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列表
兄弟:醴陵与景德镇的瓷艺交流
2022-08-19 来源:王勇 瓷器街

图片

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与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相距485公里,前者位于千年古邑湖南醴陵,后者坐落于江西景德镇,驱车前往需要5个半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可是从65年前开始,这两座在中国现当代陶瓷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研究所,就携手恢复传统制瓷技艺,两地艺术家的创作也因此相互交融、彼此都能找到对方的痕迹。

图片

醴陵陶瓷博物馆

“醴陵陶瓷博物馆藏有不少景德镇瓷艺名家的作品。”8月11日晚,醴陵市书画院院长黄龙接待了几位来自江西景德镇的朋友,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由书画院副院长孙双泉引荐,来访目的是邀请院里的艺术家参加一场大型艺术活动,而活动的举办地点就在景德镇。让来客感到惊讶的是,儒雅而健谈的黄龙不仅对瓷绘艺术有独到的理解,而且对醴陵与景德镇两地之间历史上的艺术往来活动如数家珍。

图片

醴陵陶瓷博物馆展出的“珠山八友”作品

为了验证黄龙的说法,景德镇的客人请孙双泉陪同来到醴陵陶瓷博物馆,看到了由曾龙升创作的瓷雕罗汉,“珠山八友”成员王大凡、汪野亭绘制的挂盘与笔筒,以及赵惠民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创作的粉彩瓷板画,而这几位作者均为景德镇瓷艺名家。

图片

从博物馆展示的说明文字可以得知,自清末以来,醴陵瓷业就有意识地向国内外的先进窑口学习,甚至不惜重金求购高品质的陶瓷成品作为参考样本。1905年10月,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在醴陵创立,学堂从日本、中国江西聘请陶瓷技师、画师从事教学活动,讲师队伍中的张晓耕、彭筱琴就来自江西景德镇,博物馆展板文字称景德镇匠人“带来了传统制瓷的最佳技艺”。

图片

黄龙在与景德镇客人的谈话中,曾数次提到的“神雕手”瓷塑艺人徐协和,便是原景德镇永茂瓷店学徒。徐协和于1952年11月就职于湘潭中南电瓷厂,1955年调入醴陵陶瓷研究所(1983年更名为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工作,他不仅影响了醴陵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还在泥釉料配置、陶瓷烧成工艺等领域多有建树。

图片

陈利作品局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醴陵釉下五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扬龙之女陈利,曾分析过父亲陶瓷绘画空灵隽秀风格的成因,认为这与老人家于1957年赴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前身)向“青花大王”王步学习青花技艺的经历关系密切。

醴陵瓷业不仅从景德镇汲取营养,而且还会积极反哺景德镇。

图片

照片前排从左至右

依次为丁华汉、唐汉初、吴寿祺、潘文锦、王希怀、汪桂英

后两排为1956年醴陵陶瓷研究所招收的首批釉下彩学员

于上个世纪50年代组建的醴陵陶瓷研究所,在原湖南瓷业学堂陶画班首届毕业生吴寿祺的主导下,顺利恢复了中断近20年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好消息传到了江西,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便派王步之子王希怀、汪野亭之女汪桂英、颜色釉名家潘文景来到醴陵陶瓷研究所,时任吴寿祺助手的丁华汉后来回忆称“(醴陵)釉下五彩恢复后,景德镇陶研所(19)57年还专门派了人来学习,当时两所定了姐妹合同,他(们)到我们这来(学习),我们不保守它”。

时隔半个多世纪,尽管无论是湖南省陶瓷研究所还是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都经历了极大的变化,但醴陵与景德镇之间的官方及民间艺术交流活动却从未中断。就像景德镇陶瓷大学等位于景德镇的高等艺术院校,便不时组织师生前往醴陵参观考察,部分创作型老师还会与醴陵当地企业合作,为后者提供产品设计服务;而不少醴陵陶艺家也频繁往来于醴陵与景德镇,参加各类艺术赛事及商业艺术展。

图片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永平就对景德镇充满好感,他曾于2003年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现景德镇陶瓷大学)进修,有不少“景德镇艺术家朋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黄永平,对景德镇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类目方面做出的努力颇为认可。正因如此,当孙双泉将景德镇的客人带到他面前时,黄永平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对方的活动邀请,还为对方录制了一段祝贺视频。

醴陵青年陶艺家肖瑶与丈夫廖欣海则经常奔赴景德镇,不仅与当地的陶艺名家沟通交流,还会从景德镇配釉匠人手中购买釉料,运回醴陵进行试烧。夫妻俩还尝试将自己的作品放在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的夜市展示,被活跃于夜市的陶瓷带货主播群体青睐有加,甚至还因此吸引了“永不落幕的瓷博会”——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常年展的注意,常年展运营负责人来到醴陵为项目招商时,还特意拜访了肖瑶他们。

中国非遗保护协会陶瓷分会理事张望则认为景德镇的艺术气氛极为活跃,醴陵与景德镇应建立更为密切的双向交流,她曾到一位景德镇艺术家工作做客,对方表现出的热情让张望出乎意料:“不仅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好酒,甚至还在一大圈朋友面前载歌载舞。”

图片

尽管景德镇在世界工艺美术史的地位有目共睹,但对清三代官窑华丽繁缛装饰风格见怪不怪的景德镇人,却对清新淡雅的醴陵釉下五彩格外钟爱。孙双泉就透露,近两年许多醴陵陶艺家受景德镇艺术机构、直播公司之邀常驻江西,创作出的瓷艺小品、茶具颇受市场欢迎。

景德镇、醴陵不仅在百余年的中国近现代陶瓷工业、艺术发展史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在今天的艺术生态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点,便是两地陶艺界都吸引了不少非本地籍人士的加入,而这些非本地艺术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毕业于国内外的高等艺术院校,就像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孙双泉便是江苏徐州人。

图片

处于互联网时代的景德镇、醴陵陶艺家,与全世界的艺术家站在同一起点,他们拒绝让自己陷入谁应该占据更多话语权、谁才是行业老大等无谓争论,而是以作品去征服观众、积极与同道交流达到相互促进目的。如果说历史上的景德镇与醴陵亦师亦友,那今天它们更是彼此扶持、共同发展的“兄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