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列表
元明清瓷上的龙纹
2021-01-27 来源:中国陶瓷杂志

龙是华夏民族进入农业社会后创造的一种虚拟动物,其产生与农业对水的需求有直接关系。传说中的龙是善变化、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春分时登天,秋分时潜渊,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白虎、玄武)之首。随后,演变成为皇权象征,以至于历代帝王都以“真龙天子”自居。随着历史变迁,演绎出不少龙的造型和纹饰,元明清官窑瓷器上的龙纹,便深受瓷器爱好者的关注。

元明清时期,统治者在景德镇建立御厂烧制宫内日用瓷,在这些瓷器上的纹饰中,用以代表皇家身份的龙纹主要分为角龙、应龙、夔龙、螭龙以及秃尾龙等数种。

角 龙

“角龙”即头上长角的龙,通常称为“虬龙”,“蛟龙”,是景德镇御厂最常使用的龙纹造型。体形可用“九似”来形容,如“角似鹿,眼似虾,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等。明清时期,五爪龙纹被官方垄断,代表帝王,民窑瓷器上不可使用。

图1

图2

图3

元朝制品中的角龙形象凶猛生动,龙爪基本为三爪(图1)、四爪与五爪(图2)。明初洪武永乐朝的角龙造型仍与元代大致相仿(图3),至宣德时期,龙纹显得更加粗犷威武(图4),明中期又趋于精细纤秀,明末则大多显得草率羸弱。清代龙纹的演变与明代整体类似(图5),甚至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走势有不少关联。总体看,历代角龙造型各有其时代特点,根据鳞片、爪形以及头部等诸多细节,基本可以判断出大致制作时期。

应 龙

“应龙”指有翼的龙,俗称“翼龙”“飞龙”。汉代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后“乘雷车,服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络黄云,前白螭,后奔蛇,浮游逍遥……”《吴志·吾粲传》中也曾提到“夫应龙以屈伸为神,凤皇以嘉鸣为贵”。随着对应龙不断的神化,清康熙年间东轩主人又在《述异记》中渲染道:“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角龙千年方为应龙。”

图4

图5

应龙的图案纹饰较早就出现在古代铜、玉、漆器以及石雕、绘画当中。南宋时期,浙江龙泉窑曾制作过应龙纹饰的瓷器。官窑瓷中应龙的出现略有些晚,到明初永宣御厂瓷迅速发展阶段,应龙纹才与其他绘画素材一起纳入御厂瓷纹饰中。明代史学家焦竑在《玉堂丛语·文学》中记载:“景陵(宣德帝葬于景陵,所以此处代指宣德)一日禁中阅书,见龙有翼而飞者,讶之。遣问之阁中,三杨辈皆不能对,上顾诸史官曰:“有能知之者否?”陈继时在下列,出对曰:“龙有翅而能飞,曰应龙。”问所在,曰:“见《尔雅》。”命取《尔雅》视之,信然。”由此可以推测,应龙纹应是该事发生后才出现在宣德官窑瓷的纹饰中。

图6

图7

图8

明宣德、成化时期,应龙纹使用较多,成化朝继承延续了宣德朝纹饰(图6),但也带有自己的风格(图7)。根据当时应龙纹双足与飞翼的特点,应龙纹可以进一步分为“双足三爪羽翼类”“鳍足羽翼类”“双足龙爪蝙蝠翼类”以及“鳍足蝙蝠翼类”等多个种类。清朝建立后,应龙纹制品不多(图8),御厂多仿制明代宣德、成化名品,较少创新制作本朝特色的应龙纹器物。

夔 龙

战国至汉代初年成书的《山海经·大荒东经》中介绍过一种神兽:“东海中有流坡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一些古代文献说夔是蛇状怪物,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夔,神魅也,如龙一足。”总之,“夔”因似龙而被称为“夔龙”。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夔龙纹在宋、元两朝及明洪武、永乐官窑器中也都没有发现,最早绘画夔龙纹的御厂瓷仍是宣德制品(图9)。从器物纹饰看,当时的夔纹造型清晰,无鳞、有兽状双足。为区别其他夔纹,可称其为“兽足夔龙”。宣德夔龙具备猪嘴、双足、有翼、卷草尾等特征,非常接近当时的应龙纹,仅是龙身较短、无鱼状鳞片、口吐番莲而已。因为明清时期的夔龙形象多为口吐蕃莲,所以俗称“含花龙”。成化朝的夔龙纹除“兽足夔龙”外,还有“三爪夔龙”(即双足绘为龙状三爪)。器物种类在当时发展出各种造型、釉色(图10)。清朝雍正时期,御厂还制作出“五爪夔龙”(图11),应是由成化“三爪夔龙”纹演变而来。清朝进入鼎盛时期之后,曾为主图案的夔龙纹锐减,作为辅助纹饰的夔龙纹(图12)骤然增多,那些源自青铜器、珐琅器中的“拐子龙”随处可见,与各类彩釉、纹饰相互搭配,产生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螭 龙

