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列表
多伦VOICE | VOL.59 陈小丹:盛开
2021-08-12 来源:多伦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图片

关于「多伦VOICE」

       了解一件艺术作品,仅通过展签来了解是有限的,“多伦VOICE”系列,每期推出一位当前展览艺术家,与公众分享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思考与实践。此栏目将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形式向公众呈现更多艺术作品展签外的故事,并发掘经由作品延伸出去的更广泛的知识。

图片

图片

  ARTIST 

本期艺术家

陈小丹

“做东西时因为说不清楚才做的,但做了之后还是说不清楚。

……

个人化有如指纹般独一无二。

用花和骨头砌长城,慢慢地,年复一年。”

                                                                                                                                  ——陈小丹

 “瞬间,在场——予她同行”现场作品 
 
盛开Bloom,2018.No.1
装置,欧根纱,150x2000cm,2018
 
盛开2021 No.1
装置,口罩、电机、瓷等,尺寸可变,2021

图片

图片 

“瞬间,在场——予她同行”展览现场,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摄影:冯佩敏、陈海涯、魏继红

这些年来,陈小丹持续创作以“花与骨头”之名的雕塑、装置甚至是大地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持续表达着她对生命和自然的了解,并由此观照艺术自身。

图片

陈小丹《盛开2003作品6号》,图片源自艺术家

陈小丹是为数不多的能将生命的力量与脆弱并置而融为一体的艺术家,两者是矛盾的,但在她的作品中,矛盾的个体彼此依赖相生。她发展出了一种敏感、生机、充满力量的独一无二的艺术语言。在她的作品中,你能感受到脆弱与温柔,残酷与阴郁互为交织的情感图景呈现,它们如此华丽、令人惊异,揭示了生命和死亡一如古往今来的日升月沉一般自然而然、无可避免。女性艺术家的本体促使她的创作持续关注性别与伤痛、爱与死、生命的脆弱与坚强,一如骨头里开出花朵,残骸里有盛宴。 

图片

图片

陈小丹《盛开2021 No.1》局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冯佩敏、陈海涯、魏继红

       陈小丹的作品往往有着惊人的体积,并且尤其注重作品与每一次展览的场地和空间的关系,她除了图纸还尽可能先去现场对空间和自己的展位考核、丈量一番,然后给出作品的方案,最后抱着材料亲临现场参与布展。所以,总觉得她的作品是从她的体内生发、茁壮,最后突破肉体的局限而漫入更广阔的空间,具象或不具象,定形或不定形,都是生命存在和历练的痕迹。有人钟爱坚硬和铁血,有人迷恋细碎和温暖,这些特质都可以在陈小丹的作品中找到情感归宿。

图片

图片

陈小丹《盛开2006作品1号》,陶,500x20000x20cm,2006,图片源自艺术家

图片

《盛开2006作品1号》制作过程,28位农妇,图片源自艺术家

       “盛开”是一个大主题,容纳了生命的蓬勃与衰败,容纳了自我与他者。像陈小丹这一代人,因为时代和阅历所致,他们中大多数人都会对大环境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颇具感触,也无法不对“他者的痛苦”视若无睹。小丹曾经在与江梅老师的对谈中如是表示:“生理感和生命意识的表现不是刻意的,对病痛和死亡我有特别深刻的体会和记忆。生命里有些东西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慢慢去面对和释放,新近的伤口不能触碰。对我来说,生命是一些物质的存在和消亡,是那么的真实,虽然我一直被教育并且我也愿意相信精神永恒。”这就是为什么陈小丹的作品会有一种沉重的贴地感和痛感,因为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痛与泪的浇灌,一如我们的出生是带着啼哭而降临于世,人生也必然是一场修行——无论以怎样的方式。而情感深处的共鸣直接通过她体量巨大或密集堆砌的作品而得到共振,很多内心隐秘的伤痛和难受或许也无法用文字、话语表述,但它们可以成为一件件艺术作品。

图片
图片

陈小丹自己做五千件左右陶花,图片源自艺术家

图片

陈小丹《花非花》布展,策划人廖雯

图片

于松工作室,瓦斯窑,图片源自艺术家

图片

图片

瓷窑,图片源自艺术家

       早些年,陈小丹就对材料感兴趣,不仅仅是关乎陶瓷本身,更多是材料结合和在不同温度下拓展的可能。在1987年至1994年,陈小丹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当时原本是学陶瓷设计出身,最初准备进入高校将要成立综合材料的工作室,而当时的硬件条件并不像现在,陶瓷的窑炉比较危险未建成,所以她最终进入了建筑系,包括后来进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综合材料,都是和材料、工艺、工程等打交道,所以早2000年以后陈小丹的作品不仅仅是陶瓷,也有很多其他材料如纸、蜡、纺织品、木材等,很综合。即便是在陶瓷代表作逐渐成型,她依然会喜欢使用综合材料融入创作中,形成丰富的面貌。同时,作品与空间的呼唤与彼此回应也吸引观众不断来到现场。

