念与当代审美文化转变之间不相适应的问题,加之粉彩技艺流程众多,工艺复杂,绘画周期长无法适应追求快速高效的经济效益问题等,也都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程度地限制和阻扼着粉彩技艺的当代传承。然而怎样才能匠心传承优秀传统的粉彩制瓷技艺?守技之正?我认为守粉彩技艺之正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1)守住粉彩瓷传统工艺特色之正
粉彩艺术以历史悠久,色调粉润柔和而得名,如何守护传统粉彩瓷的工艺特色是重要一个环节。以民国新粉彩为例,新粉彩瓷画创作是艺术创作,既具有文化属性,又守住了粉彩瓷表现工艺特色之正脉,就抓住了粉彩瓷作品的灵魂和根本,工艺特色是铭刻于灵魂流淌于血液中的价值观、粉彩特征。非如此,不能称之为粉彩。
(2)守住粉彩瓷艺术特色之正
一件粉彩瓷与诸多因素相关联,除了作者的绘画艺术功力、学识、素养、品位及审美追求之外、还必须掌握粉彩瓷绘装饰与艺术特色,如粉彩瓷造型与装饰,粉彩的绘画性表现等独特的技艺特性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3)守住粉彩填色颜料与填色技术之正
粉彩填色颜料丰富填色技术应用多变,且烧前烧后完全不一样,填色技术含量极强。如颜色有透明颜色、不透明颜色、打底颜色、洗染颜色、结果颜色等。粉彩的填色方法有 粉彩平填法、粉彩接色法、粉彩打底法、粉彩洗染法、粉彩罩色法、粉彩吹色法、粉彩扒花法、粉彩拍底法等。
(4)守住“师徒相授”“大师、非遗进校园”之正
深入开展“师徒相授”、“大师、非遗进校园”活动,推动传统工艺传承振兴促进工艺美术创新发展是守正创新的重要任务……。粉彩传统技艺的传承之法主要为“家族父子相传”或“师徒传授”之法,内容和过程包括师傅(老师)对徒弟(学生)口传心授的技艺教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徒弟(学生)在师傅(老师)指导下的自我实践。“口传心授”的过程中,一方口头传授,一方内心领会,师傅(老师)为示范者,徒弟(学生)则为心领神会和实践践行者。景德镇千年制瓷技艺的传承于发展同样离不开师傅对徒弟的技艺亲身传授。以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粉古彩现代学徒制教学为例。

家族式传承
李文跃陶瓷技艺传承谱系 家传师授
一代 祖父:李咸阳(1889-195 2),擅长粉彩与民间青花装饰。
二代 父亲:李镇生(1934-2002),景德镇艺术瓷厂技术科长,高级工艺美术师,擅
长粉彩·墨彩山水,师从珠山八友汪野亭,弟子邹国均先生。
母亲:余秀凤(1937-2009),景德镇艺术瓷厂擅长填粉彩山水。
岳父:戴仕东(1927-1990),景德镇艺术瓷厂擅长粉彩颜料配制与填色。
岳母:张惠琴(1939-2008),景德镇艺术瓷厂七车间擅长粉彩花鸟填色。
姑母:李桂凤 (1949年生),景德镇红艺瓷厂擅长粉彩山水与图案填色。
师傅:雷火莲(1911-1990),景德镇艺术瓷厂老艺人,擅长墨彩·粉彩。
师傅:张松茂(1934年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擅长粉彩人物、山水花鸟绘制
三代 本人:李文跃(1959年生),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擅长粉彩·墨彩绘制技艺。
四代 徒弟代表:李勋 (1982年生于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设计专业毕业,高级技工,景德镇粉彩艺术研究院,擅长粉彩·墨彩人物绘制技艺。

现代学堂教育
研究性制瓷技艺人才培养知名院校有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学院、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等。
应用性陶瓷学堂教育知名院校有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非遗粉彩瓷制瓷技艺传统授艺方式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图
对于当代粉彩瓷画艺术创作来说,何为守正?“守正守的是传统粉彩工艺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和技术,以及深厚的艺术价值。我们应该对祖先留下的这些传统保持敬畏心和尊重。但一味地去模仿古代艺术而没有创新,使这门艺术在当代失去新鲜的活力,这样做出的作品是不可取的。”从艺四十多年来,我对粉彩瓷画制作工艺的作了一定的学习、研究,而且在传承的基础上也在寻求技艺、工艺与材料的创新探索与表现……
二、陶瓷艺术创作应墨随时代
欲将粉彩瓷画艺术发扬光、务必要在守正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凡事唯变方通,唯通方久,“变”是“通”的必经之路,“通”为“久”的前提和保障。传统技艺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当代社会,创新方能为粉彩瓷画艺术创作开启新的生命历程,当代粉彩陶瓷艺术也只有不断寻求墨随时代才能长久发展。没有守正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守正也没有意义。守正是一种学习过程,创新是一种探索行为,两者是知与行的关系。
当代的粉彩瓷画艺术家基于今日社会生活的感受,置身当代的文化语境之中,面对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有感于现实生活作品映发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是粉彩自清代产生以来、那种传统粉彩陶瓷装饰讲究工艺美、图案美、秩序美,富丽堂皇的“宫廷”画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被一些受到艺术专业教育的瓷绘艺术家改良,取而代之的是符合时代的需要,具有浓郁个性化风格和当代创新意识的简练、率意、清新、明快的粉彩艺术作品画风。
二是民国以后,粉彩瓷画与中国画渐趋一致的画风,那种以瓷代纸、以绘画代装饰一统瓷坛的发展局面,已被风格各异、流派众多、工艺创新、有感于时代生活、符合社会审美需求的当代粉彩瓷绘画语言风尚所取代,作品更讲究绘画者个性风格与作品的原创性,形成了当代粉彩瓷画艺术绘画性发展的大方向。
三、探索技艺与工艺、材料的创新突破
当代粉彩瓷:一方面强调作品的主题表现和作者对陶瓷绘画语言的创新与探索,另一方面又拓展陶瓷表现技艺与工艺、材料表现张力和性能,使传统粉彩瓷艺术开始摆脱强调实用与传统工艺美术范畴,向纯绘画陶瓷艺术发展。
传统彩瓷讲究装饰化、图案化、秩序化;与粉彩工艺之表现,在长期的彩瓷瓷绘发展历史历程之中已发挥得淋漓尽致,达到艺术表现的巅峰,以至今人论瓷,仍是首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似难以望其项背。当代的粉彩瓷画艺术家基于今日社会生活的感受,置身当代的文化环境,面对社会现实与运用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打破粉彩瓷色域界定,作品反映出时代特征。
我的粉彩瓷画艺术作品创作、除了使用传统绘画装饰的笔与彩料外,还不断地对表现技艺与工艺、材料等进行变革,尝试新的技法、新的方法、新的效果。表现在作品上便是借古今之式运以新意,有的打破粉彩的色域界定与陶瓷其他彩类工艺装饰、工艺、材料表现形式相融合,有的采用墨彩与粉彩的绘画表现形式相结合……为了效果而不拘一格,别有新意地创造了粉彩瓷画艺术的新天地,形成了既不似前人,又不像他人独特的粉彩瓷绘艺术作品新面貌。

