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 | 陶瓷装饰(十二):在世界古陶瓷艺术中穿行
2023-02-28

葡萄牙蓝釉壁画与中国青花

葡萄牙 桑托斯皇宫(现法国驻葡萄牙大使馆)

编者按:

陶瓷装饰课是清华美院陶瓷系的经典课程,上世纪90年代开始,艺术家白明开始在传统陶瓷装饰中尝试现当代艺术的融入,重在启发与创作,在陶瓷装饰的历史中看到“现代性”,在当下感知“文明”与历史的回响。以下我们将分篇分享此课程的讲座内容:

我们继续上课,这是青花,青花源自于中国。有人说波斯的陶釉里有蓝,其实仅仅用蓝色来界定青花是不对的,特征不是因为它仅仅发蓝色,古巴比伦和葡萄牙在中世纪之后建筑上有许多是蓝色的陶瓷砖,但我们不会将这蓝花叫青花。中国的唐宋也有蓝釉色,但学界也未将这蓝认定是青花。真正的青花在国际学界仍然是认同在元代中国景德镇瓷器上的氧化钴装饰的釉下发出莹润蓝色的高温瓷叫青花瓷。

景德镇窑 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元

故宫博物院藏

景德镇窑青花人物盘 明 “南澳1号”出水

除陶与瓷外,西方在17、18世纪在向中国学习制瓷技术中流行一种陶瓷叫炻器,炻器也有人认为,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就有发现,炻器处在陶与瓷的中间,烧造温度在1100℃至1200℃,表面有釉,它比中国的唐三彩的低温要高要稳定且持久,但是又达不到声如磬的中国瓷的清脆之音,瓷器迷人的地方,不仅是质地与釉色,还有声音。当时形容瓷器最美好的声为磬声,磬是玉的一种,是质地极为纯粹的玉石在敲击下发出的声音。

法国18世界软质瓷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审美和装饰来了解陶瓷, 也通过泥土、烧造、还有文明史来了解,这样对陶瓷的了解才能算得上有一点系统和略有深度。陶瓷能把你带往遥远的历史,但是它伟大的创造能力和表现力又能够把你带到未来,这就是泥土的能力。我们人类所有的能够吃到身体里去养育我们的东西都是来自于泥土,所有的都是来自于泥土的馈赠,我们从那里来,也回到那里去。所以 泥土的包容、生命力、能量、永恒、持久、仁爱、奉献所带来的质地与视觉经验总是无比的感人,最伟大的人的创造和火赋予泥土的表情是陶瓷最迷人的基础,火的热能恰恰是升华它,固定它,拥护它,而我们是向它们学习并适应和享受这些材料的人

龙山文化黑陶单把杯

故宫博物院藏

船型彩陶壶 仰韶文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当整个中国的青花已经走得华丽绚烂纯净悠远的时候,朝鲜和日本也在向中国学习,其实朝鲜是离我们最近的文明,朝鲜与我们是一个大陆板块。它的青花与我们略有不同,明显像是白釉上面画的青花,而不是莹润的透明釉。无论是质地、材质表达、语言上的精致和贵族化的审美都相差很远,但是它又带来一些质朴的率性的生命的和天然温暖的东西,这是典型的高丽时期的作品,高丽时期的青瓷在他们的历史中类似于中国的“魏晋风度”时期,特征显著又多姿多彩。高丽整个时期对应我们的时代,应是五代、宋、元至明,是个很长的跨度。 为什么中国美学把魏晋时期用“风度”,唐代叫“浪漫”,对宋朝叫“理学”,几个字能够代表一个时期,说明每个时期风格有系统的建立。高丽时期有高丽碗,这个时期朝鲜的陶瓷审美开始有它独特的地域性,形成了独特的属于高丽的语言和风格。

菊竹纹壶 李朝时期

陶瓷装饰PPT内容

前面讲过朝鲜陶瓷开始是仿照中国的青瓷,但跟中国的青瓷没有多大直接的关系,只是表层与色系上的靠近。首先是釉的温润感不够,关键是因为质地纯净不起来,所以就从中国的民间化的审美来借鉴,因为只有民间化的审美符合当时朝鲜工艺的生产能力和审美能力。磁州窑的审美风格对朝鲜的陶瓷影响是深刻而无声的,这是北方窑系的率真朴素带来的对材料与烧成工艺的要求不是太严苛,这呼应了朝鲜陶工的热情。因为磁州窑虽然领先于其它瓷系的历史和工艺,但是它的审美相对朴素,相对生动有活力,有民间气息有烟火气,自然就与高丽当时可能的民风与时代契合,很快的能够吸纳它进入到他们的艺术形式之内。

