坯房,是景德镇陶瓷生产制作时,制作坯胎(包栝拉坯成型)的作坊或场所。在坯房干活的人,俗称“坯房佬 ” 。 解放前的景德镇以生产手工陶瓷为主,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工业。这里生产的瓷器和输入日用品都靠木船走水路进出。在景德镇制瓷业的鼎盛年代,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附近地区的农民都因人多田少涌向景德镇打工。但好景不长,解放前的经济危机、市场萧条。当时的景德镇市场物价飞速猛涨,特别是粮油,一日涨三次价。人民在水深火热中无法生存,瓷业工人为了生存不分日夜劳动,但到月底所得血汗钱还买不到十斤大米。一个人都养不活,更谈不上养家糊口。到解放前夕,号称瓷都的景德镇,瓷业萎缩凋敝,坠入了历史的低谷。只剩下100余处作坊和1000余名失业工人,已是奄奄一息。 解放前,坯房佬是社会地位很低下的职业。瓷业行话中有句谚语来形容陶瓷工人的苦难生活。“坯房佬,坯房佬,淘泥做坯双手搅,弯腰驼背受煎熬,死了不如一根草。”是对瓷业工人的写照,生活生产无半点保障随时都有失业的危险。一旦失了业又遇生病,离家又远,只有流落街头,生了大病又无钱医治,病死在街头的事是经常发生,那时人们叫“倒街死”。 甚至一度解放后,很多人家中有女儿都不愿意嫁给做瓷器的,认为“嫁给坯房佬,一世都受穷”! 而如今的手艺人,早已不是“命如草芥”。全社会对手工制瓷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视,以及对手工陶瓷的喜爱,让如今的“坯房佬"有了与旧时完全天壤之别的身份,包括拉坯、利坯(修坯)、倒浆、上釉等工艺的制瓷人,特别技艺精湛之人,现在均收入不菲,虽说工作的环境相对仍旧艰苦,但劳动创造性收入已是比较可观。 事实上,”二,七,十五茶楼坐”不是刻意抬高手艺人的价值,这是本该他们应得的尊重。知而不语,行而不徨。工匠精神不是口头上的高谈阔论,而是每一个默默坚守的“低头族”一步一步走出的道路。木心先生曾说:“留下艺术,而隐退艺术家。”艺术史上有姓名一笔一划,而工艺史上只见其器却不见工匠,这些坯房里的坯房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