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土是什么?土就是泥巴,只要有泥巴,火和水等条件,原始先民就能烧制出陶制品,这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创造,当人类祖先降服了火之后,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物质粘土发生了质变,成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器物,也就是陶瓷,从原始陶器到精美绝伦的瓷器、应用广泛的工业陶瓷,粘土经历了哪些演变?今天艺美君带大家瞧瞧。
从粘土到陶瓷,还是泥巴
众所周知,陶瓷器是泥与火交融的产物,泥巴,科学叫法是粘土或黏土,即有黏性的泥土,通指颗粒小于2微米且可塑的多种含水硅酸铝盐矿物混合体,除了铝,黏土还包含少量镁、铁、钠、钾和钙等元素,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了粘土,但有些成岩作用也会产生粘土,它们组成了大约30种“纯”粘土。
可塑性是粘土能制成陶、瓷的基本要素,湿润时会由于周围的水分子膜而产生可塑性,但干燥或烧成后会变硬变脆,变成非可塑性,大多数纯粘土矿物是白色或浅色,但天然粘土因为含有杂质,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例如含有少量氧化铁,表现为棕褐色,粘土来自地表上最多的物质之一:矿物,所以,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陶球之上!
泥土制器,乃是浴火涅槃
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用石头制成各种工具进行生产劳动,可以认为是人类使用陶瓷材料的初体验,粘土是已知最古老的陶瓷材料,史前人类在使用火的过程中发现被火烧过的泥土变得坚硬且有型,用无意捏成的四边向上隆起的“泥块”还能保存雨水,受此启发,他们开始下意识地尝试用泥土制作器物,然后放到火上去烧,人类最早的DIY作品陶器就这样诞生了。
世界各地都发现有早期人类的遗迹和他们制作的陶器标本,从中可以看到的规律是人类活动越集中,越较早产生有技术性的劳动,世界上最早的陶制品被考证为是捷克南摩拉维亚州布尔诺出土的布尔诺女陶像,大约来自奥瑞纳时期(公元前29000—前25000年),高11.40厘米,材质为猛犸象骨粉和黄土,烧制后涂抹了动物油脂,所以有釉的质感。
瓷土是因云母和长石变质,钠、钾、钙、铁等元素流失,遇水变化而成的,这种作用被称为“瓷土化”或“高岭土化”,一般瓷土多产于温泉附近或石灰层周围,高纯度瓷石的熔点在1780℃左右,实际上因为含有其它矿物质成分,所以它的熔点通常在1300℃左右,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窑炉很难烧成瓷器成品率低的原因所在。
先陶后瓷,中华一统天下
先陶后有瓷,说的是人类先烧成了陶后烧成瓷,是个递进的过程,烧陶很简单,温度高点低点无所谓,就像烧火灶火炕一样,烧着烧着泥巴就成了陶器,以前造房子用的砖瓦就是这么做出来的,貌似是无心制作,其实内含物理和化学的奥妙,但其实陶和瓷最大的区别是材质和温度,当能烧制高温的窑炉出现了,才有了硬度更高且具有玻璃质感的瓷器。
制瓷技术是从中国商代开始的,最早瓷器窑场在今天的浙江上虞,那时叫原始青瓷,白瓷的出现要晚于青瓷,发源地在河北内丘的邢窑,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瓷器为中国人所独有,然而,随着技术的掠夺和贸易的全球化,制瓷技术的全球化终究不可抵挡,瓷器的主要原料有瓷石、高岭土、麻仓土等,其中瓷石是含石英、绢云母的岩状矿物。
高岭土是瓷土中最洁白、最纯净的品种,是制作陶瓷极其重要的开采的一种瓷土相比陶泥,瓷泥提炼工艺更为复杂,在景德镇传统制瓷72道工序中,至少有12道与练泥相关,勘山找矿、烧矿、运石、碎石、筛洗、舂石、淘洗、过筛除渣、制浆、制不、船载、存行,接下来才是制瓷,瓷泥进入作坊,在工匠们灵巧的双手之间,成就一件又一件奇迹。
除了制作陶器,粘土还被用于建造房屋、书写记事……甚至被作为治疗某些疾病的药物,哪怕是在今天,粘土都是一种非常普及的美容材料,而今,从军用装甲,探索宇宙的火箭发动机隔热瓦,到植入人体的人工骨骼,手机电容,陶瓷材料正在以全新的形象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陶瓷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也势必有全新的进步。
========================
这是中国千年不断传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传的智慧,
更是书写在血液里的祖先密码。
您且留步来聆听这生活的脉搏,
关注我们,一同感受陶瓷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