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窑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是明代景德镇以外生产青花瓷器的重要窑场,与江西景德镇、浙江江山并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的三大产地。其窑址分布于玉溪红塔区瓦窑村、玉溪华宁碗窑村、玉溪易门浦贝村等地。其中,红塔区瓦窑村的古窑遗址是目前为止云南首次发现的古代瓷窑址,也最早发现的青花瓷窑址。
玉溪古窑遗址
然而玉溪窑烧造始于何时,尤其是青花瓷的烧造始于何时,一直都尚未明确。根据窑址瓷片堆积的情况,墓葬出土器物的特征和历史的记载分析,多数学者认同玉溪窑青花瓷器应烧制于元末明初。
明 玉溪窑青花盘
明朝初年,统治者为了巩固在云南的统治,设置卫所,并大规模的进行屯田开发,在开展军事屯田的同时,还实行民屯、商屯、以及充军等,使得大规模的汉人进入云南各地。而对于那些早已习惯使用景德镇窑和龙泉窑的汉族移民,能在交通极为不便的滇中高原地区使用到价廉物美的陶瓷器物,成为了当时人们最迫切的需求。
明 玉溪窑青花狮子滚绣球纹大碗
其中一些拥有陶瓷烧造技术的汉人和当地窑工结合,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瓷土、釉料、钴料和丰富的燃料,发展制瓷业。
明 玉溪窑青花开光高士图盖罐
明 玉溪窑青花狮子绣球纹玉壶春瓶
明初,玉溪窑陶瓷的烧造主要采用支烧法,将器物抬高至窑内最佳的烧成带,使其得以充分受热,从而达到提高质量和成品率的效果。有一些碗盘类的小件器物则采用叠烧工艺,即在器物之间用三至八个泥支钉间隔,最下面的一件器物则用垫圈或垫饼隔开。
明 玉溪窑青花仕女图堆贴八仙纹荷叶盖罐
明 玉溪窑青花高士图罐
这一时期玉溪窑主要以烧制青釉瓷和青花瓷为主,制作精细,青花绘画技艺精美细腻,体现出成熟的艺术魅力。产品种类有碗、盘、杯、碟、罐、瓶、盆、壶、灯盏、香炉、小瓶等几种。装饰手法主要有青花绘画、青釉印花、青釉划花、贴花、剔刻青花、瓷塑、酱色釉装饰等。纹饰主要有植物、动物、人物、文字、辅助纹饰等,植物题材主要有牡丹、菊花、宝相花、松竹梅、蕉叶、莲叶、兰花、水草等;动物纹主要有鱼纹、狮子、神马、大雁等;人物主要是棋琴书画仕女图和高士图;文字装饰有吉祥语和其它花押记号,还有龟背锦纹、月华锦纹、云纹、回纹、卷草纹、水波纹等辅助纹饰。
玉溪窑青花残片
明代后期,云南与内地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各种物美价廉的瓷器源源不断的涌入。玉溪窑烧造的青花瓷由于受本地原料的条件限制,与景德镇青花瓷相比胎体粗松厚重,釉面发黄发青,影响了青花的发色,也影响了靠丰富纹饰图案来体现价值的青花瓷的艺术效果,逐渐地走向了衰落。
玉溪窑青花残片
到了清代,青花瓷已不再是玉溪窑的主要大宗产品,取而代之的是颜色釉的生产,主要以玉溪华宁窑场最为出名。
清 华宁窑寿字瓶
从釉色的种类来看,以月白釉、绿釉、酱釉、蓝釉、黑釉,紫金釉(或铜红釉)、豆青釉、青白釉、豆青釉、黄釉等为主,釉色斑斓,异彩纷呈。
清 华宁窑太平有象供瓶 (一对)
清 华宁窑大财神
烧造的产品种类丰富,式样繁多,主要有生活用具、陈设用具、文房用品、宗教神像和建筑陶瓷等。其中,生活用具主要有碗、盘、盆、碟、罐、壶、油灯等;陈设用具主要有种类繁多的瓶、花插、笔瓶、香插、仿生瓷塑等;文房用品主要有笔筒、水洗、砚台、水盂以及各式各样的炉等;宗教神像主要是弥勒佛、观音、财神、土地、关帝、玉皇、太上老君、以及诸多难辩明身份的神仙;建筑陶瓷主要是琉璃瓦、宝顶、屋脊上的异兽、八仙、神仙、瓦猫等种类。
玉溪窑青花茶具
新中国建立后,经历了“大跃进”、“文革”等阶段,传统的陶瓷工艺品和手工技艺被视为“四旧”遭到破坏。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玉溪陶瓷重新焕发生机,传统手工生产工艺得到继续发掘,新的工艺和新的产品不断涌现,生产门类也不断齐全,产品涉及建筑建材陶瓷、生活用具陶瓷和工艺陶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