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回响——中国现代陶艺评论》由文化艺术出版社新近出版,本社约请作者林洁撰写了一篇小小的“心语”,以飨读者。
2018年我出版了研究演艺企业商业模式的书,2020年则是这本现代陶艺评论,似乎很跨界,但如果要说跨界的话,那也是从陶艺跨到演艺,因为我与陶艺的结缘更早。
与陶艺的结缘从1993年就开始了,那时我还是一名刚进入杭州日报社三个月的年轻记者,也许是老天的安排,让我从此与这个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一个观察者开始,2000年创办陶艺公司,现代陶艺传播推广是我企图深耕的领域,然而我并没有成为女企业家,2010年,带着一抹失意(确定不是诗意)转身走入校园,在经过学习的积淀和时间沉淀,尤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专职从事研究之后,觉得可以对现代陶艺做一些比较有深度的评论了。
老天像知道我的心意,就给了我写评论和发表的机会,2016年,我应邀给《艺术评论》杂志“陶艺”专栏写文章,栏目设置是每期写一位陶艺家,我写了陆斌、朱乐耕、胡小军三位,之后稿约停止,而我意犹未尽,2017年写了高峰和高振宇,2018年写吕品昌和王修功,可是没有地方发表,于是我动了出书的念头,其中种种坎坷略过不表,只讲幸运的结果,2019年被列入杭州市文化精品工程扶持项目,获得出版资助,2020年上半年又写了林振龙、熊开波、耿雪三位,共十位艺术家。
艺术家名单事实上是动态调整生成的。正如我在前言中表述的,“现代陶艺是具有明确的现代自我意识和反思精神,突出陶艺材质和工艺的独特语言,不以实用为目的,而以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进行关注和艺术表现为存在价值的艺术创作”,现代陶艺在中国的萌发始自于20世纪80年代,因此,我是在1980—2020年之间从事现代陶艺创作的艺术家中,去寻找和发现那些优秀又独特的艺术家,分析和评价在传统和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个体创作轨迹。
我不敢说我写的艺术家都是最优秀的代表,但起码可以说,在活泼的创造力、不懈的思考,以及高超的技艺方面,他们始终在探索,并且卓有成效。在书中他们以年龄先后排序——在釉彩中实现形质神熔融的王修功,从抽象到意象、无象风格演进的朱乐耕,从观念媒介到材料物语转向的林振龙,在瓷上抒发生命真性的高峰,在实验中追求观念和技艺平衡的陆斌,时代思潮印记下的吕品昌,表现泥肌理、生理和心理的高振宇,陶瓷绘画的承继与出新者胡小军,将华夏气韵织入器物的熊开波,以及将观念、感性与跨媒介融为一体的耿雪。
“现代性”这个词在学术界很热,可能是因为自己关注的时间久了,它总是盘旋在我脑海里,下意识就把它拿来做了标题。可以说,“现代性的回响”不是一个很严密的标题,并不是有了它之后,我再紧扣着来写文章;我在写的时候,其实没有太明确的视角预设,而只是以一个个具体的艺术家为对象,去描述他的风格特征及变化历程,去解读创作的思想资源,去评价作品的美学、社会学意义;不过如果可以为自己辩解一下的话,那我会说,我选择的十位艺术家,都充分体现了现代性中的艺术自主性,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反思和批判精神、对感性的回归、个性化的审美趣味,它们构成了多元的艺术样貌,而这些可能就是审美现代性含义的精髓。
在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的当下,作为一名既不是陶艺专业,也不是美术或艺术史专业科班出身的人,当要出版这本书时,心里是很怯怯的,很开心得到了我仰慕的艺术大家徐冰老师的认可,还为本书撰写了推荐语,这也让我从肯定中反思自己——既在陶艺圈内也在圈外,既关注陶艺也关注戏剧等其他艺术领域,某种程度上使我有更宽广的视域、更超然的立场呢!
当信心增长后,野心便膨胀起来,我希望之后能举办陶艺家的展览和交流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现代陶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毕竟,我与现代陶艺结缘已超过四分之一世纪,希望能以评论、策展的方式对现代陶艺创作和传播起到一点点推动作用!
2020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