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列表
景德镇市委书记刘锋:欢迎全国各地游客来景德镇打卡
2023-05-10

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地域虽小,但一举一动总是牵动各界的关注。2019年8月,景德镇获批全国唯一文化类试验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在试验区建设方面,景德镇近期动作频频。今年3月,景德镇市委书记刘锋主持召开景德镇窑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调度会,提出“确保2026年申遗成功”;4月,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现场交流会在景德镇举行。

近日,景德镇市委书记刘锋,围绕景德镇国家试验区建设、景德镇御窑遗址申遗等外界关注的话题,以及“全力拼经济”、“夜经济”等当下热点话题,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在谈到“夜经济”时,刘锋表示,景德镇的“夜经济”非常有特色,真诚欢迎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景德镇打卡,走一走、逛一逛、尝一尝,实地感受千年瓷都的独特魅力。

【访谈摘要】

江西省景德镇市委书记刘锋:

►过去三年,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蹄疾步稳、高效推进,活力迸发、形势向好。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实现试验区建设“五年树标杆”的阶段目标,走出一条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价值、新时代特征、江西元素、景德镇特点的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新路子。

►景德镇御窑遗址申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将在科学编制文物保护规划、加强文物保护改革创新、严守文物保护安全底线方面重点发力,“确保2026年申遗成功”。

►著名学者李约瑟称“景德镇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城市”,过去景德镇以工业起家,未来也必将以工业当家。

►2022年,景德镇全市陶瓷工业产值达665亿元、三年增长155%,陶瓷行业税收由3.5亿元增长到7.6亿元、规上陶瓷企业数由103家增长到203家,均实现翻番。

►一个客商之所以敢把他的企业、家业,把他的身家放在这个地方,就是因为他相信,在这里能够事业长青,成就百年基业。我们必须竭尽所能为企业家创造良好的投资兴业环境,像善待亲人一样善待企业家,以帮助企业“解决多少问题、带来多少实惠”为工作标准,及时有效解决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景德镇的消费非常有特色,在“夜经济”方面,我们以“夜珠山”为主牵引,倾力打造夜间文旅消费品牌,构建了“15分钟夜经济圈”和“半小时夜经济圈”。我代表161万瓷都人民,真诚欢迎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景德镇打卡,走一走、逛一逛、尝一尝,实地感受千年瓷都的独特魅力。

景德镇夜景。

“过去三年,景德镇国家试验区建设蹄疾步稳”

澎湃新闻:作为全国唯一的文化类试验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建设情况一直备受各界关注。4月12日,国家发改委在景德镇召开了试验区建设现场交流会。试验区自2019年8月获批以来已有三年多,在此时间节点召开现场交流会有何用意?

刘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陶瓷文化传承创新,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保护工作两次作出重要批示;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作出了“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重要指示,为景德镇发展标定了历史方位、擘画了美好蓝图。

景德镇御窑厂。

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江西省委对景德镇国家试验区建设提出了“一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五年树标杆”的要求。这次现场交流会的主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总结国家试验区三年多来的建设情况,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创新精神、促进交流互鉴,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回望过去,这三年来,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围绕国家试验区“两地一中心”(即把景德镇建设成为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战略定位,大力实施陶瓷优先发展战略,推动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手工制瓷一般纳税人减按3%征收增值税”等一批政策成功落地,发展红利不断释放;中部地区首个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国家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等30多项国家试点获批实施,发展动能不断激发;陶阳里、陶溪川、陶源谷、陶博城等一批标杆性项目加快建设,发展活力不断彰显。2022年,景德镇全市陶瓷工业产值达665亿元、三年增长155%,陶瓷行业税收由3.5亿元增长到7.6亿元、规上陶瓷企业数由103家增长到203家,均实现翻番。

三年来,我们坚持在保护中传承陶瓷文化。保护好千年遗址,景德镇出台了《陶瓷文化传承创新条例》,实施景德镇大遗址保护计划,对160余处老窑址、108条老里弄进行抢救性保护;传承好千年技艺,创建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组建非遗协会,设立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手工制瓷技艺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呵护好千年匠心,实施艺徒制度、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培育新时代大国工匠;讲述好千年故事,挖掘阐释陶瓷文化,创作出一批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文艺精品力作,让景德镇始终是一部活着的陶瓷历史文化教科书。

三年来,我们坚持在创新中发展陶瓷产业。在做大日用陶瓷、做精艺术陶瓷的基础上,景德镇把做强先进陶瓷作为主攻方向,聚焦通信电子、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疗、节能环保、军工的“2+4”重点应用领域,打造了中日陶瓷产业园等一批先进陶瓷产业集群,2023年先进陶瓷产值有望突破两百亿元,到2025年有望达到5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景德镇陶瓷工业。同时,推动陶瓷产业数字化转型,建立全国首家陶瓷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陶瓷全产业链协同发展;重塑“景德镇制”区域品牌,创建全国首个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发布中国陶瓷价格指数。

