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授课|第二十七讲:朱建安老师《红绿彩造型装饰与写意精神》
2023-09-05

图片

图片

国家艺术基金

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红绿彩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训》

图片

2023年8月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红绿彩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训》第二十七讲《红绿彩造型装饰与写意精神》由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朱建安老师主讲。朱乐耕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并介绍道:“朱建安老师是景德镇陶瓷艺术圈发展比较全面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高温颜色釉、现代青花作品在景德镇独树一帜,将个人艺术感情与民族文化精神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化艺术相融合,具有鲜明独立的个人风格,其艺术风貌引领了景德镇当代陶艺的发展。

图片

▲项目负责人朱乐耕教授主持

课程的开始,朱建安老师从自己的创作历程切入,分享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水墨画、丙烯画、陶瓷绘画、陶艺作品等,深入剖析了艺术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探索。朱建安老师首先分享了他的水墨画作品,并借此提出了水墨画和青花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下图是朱建安老师从民间青花中提炼出图纹,并最终在器物上呈现出的红绿彩的式样。这恰恰是承传中创造,也是文化脉络的强大性和笔墨当随时代性的体现。

图片

▲朱建安老师授课现场

他认为水墨和青花是一脉相承的,学好民间青花应该具备水墨画的相关知识。水墨画的画法和西方的油画技艺不同,中国的水墨讲究的是笔墨、线形和留白,追求的是气韵生动,可以说中国画大部分的成就是在形神笔墨兼备下的写意。相比古典西画表达的“气氛和再现”,水墨是“写意和表现”。朱建安老师重点以他的水墨画作品《夏季》、《月光》、《行飞天涯》等为例,讲解了其创作心路。他讲到,将中国水墨和青花结合之后再往当代陶艺转化并非易事,需要扎实的绘画功底和坚定不移的艺术本心。

图片

▲朱建安老师从民间青花中提炼的图纹

朱建安老师的绘画题材涉猎广泛,如人物画、风景画等。他的红绿彩作品《婴戏》、瓷板画《小雨后》和丙烯画《山谷》,都是以文人意识为根基,建立在人文审美高度上的人和景,色彩绚丽又不失和谐,生动诠释了他对艺术的人文情怀。他用犀利、独到、前卫的眼光去理解事物,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既能看到中国文人的高洁风骨,又能看到民间艺术的随性和洒脱,甚至可以看到伦勃朗、梵高、塞尚的探索精神和生命舒展。

图片

▲朱建安老师授课现场

朱建安老师强调艺术是一种智慧的表达,不需要说出其所以然,“不经意的”才是最好的。所谓艺术创作中的“不经意”并不是“肆意”、“无章法”,而是经过多年的基础训练、创作磨炼和深思感悟才能做到的性情的自然流露。艺术是唯美的,是对文化的思考,也是对传统的继承;艺术当随现代,表现时代的特征。朱建安老师的艺术作品就是利用传统陶瓷工艺来表达现代人的审美意趣,他倡导艺术是对生活的提升,强调艺术应该去美化人生。

图片

▲朱建安老师示范现场

此外,朱建安老师以木心的“不会思想的人的思想是可怕”为引,提出:不会"造型"的人的"造型"是寡淡无味的,从而对造型方面为学员们进行了细致地讲解和剖析。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是图式在塑造中表现精神的第一的印象,是审美的个性区别普遍的关键。那么,怎样塑造纹样和图式符号,才能让艺术呈现属性鲜明的情感,如热情,安静或者忧郁悲哀等,且要从塑造中就能表现出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及信仰。故,在造型中,我们不仅要表现个性,而且更要表现出文化和鲜活当下时代性人的感知力和创造性。造型艺术是以塑造型的第一性来展开关于审美的课题。任何型都是有归属的,都能对号入座的。只有独一无二的造型才不会被平庸淹没。一切可以归纳进平庸和索然无味的型,都不能称为艺术品。艺术的造型是观念和思想开始的是从鲜活的人的感知力开始的。

图片

▲朱建安老师示范现场

后续几天的课程在实践环节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朱建安老师在纸上向学员们示范民间青花的绘制技法,并讲解了民间青花的工艺特征和艺术风格;课程最后,朱建安老师跟学员们亲切交谈,耐心指导学员们的创作作品,并现场解答创作中遇到的问题。他指出本次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聚焦红绿彩艺术的创新与设计,希望学员们深刻领悟红绿彩的造型装饰与写意精神,通过创作将红绿彩文化的魂发扬光大。

图片

▲课程合影

 

朱建安老师简介及作品:

出生于景德镇艺术世家,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曾任法国利摩日陶艺双年展评委,景德镇民窑艺术研究院艺术室主任,先后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地举办多次个展,曾获中国国家轻工部大奖、日本恩巴大奖,作品曾在大英博物馆展出,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图片

▲《街头》朱建安

图片

▲《漫步》,红绿彩,朱建安

图片

▲《岁月如歌》,水墨写生,朱建安

图片

▲《村雪》,高温色釉,朱建安

图片

▲《童年的记忆》,粉彩瓷瓶,朱建安

图片

▲《春风十里》朱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