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列表
国窑文化:述说一段辉煌传奇
2022-02-18 来源:景德镇陶瓷


(资料图片)

如果按照“新平冶陶,始于汉世”的说法,景德镇陶瓷的历史至今已超过两千年。漫长的陶瓷历史构成了灿烂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在这片陶瓷文化大观园中,有一朵耀眼的奇葩——这就是离我们很近但已经成为历史的“国窑文化”。

所谓国窑,是指由国家经营的窑业,泛指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经济时期国有陶瓷企业及其集体所有制企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前50至60年期间所形成的一段景德镇陶瓷历史。这段历史虽短,但影响巨大,地位重要,应该给予实事求是的记载,并进行深入地研究。历史就是文化,国窑文化的独有性,在之前的陶瓷文化中是找不到的。

生产工艺文化

国窑通过约二十年的时间,把景德镇千年以来的手工制瓷工艺改造成了先进科学的机械或半机械制制瓷工艺,使手工业生产步入了工业化时代。这使得人们改变了对景德镇的习惯看法,草鞋码头、手工小镇已成过去。陶瓷生产的工业化、规模化改变了瓷工们千年以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传统习惯,调整了人与人之间固有的劳动关系,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对古老的瓷都来说是开天辟地的事情。

国窑文化中,我们看到,制泥工艺从传统坯房里分离出来,形成了专业化的原料精制车间;成型工艺摆脱了那种相对独立的“个性化操作”,走上了相互联系,互为依赖的一条龙式成型作业;烧成工艺除了在燃源上实现了由柴到煤、由煤到油、由油到气的转换外,并在生产手段上由落后的间歇式窑炉(柴槎窑和圆窑)过渡到连续式隧道窑;装饰工艺由手工描图填色发展到印花、贴花;包装工艺由桶装、稻草包装发展到普通纸箱包装、彩包、个性化包装、特殊包装等。

陶瓷产品文化

产品文化是文化表现形式的重要标签。景德镇陶瓷史上,各个朝代或时代都有突出的产品来代表其文化水平,时代性都很强,如元朝的青花、明朝的斗彩、清朝的粉彩等。纵观国窑数十年,其产品的文化表现力和时代性尤为强烈。

首先是产品的经济性。国窑就是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国家花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来搞国营经济,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换外汇。当然,除此之外,为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办国营企业还有解决城镇人口就业、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扩大工人阶级队伍,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意义;

其次是产品的政治性。国窑之产品功能除经济性外,还有为国家政治服务的功能,比如国窑研发制作的国家礼品瓷、国宴瓷、驻外使领馆用瓷、毛主席用瓷、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用瓷、各类纪念瓷、重大国际会议用瓷等。制作这类瓷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计成本,考虑的是政治效果。

再就是艺术性。产品的艺术性是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国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特别是在日用瓷方面超越了历史。这种创新不仅只停留在装饰上,更体现在品种设计、工艺、原料利用、原料配方及产品配套等方面。并善于把中国传统理念与西方的消费习惯结合起来,创造出西方人喜爱的产品。如人民瓷厂设计制作的青花梧桐西餐具在一年之内连获三枚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光明瓷厂制作的青花玲珑西餐具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宇宙瓷厂生产的《红楼梦》12钗挂盘、米卡沙西餐具,出口到美国后,引起轰动。

陶瓷企业文化

国窑企业大多是传统型的,其企业文化必然带有地域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国窑企业文化丰富多彩,归纳起来有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业余文化,如解放初期的扫盲活动、开办为生产服务的培训班和职工文娱宣传队。二是劳动文化,是指职工在共同劳动中结成的一种特殊关系以致形成的文化现象。比如大家都在同一条成型作业线上对同一产品进行加工,虽然工序不同,但目的都一样,就是把同一件产品做好做精,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并做到步调一致、同作同休,在劳动中结成统一体。三是家庭文化,这是国窑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就业机制引起的,也是国窑传统产业性质决定的。国窑企业中,父母、兄弟姐妹同在一厂的情况极为普遍,这就形成了既是家庭成员又是同厂职工这样一种特殊的家庭关系。厂荣家荣,厂衰家贫在国窑企业表现的尤为突出。此外,在企业文化中,还有与职工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的社区文化、节假日文化、饮食文化等。

国窑的历史虽不长,但遗产丰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一段时期以来,我们正是这样做的,先后建成了陶溪川、明清园、明清窑作群、十大瓷厂博物馆、珠山东市等与国窑相关的陶瓷文化遗产项目。按照规划,这些工程还将深入下去。笔者建议,在注重保护利用有形遗产的同时,兼顾无形遗产的开发利用,比如,对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并加以研究;对当事人的视频采访(口述史);文字书写、编印出版等。

来源:景德镇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