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彩又名硬彩,为别于清代粉彩,一般称明代五彩和清代康熙五彩为古彩。五彩,是以红、黄、绿、蓝、紫等各种彩料,按图案纹饰施于釉上,在瓷胎上用生料、钒红勾线,用单线平涂的方法, 再在炉中二次焙烧而成。
古彩创始于明代,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远在唐代就有低温三彩(黄、绿、紫)颜色釉。至宋代出现了红绿彩绘。入明后,工匠总结了唐三彩和宋代红绿彩的经验与釉下青花蓝相结合,使得在一件陶瓷艺术品中出现了红、黄、绿、黑、白五色彩,人们称它为“五彩”,后称古彩。
成化时,古彩与青花在纹饰上相配合,产生了“五彩”,万历年间更是五彩缤纷,至清康熙时,古彩盛极一时,并且创造了古翠,代替了古彩中的青花蓝,完整了古彩的基本颜色。五彩至康熙时大盛,这时五彩称康熙五彩,雍正时改称为“古彩”。清代古彩的手法较明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更加趋于成熟,形成了独特的釉上彩绘风格,基本上奠定了现今古彩的风貌。
古彩所描绘的对象甚多,常见的有人物、山水、龙凤、鸳鸯、松柏、灵芝、花草等。古彩瓷其技法特点,单线条平面,线条刚劲有力,笔锋简练生动,色彩对比强烈,形象概括夸张,民间风格浓厚,装饰性强,深受大家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