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浦江镇盛大开幕的宁钢陶瓷艺术馆,就为魔都申城再添一文化艺术新地标,而这,几乎在一夜之间,刷爆了陶瓷界乃至整个工艺美术界的朋友圈,引起了空前的轰动。
宁钢介绍
在《南方周末》上,有这么一段话:“巴黎人既珍视上千年的城堡和教堂,又乐于接受工业化时代的埃菲尔铁塔,同时也痴迷属于城市底层的小书摊(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描述的大概就是城市的多元化。而在中国,上海无疑是以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经济和文化特色成为城市多元化的典型。即使单纯以艺术展览馆为例,无论是其品类之全或者级别之高,就足够令其他大中小城市的伙伴们艳羡不已。例如,近日在上海浦江镇盛大开幕的宁钢陶瓷艺术馆,就为魔都申城再添一文化艺术新地标,而这,几乎在一夜之间,刷爆了陶瓷界乃至整个工艺美术界的朋友圈,引起了空前的轰动。
展厅部分作品
诚然,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个人艺术家展览馆,而是一位有着多重身份的特殊艺术家,以超乎寻常的定力和创作欲,诠释着何为“模范”。作为世界唯一一所陶瓷大学的校长,宁钢不仅承担着传承中国陶瓷文化发展的重任,并用身体力行和惊人的创作成果,带领我们找寻中国文化自立自信的答案。展览在辞旧迎新之际落户上海,这不仅是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最后的贺礼,更是对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最早的礼赞!
专家解读
王仲
著名艺术理论评论家 、原《美术》杂志主编
宁钢老师给我们展现的这样一种状态是非常令人兴奋的,这和宁钢先生个人的艺术修养以及他中西艺术掌握全面的基础密不可分,他的作品在造型、色彩等方面的表现都非常好。同时他又非常重视传统、重视民间艺术,创造了今天这些感人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看到了陶瓷艺术本身那种蕴藏的丰富潜力,以及潜在的无限可能性,令人惊叹。过去我们总是把陶瓷艺术看成是一种工艺美术,好像和传统的绘画、油画、国画相比,总觉得差那么一层,这实际上是一种偏见。我觉得宁钢老师的这批作品,就打破了这种界限。陶瓷艺术原本就是可以和油画艺术、国画艺术平起平坐的,所以我认为宁钢教授这些年的探索和创新成果,大大提升了陶瓷艺术的地位。让老百姓,专家都能看到陶瓷艺术本身具有这样高贵的品质。
邓福星
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
宁钢把绘画艺术和陶瓷特有的工艺、材料结合得非常完美,展现陶瓷语言特有的肌理、鲜艳的色彩、奇异的变幻、神秘的感觉,让人感到震撼。一方面,他的这些作品继承了传统文脉,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他又展现了非常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自己的艺术个性,可以说他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的陶瓷美学类型。
宁钢艺术馆的建立对于当地文化建设是一件开先河的事件,也是文化和艺术教育界的一件盛世。
周国桢
著名陶瓷艺术、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
宁钢担任校长要职,也没有忘掉自己的专业,作品非常有创意、也具有传统艺术的价值,这让我很钦佩。他追求的是似与不似,他不是非常写实,也不是非常抽象,中国的造型艺术追求的就是似与不似,传统造型艺术上的理念他都实现了。他的画风变了又变,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发展。
吕品田
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观察》主编
这些年宁钢老师在陶瓷艺术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觉得他的陶瓷特别能够代表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面貌,是中国陶瓷艺术繁荣的缩影和代表。他扎根在深厚的传统基础上,景德镇最优秀的传统工艺在他的陶瓷创作上都得到了继承,同时他把这种传统的工艺、技巧、手法、材料和法式很好地结合。我认为可以用四个“性”来归结他在陶瓷艺术创作上的成就。一个是他的开拓性,拓宽了陶瓷艺术的表现领域;第二个就是他的探索性,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陶瓷的材料,工艺以及装饰的表现手法都做了很多的创新和努力。第三是他的艺术面貌呈现出一种“综合性”,他把很多的装饰材料、装饰手段等艺术元素加以综合处理,创造了一种特别能够反映时代精神面貌,同时也体现他个人审美感受的作品;第四是他的“精致性”,宁钢的作品非常精致,他每一件作品都有对于艺术元素精到的把握,很好地处理了各种矛盾关系,把多样性和统一性处理得很好,如釉色的偶然性和在装饰上的必然性,自然的天工和加以巧意的人工处理,体现了他对陶瓷艺术自身规律的尊重和遵循。
步入宁钢陶瓷艺术馆,首先来到的是一楼接待大厅,红砖的元素在展厅的空间中成为贯穿设计的主要线索,陶瓷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土与火的结晶。其中,正面墙壁上展示的是一幅长达 18 米、极具视觉震撼效果的的大型壁画作品《瑞祥》。该作品是艺术家对之前创作的梅花作品系列、莲鹤作品系列中的主要元素进行解构和重置,以泼墨泼彩的手法与现代 UV 陶瓷打印技术相结合,尝试创作出一种全新的,更加活泼、自由、愉悦的图示。这种大胆地将手工艺术与产业科技相结合的方式,无论在放大体量还是丰富装饰上,都极大地拓展人们对传统陶瓷壁画的认知,为中国陶瓷装饰艺术深入更广阔的公共空间以及广范围的跨界合作提供了新的指引和方向!