一般将“螭”解释为“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即《说文》所说“无角曰螭”。但从明清官窑瓷器看,所绘螭龙多为独角,偶尔双角,几乎没有无角的情况。螭龙纹是原始社会形成的图腾标志之一,在古代建筑以及青铜、玉、陶瓷等工艺品中经常出现。《宋书·志第八》中记载:“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钮,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高祖佩之,后代名曰‘传国玺’,与斩白蛇剑俱为乘舆所宝。”描述秦始皇玉玺上雕刻螭虎,随后各朝纷纷仿效,常以螭为钮制作宝玺。

虽然明清官窑瓷中经常使用螭龙纹饰,但洪武、永乐御厂中并没有发现螭纹瓷器,其使用上限暂时推断为宣德朝,与应龙、夔龙纹的始用时间大致相仿。宣德时期的螭龙皆为四足,爪数可细分为三爪、四爪(图2)和五爪三大类。总体看,其强悍雄健的体形与当时流行的龙纹极为相似,特点是身上缺少鳞片,头部独角,尾部呈卷草形状。当时的螭龙形象多作口叼灵芝,可能是借鉴夔龙口含蕃莲造型的结果。

图13

图14

宣德御厂的螭龙形象(图13)确立后较长时间没有太大变化,明成化(图14)、正德以及万历等各朝螭龙纹基本保持了宣德时期的造型特征,仅是不同时期所用青料与彩釉略有差异。到了清代,官窑瓷中出现唇上带龙须的螭龙以及兽足螭龙。例如一件雍正青花釉里红天球瓶(图15)上绘画了各种不同造型的螭纹,既有兽足,也有龙爪,展现出当时御厂所用螭龙的多样性。另外,乾嘉时期经常出现足攒花、灵芝等螭龙纹(图16),这些都说明螭龙纹在不断变化与发展。

图15

图16

秃尾龙

清代官窑瓷中经常可以看到一种尾巴呈秃顶状的龙纹,简称“秃尾龙”(图17)。该龙除缺少扫帚形尾部,再无异样特征。明清两朝,此种龙纹仅清代御厂瓷器独有,尤以康熙朝制作最盛。清朝袁枚所著《子不语》中记载了一个传说:天上有一龙,被罚至人间,投胎于山东文登县毕氏妇腹中,产后化为小龙,其父以刀断其尾部,于是成为秃尾龙。该龙断尾后飞至东北,落户白龙江,化名黑龙。成人后与江内危害百姓的白龙苦斗几番,最终获胜,成为江中主宰,从此沿岸风调雨顺,黑龙也被尊称为“秃尾巴李龙爷”。为纪念其功绩,当地人们将“白龙江”改名为“黑龙江”,使用至今。

图17

黑龙江流域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具有极为特殊的地位,一直被清政府视为“龙兴之地”。出于对故乡的依恋,入关统治者在官窑上使用本族家喻户晓的秃尾龙,饱含满族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同时,秃尾龙纹饰还是清朝统治者炫耀朝政变革的有力宣传工具,在官窑瓷中的大量使用,意味着改朝换代。

康熙朝是秃尾龙纹应用最广泛时期,按当时秃尾龙的爪数可将其分为三爪、四爪、五爪三大类,当中五爪类使用最多。从使用习惯看,内府基本把它作为以往的普通龙纹处理,例如明后期御厂的捧寿龙纹在清代也常被秃尾龙纹取代(图18)。康熙朝秃尾龙造型不多,却带有浓厚的本朝风格。随着世代更替,秃尾龙纹饰也逐渐被淡忘,乾隆之后的秃尾龙纹制品(图19)越来越少,慢慢又回归到角龙造型。

图18

图19

从元明清三代龙纹的使用情况看,明朝宣德年间同时出现螭龙、应龙、夔龙三种新颖造型,说明当时御厂制瓷创新、变革力度之大。虽然后朝御厂制瓷业几度繁荣,但造型主要以宣德朝为基础。所以说,宣德朝制瓷在明清御厂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并为后代奠定了基础,具有划时代意义。另外,多种不同龙纹造型的先后出现,也反映出御厂纹饰设计在吸取、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时,还在不断演变与创新。

作者 / 萱草园主人

来源/洛阳树威古瓷鉴藏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