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瓷音”杨志个展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5月16日,由铜川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铜川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行走的瓷音——西安美术学院杨志个展”在陕西铜川耀州窑陶溪川美术馆开幕,呈现一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盛宴。展览为期3个月。
嘉宾合影
行走的瓷音 流动的美学
本次展览共展出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陶瓷艺术家杨志近三年对中国陶瓷不同瓷区的思考,创作的瓷板画、陶瓷雕塑、陶瓷器皿等110多件陶艺作品。分为“青风徐来”、“化德为瓷”、“色泽器重”三个部分,分别对应着杨志在青花、德化白瓷、钧瓷三个领域的研究与创作。展示陶瓷在新材料、新工艺等领域的应用,呈现了当代陶瓷艺术的多元面貌,着力增强思想性艺术性,突出时代感现场感,强化吸引力感染力。此次展览也有着从传统走向当代的传承与转化,从乡土人情到器物精神的体会,糅合岁月与技艺的沉积,手艺的温度,情感的传递,思想的融通。
与此同时,杨志在书法和国画领域进行了多年实践他说书画创作同时滋养着自己的陶瓷创作,它们是中国文化的优美交融。此次同时也展示了其数幅书画作品,和瓷器相映成趣。可谓一场东方美学的多维表达与呈现。
杨志为嘉宾讲述作品
观展现场
”行走的瓷音“是杨志在陕西的第一场个展,杨志对于艺术的涉猎多元而深刻,诚如他言:“我的二十余年的陶艺创作跨域中国南北多个瓷区,从江西景德镇到陕西耀州瓷,从河南钧汝官窑到福建德化的白瓷之路,从云南的建水到山东淄博,从洛阳唐三彩到浙江龙泉的青瓷世界,每一次付诸于行动的陶瓷之旅均饱含着我对这片陶瓷土地的深深眷恋和无限敬畏。”杨志认为艺术是流动的,行走同时是一个感悟和传播的过程,这也是此次展览题目的寓意。
展览的意义在于激发下一个想象,而要在下一场展览中对自己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和转型,必须要对以往作品做系统梳理和总结。
这次个展从设计到作品展示到文案几乎都是杨志亲力亲为,在耀瓷小镇作展,对于杨志个人意义非常重要,他眼中的耀州窑很有独特的个性,他走过全国重要窑口,“最终要将行走的瓷音落脚于耀州这块沃土,围绕耀州窑创作系列陶瓷作品,利用当地陶瓷材料、技术,实现对生活、艺术、耀州窑美的理解,在实践中与传统、生活对话,寻找耀州窑的声音。”关于下次展览的计划,杨志已经胸有成竹,会以耀州青瓷为主线进行深度探究与呈现。
开幕现场 嘉宾云集
开幕当天,铜川领导和国内陶艺界许多重要嘉宾学者莅临,众人对杨志作品以及耀瓷小镇的发展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铜川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杨春胜主持开幕仪式
此次展览旨在以瓷为媒、筑巢引凤,为全国各地陶艺工匠和陶瓷企业搭建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弘扬传统陶瓷文化,打响耀州窑品牌,将耀瓷小镇打造成中国瓷文化新高地和千亿陶瓷产业集群,擦亮“丝路瓷都”金字招牌。展现新时代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大家看见流动的历史和生生不息的未来。
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董念文致辞
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董念文在致辞中表示,耀州瓷是铜川的一张靓丽名片,本次展览体现了陶瓷艺术家杨志多年来的心血和陶瓷艺术带给我们的文化享受,也体现了铜川耀州瓷“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博大胸怀。陶瓷是中国的代名词,也是开放和包容的。“一带一路”搭建了对外开放的桥梁和纽带,“请进来”“走出去”才能使铜川陶瓷不断发展壮大,希望企业家、实业家能投身铜川陶瓷文化产业,让铜川的陶瓷文化在1400年再创辉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理事、中国区代表万里雅致辞
“本次展览体现了耀州窑文化基地开放、包容的平台和姿态,希望能看到更多国际艺术家在此地创作的精品杰作,呈现耀州窑的艺术成果。耀州窑作为西北地区的陶瓷重镇,期待耀州窑的文化走向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理事、中国区代表万里雅在开幕式上发言。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紫砂艺术家、博士葛军致辞
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任焕斌致辞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杨惠珺致辞
陕西省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院长贺兴致辞
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中华陶瓷大师联盟执行主席孟树锋致辞
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中华陶瓷大师联盟执行主席孟树锋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展览体现了陶瓷艺术家杨志的艺术造诣和对艺术的匠心诠释,希望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和铜川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以耀州窑文化为契机,招贤纳才,开启耀州窑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崭新篇章。