专家解读
李砚祖
长江学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宁钢老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他是千年瓷都景德镇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一位优秀的陶瓷艺术家和陶瓷艺术教育家。这次展览全面总结和反映了宁钢老师在几十年陶瓷艺术创作和从事陶瓷艺术教育以及陶瓷大学的行政管理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作品来看,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成就,也反映了景德镇当代陶瓷发展的新面貌。他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陶瓷艺术创作的新高度和新水平,全面展示了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家在创新方面达到的水平和成就。
陈汗青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宁钢的艺术成就体现在教育理念上注重立德与育人的结合,在艺术创作上注重装饰与形态、传承与创新、具象与抽象、精微与宏大、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以及在民族性、创新性、综合性、独特性、无限可能性、引领性、文创性和未来性八个方向的特征。
钱海源
原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宁钢是我们新中国自己培养的、从中国的传统中走出来的陶瓷艺术大家,既有创新,又有世界的眼光,他代表了我们国家最优秀的陶瓷艺术成就。在上海建立宁钢陶瓷艺术馆,正是为中国的陶瓷艺术打开了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
孟树锋
中华陶瓷大师联盟执行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宁钢校长作为一名陶人,用技术说话,作为一名艺术家,用自身艺术代言,作为一名学者,用研究成果回应,作为一名领导,有他的责任担当,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引领着陶瓷发展的方向,对我们陶瓷行业起到榜样的作用。无愧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刘远长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宁钢艺术馆中的陶艺作品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即有关于深厚的民族底蕴在黄金年代中如何得到凸显的艺术探索历程。
郭爱和
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
宁钢老师的艺术风格“浓墨重彩”,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根脉,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可以把中国所有窑口的技艺和工艺融合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这非常难能可贵,这种学习精神,是我们整个中国陶瓷文化的代表。陶瓷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唯一见证者,宁钢教授曾经一年八次去洛阳,创造了 100 幅三彩艺术,并将很多工艺艺术融合到三彩艺术,非常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不同产区的展示区
宁钢
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关于选择将艺术馆落地浦江镇,宁钢校长指出,陶瓷文化走进上海,也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因为陶瓷在历史上让世界了解中国,把世界和中国联系在一起,影响世界上千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播、国际交流,是我们陶瓷大学的责任,在这个艺术馆里都可以体现出来,因为它是非经营性、纯学术的。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我们都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博采众长。他还特别提到,“搞艺术,没有其他捷径可以走,只有勤奋。我到了这个年纪,还经常画到凌晨两三点。年轻人如果能遇见自己喜欢的事,一定要努力坚持。”如果说艺术创作也有秘笈宝典,或许,这番朴素的话语是最好的解读密码。