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

三年来,我们坚持在融合中推动文旅相长。为此,景德镇实施了“国际瓷都·优质旅游”文旅融合计划,大力推进“七个一”工程,并获批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借承办全省旅发大会的契机,以御窑景区创5A为重点,建成45个文旅融合重点项目,推出景德镇记忆、高岭·中国村等一批高品质旅游产品;做好“文化+”文章,培育非遗游、工业游等业态,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大力发展夜间文旅消费,构建“全域、全时、全龄”文旅消费生态体系。

三年来,我们坚持在开放中繁荣交流交易。景德镇千年窑火、万里瓷路,创造了“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繁荣景象。2022年12月,景德镇成功承办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发来贺信,全市上下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我们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感知中国”、“今日中国”等外事外交活动,与72个国家180多个城市建立友好联系。建设全国最大体量、最高品位、最全业态的陶博城,打造“全天不下线,全年不落幕”的瓷博会,创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跨境电商综试区,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全球陶瓷贸易中心;创建全国首个“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景漂”“洋景漂”创新创业。

总的来说,景德镇国家试验区三年建设蹄疾步稳、高效推进,活力迸发、形势向好。今年是试验区建设由“三年上台阶”迈向“五年树标杆”的关键之年,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理念,按照“国家所需、地方所能、群众所盼”的要求,紧紧围绕“两地一中心”的战略定位,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优化体制机制,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活力,努力实现国家试验区建设“五年树标杆”阶段目标,走出一条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价值、新时代特征、江西元素、景德镇特点的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新路子。

“确保景德镇御窑遗址2026年申遗成功”

澎湃新闻:2015年3月,景德镇正式启动以御窑厂遗址为核心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现在,景德镇正全力推动全市窑址整体申遗,请问窑址申遗对景德镇有哪些重大意义?我们关注到,您还专门主持召开了申遗调度会,并提出“确保2026年申遗成功”,为顺利达成这一目标,景德镇将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刘锋:景德镇御窑遗址申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申遗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共同的责任。”2015年,耿宝昌、宿白、谢辰生三位九十岁高龄的老学者,就景德镇御窑遗址保护工作联名向中央领导致信,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御窑遗址保护工作先后作出两次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御窑遗址保护的深切情怀和特别期许,为我们加快推动以御窑遗址为核心的瓷业遗迹和文化遗产保护指明了前进方向。

第二,申遗是推进景德镇国家试验区建设的龙头工程。国家试验区建设的核心要义就是“保护传承”,景德镇是千年古镇、世界瓷都,堪称“世界陶瓷文化遗产样本区”,无论是在中国陶瓷文明史上,还是在世界陶瓷文明史上,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而御窑遗址申遗正是一项规格最高、要求最严、难度最大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国家试验区《实施方案》将推进申遗工作列为国家试验区建设的引领性、示范性重大项目,明确提出“支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景德镇御窑厂等重要遗址的考古和研究纳入考古中国项目”,切实把窑址申遗工作作为国家试验区建设的“龙头工程”来抓,以高质量“龙头工程”引领高标准国家试验区建设。

第三,申遗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的应有之义。景德镇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的嘹亮号角。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既有经济社会层面的要求,更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内涵和城市品牌,我们推动景德镇窑址申遗,不仅事关文化保护传承,更事关景德镇全市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插上更加丰厚的羽翼。我们将以御窑遗址申遗为突破口,不断提升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更好地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新形象。

景德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随着申遗工作的扎实推进,我们也充分认识到,没有文物保护作为支撑,景德镇御窑遗址申遗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聚焦“确保2026年申遗成功”的既定目标,我们下一步将主要围绕三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科学编制文物保护规划。我市申遗的申报类别为古遗址类系列遗产,我们将加强13个备选要素点的考古、研究工作,科学编制完善各要素点文物保护规划,启动景德镇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划定并公布文物埋藏区,科学划出遗产区和缓冲区,为后续各备选要素点规范开展遗产保护、展示、监测、整治等项目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二是加强文物保护改革创新。一直以来,我们都将文物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强化制度供给和资源要素支持,落实各级政府文物保护利用责任,以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和“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抓手,在文物保护和非遗保护方面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创新经验。

三是严守文物保护安全底线。景德镇是文物大市,有不可移动文物770处、博物馆23家,共收藏文物及藏品66431件(套),我们将牢固树立文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工作理念,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住文物安全红线,严格落实“基本建设考古先行”的底线,确保文物安全。

“像善待亲人一样善待企业家”

澎湃新闻:2021年,景德镇出台《工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围绕“3+1+X”特色产业体系,实施“三个千亿”工程。今年是工业倍增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全市上下将如何加快冲刺?