铜川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何建平致辞
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何建平表示,希望以本次展览为契机,让吸引世界各地陶瓷艺术家关注、支持、走进耀瓷小镇,通过跨界融合、共享发展,打造年轻人的筑梦空间、陶工们的精神家园、展示铜川名片、讲述陕西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与世界对话的窗口。近期还将举办著名美籍华人艺术家丁绍光个展,未来将会陆续邀请更多本土和中外陶瓷艺术家云集耀瓷小镇。
杨志致答谢词
杨志向耀州窑陶溪川美术馆捐赠作品
出席嘉宾与领导
耀瓷小镇 交融历史和现代文明的文创新区
开幕仪式之后,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何建平亲自带领嘉宾们参观了耀瓷小镇,同时走访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孙若鹏的工作室。详细介绍了这里的发展和规划。
“十里窑场不夜天,精比琢玉耀州瓷。”耀州窑创建于唐代,鼎盛于北宋,历经千年炉火不熄。黄堡是耀州窑的发祥地,在耀瓷小镇 每一件瓷器都是历史的“绽放”。
2017年,铜川提出了以“丝路瓷都、千年名镇”为定位,建设“耀瓷小镇”,让老厂房焕发新活力,让“工业记忆”华丽转身“城市名片”,让千年耀瓷焕发新生。构建以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建筑陶瓷、新型陶瓷为主的陶瓷产业体系,建设集观光、研学、文旅、休闲为一体的陶瓷全产业链。
美术展览、茶咖空间、网红书城、精酿酒吧……走进耀瓷小镇,昔日破败不堪的老厂房蝶变为颇具青春创意与活力的文创街区,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让陶瓷文化“火”起来,旅游“热”起来,产业“兴”起来。
做工精湛的陶瓷,幽静雅致的茶室,空气清新的公园,游客到耀瓷小镇,观美术展览、品特色美食、游遗址公园……形成了“处处有美景,吃住行游购”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力争让每一位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近年来,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先后举办了“纪念耀州窑创烧1400年系列活动”、“耀瓷华章·窑望世界”——耀州窑陶瓷文化艺术展、2020耀州窑国际陶艺邀请展、TXC@Sunday Morning耀州窑国际陶艺邀请展、Come From全国少儿艺术展等活动,掀起铜川文旅旅游新热潮。
铜川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何建平带领嘉宾参观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孙若鹏工作坊
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董念文,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何建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理事、中国区代表万里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紫砂艺术家葛军,江苏工艺美术行业中青委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策展人孙建平,资深艺术品投资专家苏波、吴梦柯、贾路明,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任焕斌,陕西省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院长贺兴文,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杨惠珺,西安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公共教研室主任邢戈,陕西茶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泽伟,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华陶瓷大师联盟执行主席孟树锋,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孙若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竹玲等领导嘉宾出席,铜川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杨春胜主持。
据悉,展期为2021年5月16日—8月16日。(视频和图片:陈瑶、王攀)
90高龄陶艺泰斗周国桢教授为杨志个展题词
杨志简介:
河南息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IAC)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200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学士,2006年西安美术学院硕士,2016年西安美术学院博士。《陶艺》(台湾)特邀撰稿人,中国“新陶网”艺术总监。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泉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西安培华学院客座教授,擅长陶艺与水墨作品的创作。作品被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烟台美术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馆、宋江书画院、孙中山纪念馆、陶行知纪念馆、宁波美术馆、克罗地亚陶瓷协会、长春国际陶瓷艺术馆等机构收藏。