沿着扶梯上到二楼,是艺术馆的展示大厅,涵盖宁钢个人简介图文墙、休息思考区、主展厅以及包括河南钧瓷、洛阳三彩,龙泉青瓷等不同产区在内的集中展示区。宁钢表示,艺术创作不能闭门造车,要出去看世界,在世界各地吸收不同的艺术养分,回望历史,观照当下,产生更多的思考,这样的作品才不会是无缘之水,无本之木,进而具有打动人心的持久的艺术生命力。他将油画、国画、装饰画的风格融入到陶瓷绘画作品中,使作品发于传统又不同于传统。在主展厅内,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宁钢校长过去十余年的艺术之路,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尝试共同组成一个立体的艺术场域,中国各大名窑的各种造型,肌理、形态,装饰以及地方特色都集中在同一个空间,从立体的角度展现楼宁钢的个人风格和艺术追求。
陶瓷作为我国文化的显性符号,在对外交流过程中,一直扮演着文化使者的重要角色,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张重要名片。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前些日子,在瓷都景德镇亮相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陶艺展,获得了近百万人的高度关注,可谓是引起了爆炸性的争论。无数陶瓷艺术从业者,几乎在同一时期陷入了其所未有的困惑和深思,中国现当代陶瓷艺术的未来发展究竟应该何去何从,在宁钢上海陶瓷艺术馆里,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
专家解读
夏高生
中国建筑陶瓷协会原驻会专职副会长、中华陶瓷大师联盟执行副主席
宁钢校长扎根生活,勤于创作的思想精神,值得每一位艺术家学习,没有哪位艺术家的成功不是靠努力奋斗的。今天的学术论坛,不仅仅是为宁钢艺术的学术论坛,它完全体现了对中国陶瓷传承创新发展的思想论坛。其艺术语言的独特性具有着极高的识别性,倘若每一位艺术家都能拥有这般属于各自的符号化标签,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几乎轻而易举。他的艺术创作与国家民族文化的振兴紧密相连,与健康,向上,幸福,美满和中国社会同步,具有着跨越中西和穿越窑口时空的艺术思维,事实上,只有在中国优秀文化基因上成长的中国艺术,兼具个性和包容,才是世界和未来的。
胡洁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执行院长
这次来到宁钢艺术馆,没有白来,不仅开阔了眼界,也让我认识到陶瓷艺术具有着无限的空间。在上海成立宁钢艺术馆,其历史意义在于和海派文化、中西文化的交融,这将势必会产生陶瓷艺术新的里程碑和推动整个陶瓷艺术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钱伟鹏
上海天物馆馆长、中国陶瓷大师联盟常务副主席,著名收藏鉴定专家
艺术价值决定其经济价值,艺术重复等于零。今天到了宁钢艺术馆,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一眼千年的中国风,可以说,气势恢宏,观其所展,知其所养。从宁钢教授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和西方优秀文化的混合,我们谈到清代,明代的陶瓷,说“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那是很肤浅的。宁钢的艺术已经超过了吉祥哲学的最高阶段,比方说对于生与死的诠释,展厅入口的小鸟在枯萎的芦苇和荷花中,其实就是寓意着新生命的力量,宁钢的艺术混合了很多窑口的经典文化,上海是很好的对外窗口,景德镇生产的陶瓷艺术,需要好的窗口来展示和传播,宁钢陶瓷艺术馆落户上海,并承诺完全公益性,具有着卓越和博大的胸怀。
周少华
浙江大学文物保护和鉴定研究中心副主任
评判一件陶瓷艺术品是否有价值,包含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三个方面。而这三个维度在宁钢先生的作品中都得到了集中体现。他的作品个性鲜明,色彩喜用大红色,主题多以祥瑞,和谐,平安、和睦,自由,幸福,世界和平以及世界命运共同体等吉祥寓意为主,满满的正能量,而这正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让每一件作品都散发着这个时代特有的味道。这样的作品,其历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宁钢先生独创的“宁式斗彩”,其工艺技术源于明代的永乐、成化时期的五彩和斗彩,但其艺术水准,科学技术的水平,已经远远超出明代五彩、斗彩,他运用宋代钧窑高温颜色釉窑变的科学原理。把“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技术,用发色丰富的高温颜色釉,采用泼釉的形式完成,达到了极致。这其中,有宋人的智慧,有明代玉匠的技术,和清代宫廷的色彩,这是一项传统技术的集成与创新,是前人没有想过,更没有做过的技术创新。他的作品通过泼墨与工笔的交融,形成丰富多彩的肌理和图案,形态自然,丰富多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彰显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价值。
假如我们五百年后还能像今天一样赏瓷会友的话,那么,也许现当代许多名家的作品人间稀罕了,但“宁式斗彩”陶瓷艺术品一定是五百年后的“国宝”文物,人们争相收藏的珍品!相信我,这必将成为我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