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列表
和光展览 | 出云——高艺峰陶瓷器皿展
2020-11-13

出 云——高艺峰陶瓷器皿展

开幕时间 :2020年11月14日下午3:30

展览时间 :2020.11.14-2020.11.29

作家在廊日:2020.11.14-2020.11.15

地 址 :和光陶社 

 

👆高艺峰在山西平定窑创作

 

  2013年的这个季节,我在上海乐天陶社遇到了刚从日本益子考察归来的高艺峰,和陶人见面,最愉快的莫过于分享陶瓷,他拿着一只黑色的“手捻急须”(即手捏侧把小茶壶),赞叹日本匠人手作之能,我接过来拿着,轻若无物,也是一惊,比国内陶艺壶做得好多了。每次遇见一位陶人,经历一次这样的分享,我都想说:我们会超过他们的。
隔了一年,高艺峰到南京来推广陶艺设备,抽空在和光陶社小聚,我送他一只我自己淘来的“韩瓶”,他摩挲久之爱不释手,居然说:我要拿一只我的作品和你换它。语毕就急急地赶回上海去了。

朱耷《瓶菊图》中的瓶,应当就是我送高艺峰的“韩瓶”同类,这种型制,多为明代物。

 

  韩瓶,相传是韩世忠的亲兵部队所用的水壶,小口、隆腹、细足,体轻薄,胎色红紫,泥骨细润,瓶身都有明显的拉坯纹路,因为大量制作,细节和装饰无从谈起,但因陶工技艺娴熟成就无心之美,无釉烧结又得天然之趣,当时我正迷恋“民芸”,以之为中国古代陶器的民艺逸品。高艺峰和我对它的共振,应该就是本次展览的缘起了。

  又两年,高艺峰突又到和光,笑眯眯地捧着一只木盒,打开,是宜兴朱泥拉坯的侧把壶。那一刻,我们的“手捻急须”和“韩瓶”,在这把壶里重合了——以高艺峰的方式。朱泥适合作壶,对于传统朱泥壶,紫砂陶人已经做到了让人无路可走的地步。如果不是非要跪拜在古人跟前,那么,是时候去把中国更古老的传统找寻回来了,所谓更古老的传统,其实是根植于我们所有人内心的造物的冲动,用和古人同样严谨的态度和合理的手法,把自由和松动还给朱泥,去走一条新的路。

  高艺峰雕塑科班出身,正因为此,他所走的新路,是在熟知泥性的基础上,以泥来表现他的想法。在他眼中,一把壶或一只杯子,本身即是一件雕塑作品,是烧成之后的保留了他个人气息的陶泥。不是么,所有的曲线都可以熨帖于人体,而所有活泛的器皿都应该有它的体态。高艺峰的拉坯过程犹如做雕塑,他在湿润的坯体上用泥浆抹出纹理,堆出体势,可以说,每一把壶都很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盖、把手、壶身和流的组合,各有意趣。我同样爱不释手,以致于最近我在“加班加点”地使用它们,非常满意。

  雕塑和器皿的区别在于使用,而一旦你要使用它,细节就浮现出来,在我看来,需不需要手感是两者唯一的区别,雕塑占据体积,能看见就好,而器皿,是靠手去触摸拿捏的。传统的器物无不强调手感,只是因为要兼顾实用和生产的效率,不可能在每一件产品中表现细微的匠心和情绪,因此它不体现个人,更多考虑的是材料的共性和时代的共性,传统的中国陶瓷都是标准的印刷体模样。现代陶艺则鼓励每一个陶人作为独特的个体去表现陶和瓷的魅力,要领受这样的魅力,你可以来看高艺峰的器皿。

  再来看那把制作于2016年的朱泥壶,其实是我见到的他的第一件作品。壶把犹如一根坚硬而有弹性的骨头,挑起饱满圆润的壶身,这样,从卷曲向上的壶嘴中倾泻出的似乎就不是茶水,而是他执着的力道,这样的执着能让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家里也不辍陶工。也能让他在离开乐天陶社之后,开办“艺峰直播”,在各大院校的陶艺老师们、各个知名或无名的传统陶瓷窑口间奔波不息,分享陶艺。分享至关重要,在工艺壁垒消解的沃土上,观念去碰撞、推挤,才能有出云的高峰。二十余年如一日,高艺峰是陶人中的健行者,还是陶艺的推动者,这是很令我敬佩的。

  这次展览的作品,其间跨度有四年之久,是他在上海、景德镇、山西等地所作。它们是茶壶、杯子、盘子和碗,大的碗小的杯,饮茶喝酒悉由尊便。我在看到它们的时候,就想到十年前,我第一次到景德镇,在乐天陶社开眼看到那么多不同的器皿,随后,开眼看到一个个具体的人,这次便是高艺峰,哪里是些盘盘罐罐呢。
这些我们挂念的泥土,如今都成了陶。

顾 力 

2020年11月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宁夏路1-1号左侧

联系方式: +86 13951943950  
微信号:tiaofusiyi  
Email: powergu@gmail.com
垂询:顾力
 
Heguang Gallery, left gate, 1-1, Ningxia Rd, Gulou District, Nanjing, China
T: +86 13951943950   
E: powergu@gmail.com   
Sales enquiries: Guli 

 

 

和光陶社接受展览申请,以陶艺类相关作品为主,有意者请发送个人简历及作品图片至:powergu@gmail.com,并请在邮件标题中写明“展览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