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列表
从器型谈陶瓷:鼎
2020-12-12

鼎最早是煮食物用的陶质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首见于新石器时代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仰韶、龙山、屈家岭、马家滨、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都有发现。商周时代的鼎多为青铜制品,并逐渐成为祭祀、征伐、丧葬等活动中陈设的一种礼器。东周至两汉南方青瓷业发达,人们多仿青铜鼎烧制瓷鼎,作为明器。后世瓷鼎多作陈设之用。鼎的形状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从器型角度,陶瓷鼎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兽首鼎

兽首鼎为东周时期仿铜礼器的一种瓷明器。造型为口的边缘一面为一怪兽头,眼珠外突、无鼻,蛙形嘴,额上立火焰形冠。另一面边缘有短尾,尾上饰有一突脊;耳为长方形,足为兽蹄形。

战国青釉兽首鼎(上海博物馆)

釜形鼎

因器身作釜形而得名。新石器时代马家浜、大溪、昙石山、石峡、大汶口等文化的遗址中均有出土。

仰韶文化釜形鼎(新郑市博物馆)

盆形鼎

流行于东周时期。器身为盆形,折沿,方唇,口沿立竖状耳,有的无耳,内折或外折三角形三足外撇。

战国原始瓷青釉水波纹盖鼎(故宫博物院)

罐形鼎

西汉最为常见的鼎式,敞口、圆腹、小平底或圈底,肥矮马蹄足,两侧有对称的耳,上有球状盖,以子母口与器身吻合,器的最大径位于接口处。

汉青釉双耳原始瓷盖鼎

盘形鼎

因器身呈盘形,故名。敞口,盘内有螺旋纹。下部为扁平高足,足端微曲,基部带两翼。新石器时代马家浜、崧泽、石峡等文化遗址均有出土。

新石器时代盘形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