刘锋:著名学者李约瑟称“景德镇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城市”,过去景德镇以工业起家,未来也必将以工业当家。

2021年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实施工业倍增三年行动,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构建了“陶瓷、航空、精细化工和医药”+文化旅游+其他优势产业的“3+1+X”特色产业体系。

今年,是全国各地“全力拼经济”的一年,也是景德镇工业倍增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决战之年,为全力以赴完成各项既定目标任务,我们将聚焦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大抓工业强市不动摇。无工不富,无工不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最基础、最关键、最紧迫的任务还是工业发展。我们将坚持集群化发展,大力铸链、补链、稳链、扩链、强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加快构建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我们将坚持规模化发展,深入开展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我们将坚持集约化发展,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从“拼规模、拼土地”粗放式发展,转向“拼效益、拼质量”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低产变高产、寸土产寸金。

景德镇陶瓷跨境电商产业园。

同时,大抓招商引资不动摇。招商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抓手,既要招大项目更要招好项目,既要重数量更要重质量,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今年我们将锚定目标,引进制造业百亿项目1个,重点产业优强项目15个。具体来说,要做到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结合,谋划建设和引进更多高水平创新平台,推动技术创新端和产品供给端无缝对接,让更多科技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实现招商引资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重点推进区域性定向招商、产业性专业招商、龙头企业带动集群化招商等模式,提高招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此外,大抓营商环境不动摇。2022年,我们创新推出“企业安静期”“超时默许制”“首违轻微不罚”等87项改革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要巩固好这些改革成果,树立需求导向抓改革,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全面推进权责“清单化”、政策“透明化”、服务“标准化”等“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站式”审批、“掌上办”审批、容缺审批,全面优化政务环境、执法环境、经营环境、市场环境,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全力拼经济,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拼营商环境。一个客商之所以敢把他的企业、家业,把他的身家放在这个地方,就是因为他相信,在这里能够事业长青,成就百年基业。我们必须竭尽所能为企业家创造良好的投资兴业环境,像善待亲人一样善待企业家,以帮助企业“解决多少问题、带来多少实惠”为工作标准,及时有效解决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欢迎全国各地游客来景德镇打卡”

澎湃新闻:近期,淄博烧烤的爆红出圈,进一步带火了各地的“夜经济”。在景德镇,“夜经济”同样精彩纷呈,在管理好、服务好“夜经济”方面,景德镇有哪些可以分享的做法和经验?

刘锋:“提振消费”是今年的关键词。商务部提出,2023年经济工作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省里也要求扩大大众大宗消费、恢复文旅体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丰富提升消费场景。

景德镇的消费非常有特色,在“夜经济”方面,我们创建了2个国家级、4个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是全国为数不多拥有2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地市。为此,我们以“夜珠山”为主牵引,倾力打造夜间文旅消费品牌。

景德镇珠山“夜经济”。

在“夜经济”布局上,景德镇按照打造“一核两轴、一圈两区”全域融合发展的思路,构建了“双圈双十”的“夜珠山”发展格局。“双圈”即“15分钟夜经济圈”和“半小时夜经济圈”。“双十”即围绕“15分钟夜经济圈”,重点打造10个15分钟“夜珠山”打卡地;围绕“半小时夜经济圈”,重点打造10个半小时“夜珠山”打卡地,努力实现“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全省标杆、三年全国示范”的目标。

“夜经济”之美,美在特色。文化是“夜经济”的内核,精神消费是“夜经济”的高级形态。景德镇拥有全球独树一帜的陶瓷历史文化生态,并由此衍生出丰富多样的御窑文化、工业遗产文化、里弄文化、景漂文化、码头文化、会馆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景派小吃文化、景派节日文化等文化形态,在满足多层次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通过不断对景德镇地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加强“夜珠山”区域品牌管理,大力发展文创产品研发和创意设计,打造了富有景德镇特色的“十类”文化场景。

为满足各年龄段、各圈层、各场景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我们还坚持雅俗共赏、动静结合、老少咸宜、内外兼修,合理布局高中低端业态,坚持内涵与外在并举、室内与室外并行、本地人与外地人需求并重,重点围绕精品夜游、沉浸夜演、饕餮夜宴、文创夜购、多彩夜展、风情夜宿、品味夜读、捡漏夜淘、时尚夜娱、兴趣夜研等十大业态,提升夜间消费品质,丰富夜间消费内涵,用心塑造“夜珠山”业态新貌。

在此,我代表161万瓷都人民,真诚欢迎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景德镇打卡,走一走、逛一逛、尝一尝,实地感受千年瓷都的独特魅力。

来源(景德镇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