粉青砂器牡丹纹扁壶 15世纪

陶瓷装饰PPT内容

高丽瓷器可以发现它带有一点偏蓝的粉青,釉色偏硬,用白化妆土和铁来装饰,形成独特的高丽装饰纹样的陶瓷语言。这件明显仿制中国宋代汝窑的盘,仿的很不错,但却是晚了几百年。大家会发现整个青瓷不仅是对中国自身艺术审美的系统建立形成规范,也是对整个东亚文明和世界陶瓷审美心理建设的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2015年我在韩国首尔电力美术馆举办一次个展时有个研讨会,讨论关于亚洲的艺术。为此我写了一篇长文, 认为亚洲有独特的自己的文化脉络和传统,东亚人的农耕都比较发达,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再加上东亚人有很好的文明史的交流,中国当时的文明明显优于高丽、越南、日本,所以中国的文明基本上是被这些周边国家全盘接受和学习的,比如朝鲜当时用的是汉文汉语,日本越南也是通用汉语。一个国家在使用别的国家的文字作为语言的时候,文化肯定是全盘进行复制,他们有自己的文字已经是后来慢长历史中的改变,都是近几百年的事,比如韩语至今不到600年。

2015 韩国首尔 电力艺术中心 “白明作品展”展览现场

可以想象在文明交流越来越密集并且不断融合的环境下,周边各国的陶瓷艺术无不是在他们原有的制陶方式上全面向中国陶瓷学习与仿制中快速提升与改变的。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审美心理的改变,更是对所在区域里土壤与生活方式的再认识,是由它的材料、工具、工艺、习俗、地域和社会生产力决定的。 我所理解的朝鲜陶瓷所呈现出来的熟悉的中国陶瓷的元素就类似于在中国明代的时候在北方多出了一个窑系,是我们有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还有景德镇窑、吉州窑、耀州窑、磁州窑后另生出的一个窑,叫 高丽窑,因为它整个的文明系统是汉化的,但又有自己的一些风格。朝鲜的陶瓷从高丽之后越来越有意思,是因为它越来越有朝鲜特色,又明显感觉到无处不在的中国性。

高丽青瓷

陶瓷装饰PPT内容

大家来看,这是越南当时做的青花,完全是临摹元代的青花,甚至不是改造和学习,包括下面的草文碗太像宋代末期的红绿彩,中间的稍微有不同。大家就可以看得到凡是没有临摹中国的就明显有一点怪,看中间的好像中国的传统的陶瓷装饰里面没有专门画水牛的。我们刚才看从日本后到朝鲜再到越南,有没有发现 它们像是在中国大陶瓷背景下一个个散落在汉文化周边的窑系。当然作为东亚和南亚了不起的陶瓷生产国,会发现它们快速的有了自己的语言,也不断产生很精彩的作品。这件作品非常精彩,雄浑有气势,又非常的朴素,很有生命力,罐的造型是元代的将军罐,造型基本上没有变,大家可以看得到上面应该是有盖的。装饰语言也是中国的麒麟,麒麟是中国的祥瑞纹样。

安南窑 青花大罐 15-16世纪 越南

陶瓷装饰PPT内容

再来看土耳其,一个既连连着亚洲又长期跟欧洲文化融为一体的国家,大家看到的作品明显的有地中海古希腊、罗马的影响,也有两河流的影响,非常丰富。

在陶器文明史上这个区域基本上属于地中海文明的系统,刚才说这件像古希腊陶瓶的造型,其实影响都是相互的,有没有发现一个特殊的彩陶的纹样就是氧化铁,装饰也跟中国异曲同工,不清楚是人类的迁徙造成的还是当时天然获取原料的途径和看待世界的角度惊人的一致。因为在土地上能找到的最方便最大量的颜色就是氧化铁。

土耳其陶器 公元前1800年

土耳其陶器 公元前3000年

陶瓷装饰PPT内容

这是古希腊的,古希腊跟中国的陶瓷装饰语言极为不同,那是完全典型的两个不同文明。首先瓶形我大致给你们画一下,也是大家知道的长脖子修长造型,另外 核心是它装饰繁密,非常细致,线条流畅,具有很强装饰性,描绘的基本上是生活和事件,比如军事战争和娱乐方式的具体写照

几何纹陶器 古希腊公元前760年

陶瓷装饰PPT内容

从彩陶瓶上竟然可以看到公元前几百年奥林匹亚运动的人物装饰,奥林匹亚的古代奥运会也是4年举办一次,现代的奥运会是由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重新发起恢复,奥林匹亚体育也在全球人类的心目中埋下朝圣的种子。

我是专门去过那里,我们想象不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可以战争双方因为要体育比赛而停战,而且氛围非常友好热烈,公平竞争互相欢庆,然后比赛完以后喝酒拥抱互相散开,回去后拿起武器又成敌对双方,这种浪漫与豪迈无法想象,所以 体育运动真是人类最了不起的伟大娱乐与增进友谊的精神力量。

动物纹陶器 古希腊公元前650年

陶瓷装饰PPT内容

陶器上的形象历史总是比文字更真实更具有场景性更值得研究,希腊陶瓶中的爱情故事、战争事件、神话人物、酒神文化、士兵的娱乐甚至赌博的场景都是那样的生动,这些陶瓶也成为人们认识希腊文化和希腊艺术的重要类型。