清风徐来版块作品
附:专家学者点评杨志作品
吕品昌(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我经常关注杨志的陶瓷艺术创作,他的陶艺作品创作面貌跨度很大,不拘泥于一个小点,而是在行走于各个瓷区的文化给养中融会贯通,形成自己对于当代瓷艺文化的独特理解与反思。
杨志的创作富有激情,本科毕业至今遍访中国主要产区,并在每个瓷区都要进行三年以上的文化调研和实践创作,交叉行走于各个瓷区,使得他的艺术视野更加坚定而开阔,其实践创作的感受也更加富有情结与个性。每个瓷区他都愿意扎根于工厂与车间并与当地艺人结为良友,互学互助。他能从各个窑口最基本的技艺积习中感悟各个瓷区艺术的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并结合自己对于当下艺术创作的反思,不断推陈出新,并形成自己的艺术创作符号。
此次展览是他近三年来往返于河南神垕、福建德化和江西景德镇的近期创作,钧瓷注重器型与釉色窑变的结合,白瓷注重瓷塑与捏花观念的设计转变,青花注重书写的韵律和节奏的掌控,总体而言是其长期艺术实践创作和水墨积习的综合价值体现。个人艺术作品展是促进和推动艺术家不断思考的一种客观体现,也是艺术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身艺术理想的述求,希望杨志能够通过耀州窑陶溪川美术馆个人作品展览的举办,扎根于耀州这块舞台,发现自己的优势,为耀瓷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学术力量和专业创作优势。
吕金泉(景德镇陶瓷大学副院长、教授、博导):
看杨志的作品总给人以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清新而雅致。无论是他的青花系列,还是釉里红系列,亦或是他的钧瓷系列作品都具有独特的面貌和个人的符号。总体而言他的作品语言鲜明,工艺表达娴熟,材料把握准确。他的《律动的笔触》系列作品以中国书法的笔划为构成元素,以纯青花的方式进行呈现,构筑起了生动的画面。《律动的笔触》表现的是笔划,反映出的却是艺术家对于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缺失的反思。笔划的粗细大小,疏密组合,构建出了新的文化场域,那些看似有序的笔划组合反衬出艺术家内心的忧虑。一件陶艺作品的完美表达一方面取决于作品的思想,另一方面取决于工艺的精彩演绎。他的釉里红果子系列作品也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富有张力的构图,高温多变的釉里红,营造出层次丰富的画面。果子系列作品将装饰与造型进行了有机结合,使作品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魏华(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我们常常对陶瓷的认知都过于强化其材料的独特性。把材料作为艺术创作诉求的全部。也很容易形成陶瓷艺术的“行业感”。艺术家很容易因为使用了陶瓷的材料创作就被界定成了“陶艺家”。实际上陶艺除了技艺更多的应该是艺术家内心的思考,我们太缺少“抽离”的状态,缺少“游离”精神。以技炫技确实会阻碍一种艺术形式走入人的内心。把一种艺术的材料与形式演变成为书写自己心性的语言特别重要,艺术家真正还原到生活日常的创作更重要。杨志的创作正是建立在这种笔墨与书写的日常,于此我们就可跟随他的线条与心性去感知宇宙韵律之美。
万里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理事-中国区代表):
多年来,杨志对中国许多重要的陶瓷产区做过较全面的研究和驻地创作。风格多变,作品颇丰。他对中国陶瓷文化和现当代陶艺的整体状况,应有相当的认识。包括后来,读博士期间的课题研究,都能转化为创作滋养,反映在景德镇青花釉里红系列,德化白瓷系列和禹州钧瓷等系列的陶艺创作中,并在其间游刃有余。从中可以窥见他对不同陶瓷产区的陶瓷工艺,材料特性,娴熟的把控能力。并将个人的风格特征恰当地植入其中,在传统与当代表达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关联。作为中国现当代陶瓷艺术的中坚力量,也期待他再为耀州窑陶瓷产区乃至整个西部现当代陶艺的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耀州窑陶瓷产区的现代陶艺创作增添新的气息。
化德为瓷版块作品
李正文(湖北美术学院教授):
杨志一直在追寻那属于自己的陶艺世界,他从他人生陶艺的起点开始,从青花,釉里红——这些传统材质中用自己的心法,那律动的线形,找到内心与古老材质的平衡,把司空见惯与新意融于一炉,决不同于那些从形式到形式,唯设计的冰冷。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陶艺。杨志是那激情四射,有用不完的精力,不安份的艺术想像力,他不停地追寻自己,从古老的耀州窑、钧窑、汝窑、景德镇、德化等等,总之从这些曾经的高峰上印上自己的足迹,去探索这些消逝的光芒。中国陶瓷传统博大精深,它的光芒可望而不可即。杨志是探索者,它的激情,从作品中澎湃的力和热,让参观者,感同身受。