图片

陈小丹《盛开Bloom,2018.No.1》局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

陈小丹代表作《盛开 2006 No.1》,图片源自艺术家

       如此次参展多伦现代美术馆的展品《盛开Bloom 2018.No.1》是一件玫瑰色的印有几千朵陶花的、长20米的欧根纱帘子,从美术馆的三楼天花板穿过圆形中庭一直垂落到一楼地面的展厅入口处。这是来自总数大约一万五千件陶花的陈小丹的代表作系列《盛开 2006 No.1》,是它的稿子局部,原型是非常具有重量感和体积感的陶瓷和泥土,这次选择打印在欧根纱上,垂落于美术馆的空间内,产生了一种轻与重的奇妙对比,一如“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寓意。从材质的选择上来说,除了欧根纱材料的轻、便于运输和携带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陈小丹也一直对真丝、纱等材质有研究,特别是和陶瓷的结合往往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早在2008年就将丝绸与骨头结合,做成作品《长竹图》系列,骨头竟然具有竹子般挺立、茁壮的效果,生命与死亡的某种微妙转换令人沉思。

图片

陈小丹《长竹图》,丝、陶,118x270cm,2008,图片源自艺术家

图片

陈小丹《她说》,陶瓷,尺寸可变,2019,图片源自艺术家

图片

陈小丹《盛开——墙系列2019作品号》,陶瓷、植物骨头,尺寸可变,2019,图片源自艺术家

始于2003-2004年的《盛开》系列,持续至今的创作有其中的代表作《盛开-长城》。万里长城非一朝一夕,经年累月的是艺术家投注其中的所有热情、喜怒哀乐和能量,于陈小丹而言,陶瓷创作就是一种劳作,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比起语言的述说,她更喜欢踏实地去把作品一件件做出来,对她来说是一种可以专注做事情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助她抵抗现实中的种种焦虑与耗损。

陈小丹的“花”们,可以是精致的那种从骨头里增长出来的精致如蝴蝶般翻飞的花朵,也可以是信手拈来的“一坨坨”不定形的陶花,陈小丹总是纠结的,也是矛盾的,她有时候也是通过创作来将自己的纷繁思绪厘清,平复内心的澎湃,赋予自我勇气直面生活中种种大小的问题。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艺术疗愈了陈小丹。

图片

艺术家陈小丹(左一)与友人在“予她同行”展览现场

       “每次都会用不一样的作品把张力表现出来是我最感兴趣的事情。创作给了我很多的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和困难。”陈小丹如是说。

 艺术家简介  

       陈小丹,出生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现居住工作上海。

       先后在原美术馆、白云美术馆、碧云美术馆、德国多斯腾矿业协会虚视空间、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OOH LA ART、上海梧桐美术馆、武汉创意天地、法国利摩日美术学院、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东外滩艺术空间、兼容盒子、龙德轩当代艺术中心、上海美术馆等机构举办个展。重要群展有:“相遇--上海当代陶瓷实验艺术展”,可美术馆,(上海,2020-2021);“碧云有书”,碧云美术馆,(上海,2020);“Snoopy 70周年--MoCA 动漫美学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2020);“一个寻常的春天”,梧桐美术馆,(上海,2020);“材料的后果--中挪丹加陶瓷艺术巡展挪威站”,Kunstgarasjen艺术空间,(挪威卑尔根,2018年);“第二种机遇:中挪丹加四国陶瓷艺术展”,上海吴昌硕纪念馆,(上海,2017);“新朝代--中国创造”,阿胡斯美术馆(丹麦,2015-2016);“形制之上”,苏州金鸡湖美术馆,(中国苏州、挪威卑尔根KODE美术馆,2014-2015);“未曾呈现的声音--中国独立艺术展”,2013年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威尼斯军械库,(意大利威尼斯,2012),“去魅:中国想象”--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中国广州,2006);“花非花”,宋庄美术馆,(中国北京;2004),“龙族之梦--中国当代艺术展”,爱尔兰现代美术馆,(爱尔兰都柏林,2004);中国油画双年展,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1993)。

图片

 本栏目文字采编 / 林霖 

       “瞬间,在场——予她同行”策展人之一。上海⼤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学硕⼠;现任职于上海艺术研究中⼼,担任《上海艺术评论》编辑。参与中国⽂化部艺术基⾦课题调研与上海社科院艺科课题调研,并在2019上海社科院蓝⽪书(《上海公共⽂化服务发展报告(2019)》)发表关于上海⾮营利艺术空间的初步调研成果。参与⽂化和旅游部级研究项⽬《新中国成⽴以来上海市美术馆与城市公共⽂化发展研究》(批准号:18DY10)及《⺠营美术馆在公共⽂化服务体系中的功能研究》(批准号:16DH78)。曾任《⼤辞海-美术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12⽉第1版)编写。2017年11⽉,获第三⼗⼀届⽥汉戏剧奖优秀编辑奖。在多家刊物发表论⽂及评论⽂章。研究⽅向:当代艺术、社会⽂化、中国古代书画鉴赏、艺术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