大家来看陶瓷的装饰全是神话故事,如果不懂古希腊神话基本上看不懂希腊陶瓶上的彩绘,它的彩绘一般是三色,早期是黑,然后是红,再就是白,黑和红是早期的白色偏后,因为凡是能把白色提炼出来是需要技术的,所以 红褐黑是最早陶瓶的装饰颜色,然后在上面的描绘基本上是写实的。第一,它的颜色由于是版画性质的线条黑白比较平面化,但是是写实的。然后是场景化的世俗记录,记住这几个特征: 写实的、神话的,世俗的、场景的。古代中国有一部分殉葬的陶瓷也有一点世俗的东西在里面,但是普通的大部分还只是纯粹的装饰。

神话图案陶器

神话图案陶器

大英博物馆藏

希腊的陶器不一样,造型基本上是以长颈有把为核心,大盘为贵族使用,这些陶瓶的数量特别多,可能看到的很多希腊时期人们生活各个层面,战争、娱乐甚至是酿酒,是风俗化的历史长卷,可以看得到在具体纹样上面是细致的立体的然后组合在一起是大结构的装饰方式,但是风格是写实的。

这里要注意一个现象,虽然希腊时期的陶瓶比中国彩陶时略晚,但他们的艺术成就却不低,特别是陶瓶上的线条的艺术,类似于中国后来的石刻线描。在世界原始的表达方式里,平面化的线条是共同的主体,甚至大洋洲的古代艺术也是如此,并非是中国的特有。但一直将线条的艺术绵延不断的发展起来并形成中国式的审美理念形成东方线的国度之美誉,这与中国人使用的毛笔、纸张有关,这个以后再谈……

许多人对意大利的了解应该会是罗马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罗马时期虽然强大,它与中国的秦帝国同期,秦朝的秦俑令世人震憾,但罗马在陶瓶的装饰上开始衰败。意大利的第二次兴盛不是军事,而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引领了整个欧洲的人文觉醒。

意大利16世纪彩绘盘

法恩扎陶瓷博物馆

为什么这样的觉醒在意大利威尼斯和佛罗伦萨,这与商业活动有关,跟佛罗伦萨城堡的执政者有关, 没有美第奇家族的支持很难说会不会有文艺复兴,美第奇家族有独特的对待艺术的狂热爱好,然后又能够去支持和扶植艺术家,关键是对扶植的艺术家基本上不太约束和控制。同学们可以通过达芬奇、拉菲尔、米开朗基罗来了解展开研究。

美第奇家族瓷瓶

大英博物馆藏

大家再看古埃及,大家看中间的符号越是远古各大洲的人们越有一致性的直觉在里面,很像前面讲的中国古代陶器上面的卍字符,是远古的人类某种极为奇特的共性认知, 这样神奇的符号浓缩了人们对待自然理解的某种独特的共性方式

这些作品描绘的形态和动物也非常有装饰性,装饰包含哪些特征? 首先是归纳,没有归纳如何装饰。画一棵树,不可能去数着树叶去画一棵完全写实的,不可能像照相机那样客观真实的描述。在陶瓷器物上画一棵树时很自然用的是减法,靠归纳事物和形态的特征,装饰的语言就体现出来。除了归纳还要有秩序,形式的秩序能满足人们视线与心理的平衡感。又因为陶瓷质地珍贵,所以唯美也是重要的。 归纳、秩序、唯美是陶瓷装饰的基本特征,更重要的是形成中国格调的这些装饰特征靠什么产生——靠韵味。就是我们讲的无论是线条、色彩、结构、形态、肌理都讲究“气韵生动”。

我们对待美的理解是丰富多彩的,西方人把写实当作美,我们可能把相对的意象、抽象、平面化的装饰内容当作美,这里面不仅有客观,还有人的主观的导向。更有族群的文化基因与讲究,还有儒、道哲学思想,绝对不是中国由于早期就是这样所以不具备描述客观现实的能力。

古埃及 公元前3000年

中国的审美已经有自己的模式自己独特的需求,远离单纯的客观现实的反映,也不是简单的改造,而是创造需要把人的情感最珍贵的内涵放进去,大家看到里面所产生的装饰之美,会有夸张一部分的特征和缩小一部分的特征,都会成为整个陶瓷装饰的基础语言。在陶瓷装饰上面表达的丰富性需要分割,装饰的另一种语言出来了,如果是平行的会分条状一层一层每一层画不同的东西。在地子上去表现就是“开光”,开光也是一个独特的装饰语言,加上刚才讲的夸张变形。你看一只羊的羊角绝对不是真实的羊角的样子,会发现它有明显的装饰性和美的特征。

一切装饰都是在愉悦人的眼睛,而这为人的视线服务的附加的艺术却包含几乎一切与人的生活方式相关的舒适性、合理性的共性认知。这个系统本身就是一部百科全书。

新石器时代陶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