任焕斌(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器为人用,方为良物。杨志的制瓷技艺也是在这种观念下以器观道求之于法的,以器物的形质拾取生活中的温度,思考在精神层面能否通过器物传达人的生存述求和某种寄托。同样也希求器物达观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对话的可能。在钧瓷创作中,杨志不想离开传统架构的原本意义,他更多是借助传统优势在器物的坯体上参以线性达到自由表现的那份情怀,让流动的釉色串行其中,使结构转合有致达到变化万方的效果。不多雕琢也是杨志制器的基本思路。求变至拙,空灵简约,清冷雅意是他近年来所追求的主要的艺术创作方向。这些都已经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姜鹏(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
杨志的陶瓷艺术创作即具有这种文化背景下的思考与表现,他将个人对于历史、社会、文明、环境等诸多的深层思考泛化为符号语言定格其作品中,虽陶瓷创作类型多样,但其对于生活与艺术性的表现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观察与思考。作为实践创作类型的艺术家,他知道如何在材料技艺的体悟中,将传统文化的内敛和时代精神的诉求有机的融汇贯通,他更清楚艺术创作者实践力量的价值集聚,通过不断的艺术重复、探究来实践自己内心的艺术世界,甚至于不断的颠覆自己,打破自身视野的观念局限与诸多可能性的实现。
卢剑星(独立制陶人,旅居新西兰):
我赞杨志是个才子,陶艺,书画,设计,互联网,艺术策划都有涉猎,玩的得心应手。他没有设限在某个位置死扛,而是把他想做的事划成了九宫格一样,每个格子丢进了课题和想法,经常跳跃在不同的格子里游戏,很明确是在布着一盘精彩的艺术人生棋局。他穿梭于各大制瓷产陶地区,立意探究,寻找地域材料最佳的表现方法。因而观杨志的陶艺作品从不囿于一个面孔,他是一个不断追求的人,非传统束缚的人……。
周晓冰(《西部陶艺杂志》主编、历届“中国西部陶艺作品双年展”策展人):
这个展览呈现了当代青年艺术家杨志近年在河南、德化和景德镇创作的河南钧瓷、德化白瓷以及景德镇青花系列作品。作品分别体现了他对色釉研究、陶瓷造型和青花绘画的探索,也展示出了他的艺术功底。重要的是所有作品都呈现了他真实的情感和现代艺术的思维方式。作为年轻的(全方位布局的)学院派艺术家,他发现了泥土自身的表情和已有表达意志,通过激情释放的语言来诠释当代陶瓷语境的思想,让我觉得是一件值得颂扬的事情。他在景德镇实验的青花系列:《游戈的生命》、《律动的笔触系列》都表现出了水墨画家的笔墨功夫。陶瓷绘画的魅力在于艺术家跨界思维的综合素质,把色釉材料当成纸本绘画材料,能够轻松驾驭,实在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可喜的是,年轻无畏的杨志却大胆的上阵了。耀州窑作为北方著名的陶瓷艺术重镇,他的个展举办和对耀州瓷文化的关注,都将会在当代耀州瓷陶瓷文化的进程与发展中呈现出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邢戈(西安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教研室主任)
此次在耀州这片古老瓷区的土地上我们惊喜地遇见了由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主办的西美公共艺术系杨志老师的个展《行走的瓷音》,通过近年来杨志老师跨地域、跨瓷区的丰富陶瓷创作实践为观众呈现出如此多样貌的视觉盛宴。其中令人印象最深有三个系列的作品,江西景德镇青花瓷的明丽清新、福建德化白瓷洁白内敛、河南禹州钧瓷的厚重瑰丽,所有的作品清皙地呈现杨志老师对陶瓷艺术之道充满激情的追寻与拥抱,历经国内多个重要瓷区创作实践的积淀杨志老师正向中国古代另一座古老的陶瓷文化高峰耀州窑急步走来,让我们一同期待杨志老师耀州窑新作品。
吴若明(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南开大学副教授):
初闻杨志兄是在景德镇,校报对于优秀毕业生的作品会有整版推荐,杨老师的作品展便是曾整版推送的佳作。前几年,我带学生去西北考察,途径西安,特意拜访。杨志教授带我们师生参观西安美术学院,特别是西安美术学院博物馆,知识渊博,为人热情,性格爽朗率真、谦和儒雅,给人久违的熟悉亲切感。在他的工作室中,杨志教授陶艺以钧窑、耀州窑作品为主,国画作品多为花鸟、山水,既有历史传承,亦不拘泥于古,赋予时代感。常言艺品如其人,作品亦然,行笔潇洒、釉色天成。畅谈中言及创作,去浮华名利,创作从来是件幸福的事情,因为,由心出发,从心而作,恰如此间。
色泽器重版块作品
张甘霖(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美术系主任、副教授)
艺术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标志,中国画作品也是与时代、地域环境、生活观念以及审美精神息息相关。任何个体艺术家在形成自己艺术风格的时候,都离不开自我的地域环境及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杨志毕业之后来到西安科技大学任教,2012年杨志被录取为西安美术学院首届实践类博士。他早期对水墨中国画热爱的情愫,使其陶艺创作的重心突出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精神及山水人文情怀。中国画作品《西湖来风系列》是他对故土的山川的审美意象,以及对江南水景的情感倾诉,这种浪漫诗意的曲调在他作品中宛转潆洄。《西湖来风》用黑色画面表达天空、风云变幻,单纯简洁又幽深莫测。画面下部静静的湖水和勃发着生机的生灵,静谧幽玄的意境使得水天一色,大地万物浑然合一。《水云间》是其塑造陶艺的平面空间,将线的表现力运用团块的组织与运动中,讲究陶艺块面在形式构成上的节奏与韵律。使其每个细节、细条、釉色都成为独立的形式美语言,铸就创作者的审美移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爱和对陶艺的追求。他在创作思想上受到楚地浪漫主义之风的影响,他的陶艺作品充满着浪漫情调,想象自由,联想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