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列表
探索与突破 —— 彭松的陶瓷艺术之路
2021-12-10 来源:最昌南

【最昌南】养眼,养心,养生活。

图片

        今天的人物栏目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陶瓷艺术家——彭松,彭老师自幼随父亲学习陶瓷,其作品创作锐意求新,色釉装饰层次肌理效果完整,充分表现釉下材质,,青花斗彩细腻淡雅,画面与器型结合稳妥,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下面的节目,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彭松的艺术世界。



图片

图片

       在中国陶瓷城的一个工作室内,我们见到了正在进行创作的彭松,今年53岁的他是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父亲彭竞强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在业内颇具名气,彭松自幼便跟随父亲学艺,从小在玩陶泥中长大,吸收了瓷土的营养,从而走向了陶瓷艺术这块神圣的殿堂。陶瓷美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艺术室工作,彭松在陶瓷艺术创作中,擅长釉上彩装饰和色釉装饰,作品创作锐意求新、大胆采用不同的装饰方法,从而使整个作品动中有静、和谐统一、层次分明。彭松在陶瓷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并且还走出国门进行艺术交流,而这些经历也让他的创作有了新的理念。

图片

图片

       对陶瓷的一种装饰形式,各方面我又重新认识了。我后来就觉得从服装的这种感觉,来体现一下是不是可以在陶瓷里面,一种嫁接这种碰撞,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也都是在尝试。在尝试的过程当中,其实我们也不知道是成功还是失败,其实我认为觉得应该要大胆创作自己的风格。

图片

       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有时候也会遇到瓶颈,而彭松对自己的要求是要不断的进行探索,不断的思考,只有勤奋好学,才能让自己不断的前进。

图片

       瓶颈的时段,然后我就重新要换位思考,用了一些开光,开光的形式。以前开光很规整,用具象的、圆的、方的,我就用不规则的,打破那种传统的开光形式。我可以从景里面有画,画里面有景,所谓的里外都能够容纳到这里面,所以这样的话,我从作品重新又提炼了,自己对陶瓷的一种装饰方式的,重新又认识的一种感觉。在摸索的过程当中也得到了慢慢的认可,社会的认可。我自己也成了慢慢一个流的过程,就跟泉水流的过程流到这个地步了。

图片

       彭松认为,在进行陶瓷艺术创作时,应该要选择好自己的角度,方向选好了,就应该在这个点上进行放大。

图片

图片

       我是主要选择粉彩跟古彩青花几个综合的,我认为这样的话它都是表达这种能够表达我对这种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其实我认为目前的话,我最近这段时间用的是构成,像青花构成粉彩构成,你看我们家的门框,把手就是用粉彩构成来做的。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认为也是一个突破,每次突破肯定是很愉悦的、有成就感。然后在某种意义来说,这就是我们这种陶瓷的一种精神,在这个过程当中这种你被这种精神,可以激励你自己更好的有一种创作想法。

图片

图片

       彭松的作品,融合了各种工艺的综合装饰,形式不拘一格,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特征,他觉得,陶瓷是一种工艺美术,美术,其实是为了工艺而服务。

图片

图片

       其实我认为对作为陶瓷来说,因为工艺美术陶瓷,毕竟是体现工艺,那么工艺过程当中,美术是为工艺服务的。其实说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要体现一种设计感觉,因为我们现代人不是说,我们必须要传统 要继承发扬,但我们发扬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有时尚性,要现代人的一种审美,那么我们怎么去评价这种审美?我当时有很多学生跟我学的时候,我就是要求他们这样,我就是说你不能一版一版的,按师傅的画面来画,你要有自己的创新,我们怎么创新?我跟他说我们重新拿一个,同样的器皿做十个,但是十个器皿当中,是不能相同的,十个不相同,可能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都能够表达,第五个,第六个可能又会难一点,到了最后越来越难。那么我们把这十个同样器皿的过程当中,然后烧出来,看是怎么样的,好的我们保留,这样的话无形中不停的循环,这样做的话这就是一种提高,这样的话对你的一种设计,不停的有想法。

图片

       对于未来的道路,彭松老师表示,艺术陶瓷这行业其实是一种苦行僧式的修行,唯有不断磨练自己,不断的去学习,才能一步一步登上高峰。

图片

       我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没有一个跟你定一个什么样的位,随性的,因为本身是随意的表达作品。那么这个过程当中,是我们不停的在努力在坚守,这样的过程,割舍不了,这是我们一辈子的追求。然后我认为陶瓷说实在话,也是一个苦行僧的工作,这个过程中你要去找到自己的快乐,那么怎么去找?不停的在创作过程当中得到自己认可,这样的话就会有很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