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列表
古时瓷胎画珐琅 今赢腕上“奥斯卡”
2020-12-11 来源:瓷博会

在前不久落幕的2020年日内瓦钟表大赏赛中,中国万希泉陀飞轮宫廷瓷胎画珐琅系列腕表,凭借东方特有的尖端制表工艺和古典艺术之美登上世界的舞台,入围2020年“ARTISTIC CRAFTS WATCH PRIZE”(最佳艺术工艺奖)的角逐。这是素有“钟表界的奥斯卡奖”之称的大赛,不仅是对中国当代制表水平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东方古典艺术的顶级礼赞,让世界的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聚焦古老又年轻的陶瓷艺术。

图片

图片

「宫廷瓷胎画珐琅系列」腕表,是中国香港<万希泉>陀飞轮腕表品牌2020年匠心之作,将精美古典的宫廷陶瓷艺术和现代制表工艺相结合,真正将高雅艺术融入品质生活。其中,表盘瓷画珐琅部分由景德镇资深陶瓷艺术家创作设计,数次入火焙烧,在方寸之间尽展瓷质细润、色泽艳丽、画工精湛之美。

画面「花石锦鸡」图案的灵感来源于清代康雍乾三朝的宫廷画家郎世宁所创作的《锦春图》,寓意“前程似锦”“锦上添花”、“大吉大利”。锦鸡的颈为橙黄色、背部为金绿色、腹为朱红色、长尾呈现淡褐色,五行设色皆有,乃富贵之鸟、不凡之资。用中国传统花鸟画的构图,取西方珐琅艺术表现技法,色彩明快,清新典雅,羽毛轮廓在光线照射下反射不同的色彩,栩栩如生

图片

关于瓷胎画珐琅,从问世之初便是宫廷御用品,它以瓷质细润、色泽艳丽、画工精美的特点,深受皇帝以及宫廷贵族的喜爱,制作工艺复杂,用料考究,是我国古代瓷器中的瑰宝。

15世纪中叶,欧洲的佛朗德斯地区诞生了画珐琅工艺,随着中西方贸易的往来,珐琅器(铜胎上画珐琅料)于十七世纪末清康熙年间传入中国,受到康熙皇帝青睐,力图引进画珐琅的技术。约康熙二十七年,造办处珐琅作坊开始研制瓷胎画珐琅,此后反复实践,不断试烧。约在康熙五十八年后,成功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诞生了瓷胎画珐琅。历时三十余年,可见其工艺研制之艰难。

图片

“一件珐琅彩,十件官瓷器”,珐琅彩瓷从拉坯成型、施彩装饰到入窑烧制等整个工艺流程中都采用了最优秀的技术工艺。制珐琅彩瓷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运至京城;所需图案纹样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再由宫廷画师依样画到瓷器上;用于绘制的珐琅料是由国外进口或宫廷密制提供,最后经宫廷造办处烧制。工艺极其复杂,工本十分昂贵,数量极为稀少,仅供皇室秘玩,“庶民弗得一窥”,因此显得无上珍贵。

「万希泉宫廷瓷胎画珐琅系列」陀飞轮腕表,与瓷胎画珐琅艺术一样,历经了时间的打磨与沉淀,呈现出非凡的表盘艺术。其表盘陶瓷工艺,选用配套探月工程“嫦娥三号”的航天陶瓷制造技术,融入纯天然矿物质宝石原料,采用皇家御窑古法烧造技艺,重现清代雍正时期珐琅彩瓷的“四绝”成果,“质地之白、白如冬雪”,“薄如卵幕、口嘘欲飞”,“露水光泽、色彩艳丽”,“微观精画、鹤质印记”。

图片

「宫廷瓷胎画珐琅系列」腕表,还首次使用了仅有瑞士手表才有的印记防伪标识“神鹤质印”。“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长寿吉祥高雅的象征。“神鹤质印”不仅代表万希泉腕表独特的不可复制性,还体现了在制表工艺上技术的精湛。“神鹤质印”约0.8毫米的大小,是师傅耗时将近160个小时,用显微镜在一根铁柱上雕刻完成之后,再盖印到表壳上。用放大镜看,毫米之间,仙鹤体态轻盈,双腿纤细,展翅欲飞,仙鹤后面使用篆体古书刻画成字,与仙鹤相映成趣。每刻下一笔对制表师傅都有着严苛的技术要求,需要高超的技艺和对制表技术精准的把控。

融合科技创新,彰显宫廷艺术,每一位佩戴者都能拥有专属自己独特的时间记录和高贵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