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
当粉彩瓷画艺术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作品的现代性与美学价值。传统粉彩是基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传统粉彩如何适应新时代的生活方式,或者说如何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这是当代粉彩艺术创作创新性表现所要深深思考的问题。
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精品力作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新能力和创造水平,这些年,我国的陶瓷艺术作品中出现很多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作品,但真正振聋发聩的大作佳作还不是太多。究其原因,就是有感于时代生活潜心创作表现不够,守正创新不够。实践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如果心浮气躁抢时间创作就很难创作出优秀的好作品。
我们要始终牢记创作是艺术家的中心任务,无论到何时,艺术家最终靠作品立身,靠作品说话。创作者必须静下心来有感于社会生活感受下大的功夫,以精益求精搞创作,以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传得开、立得住、留得下,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我1976年参加工作,至今从事陶瓷艺术创作40多年了,如果说取得点点成绩,那么除了个人得努力之外,我觉得很大程度还得益于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外部环境,我从小爱美术,小学时常常在课堂偷偷画,景德镇是瓷的世界,都让我深深着谜,给我很多创作灵感。
早年我创作的仙佛罗汉、文人雅士、牧牛系列、孔子系列、墨彩描金系列等等作品,正因为其静心求精的创作态度其间作品为大众所关注。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又得遇很多良师指点熏染,并且不久又恰逢中国陶瓷艺术新时代表现的探索发展期。深刻感受到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陶瓷艺术,必须静得下心来有感于时代搞创作,抛弃浮躁。
实践证明,许许多多静心求精潜心创作反映时代、记录时代的优秀作品是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被一代又一代记住的。新时代随着国家的逐步强大,文化繁荣、艺术多元发展、艺术家处于伟大的时代,没有理由不珍惜创作得良机,所以珍惜自己钟爱得陶瓷艺术。近些年来静心求精创作的“西域风情、丝绸之路”系列瓷画同样有着精心求精的时代的印迹。艺术家打造陶瓷精品力作必须静下心来求精,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思想精是长期思考素养的结果,艺术精湛是不断锤炼的硕果,制作精是反复推敲的成果。

陶瓷艺术作品创作不仅要有厚实的艺术表现能力,它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创作者了解陶瓷成型、陶瓷烧造,技术与新材料的进步上和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陶瓷天然液化气梭式窑烧造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的丰富了陶瓷艺术创作的方式、手段,拓展了艺术创意空间,极大的增强了陶瓷艺术表现的张力,视觉冲击力。艺术家精益求精,潜心打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对中华优秀传统陶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国家非遗传承人,在艺术上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潜心艺术创作,努力打造无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坚持静下心来搞创作,真正将有时代特色,思想深,艺术精,制作精良陶瓷艺术创作好,发展好,传承好,让中华陶瓷艺术之花开灿烂,让凝聚着中华人民智慧陶瓷艺术青出于蓝胜于蓝,千年陶瓷、代代相传。

粉彩瓷画艺术是中华传统艺术的瑰宝,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技艺是粉彩艺术的核心,对其传承,最为关键的便是守技艺之正,即要精心传承粉彩技艺的各种制作流程,用心领会以技艺、材料为核心的经验与精神,并在守正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创新,使这一传统艺术技艺与当代人的生活紧密相拥、通过艺术创作传承匠心 墨随时代,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艺术创作时代精神的表达等创新之径,使粉彩制瓷技艺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真正“活起来”发展下去。
结语
粉彩瓷画艺术是中华传统艺术的瑰宝,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技艺是粉彩艺术的核心,对其传承,最为关键的便是守技艺之正,即要精心传承粉彩技艺的各种制作流程,用心领会以技艺、材料为核心的经验与精神,并在守正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创新,使这一传统艺术技艺与当代人的生活紧密相拥、通过艺术创作传承匠心 墨随时代,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艺术创作时代精神的表达等创新之径,使粉彩制瓷技艺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真正“活起来”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