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瓷路今朝—2023IAC中国会员作品展览开幕式暨“陶瓷艺术的未来”学术论坛
时间:2023年12月20日(下午)
地点:北京国中陶瓷艺术馆一层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以及艺术家们:大家好!欢迎各位莅临“瓷路今朝-2023国际陶艺学会中国会员作品展览暨国际陶艺学术论坛”的开幕式现场。同时让我们欢迎线上的艺术家和网民朋友们观看直播,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我叫刘葱,今天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来到这里陪伴大家度过这样一个精彩盛筵。
陶瓷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凝结了人类的巨大的创造力和深邃的文化精神,也为世界文明史册增添了辉煌的篇章。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背景之下,本次 IAC 中国会员作品展览将通过一批优秀艺术家的陶瓷作品,来展现活跃在中国陶瓷艺术舞台上的优秀艺术家们的思考和作为。展览将充分彰显 IAC 中国会员的创作水平和风格特点。
本次展览由国际陶艺学会主办,也是国际陶艺学会自1952年成立以来,首次为中国会员举办的展览,本次展览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办,由北京国中陶瓷艺术馆承办,并得到了国内多家机构的支持。同时,我们也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艺术家和 IAC 会员来出席开幕式和论坛。此外,还有数百位来自78个国家和地区的IAC 会员线上参与我们的会议。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开幕式的领导以及嘉宾,他们是:
中央编办原副主任,现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 会长 张崇和先生
国际陶艺学会(IAC)主席 托比恩 · 卡瓦斯博先生
国际陶艺学会(IAC)荣誉主席 雅克 ·考夫曼先生
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 李连宁先生
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非遗中心主任 连辑先生
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吕章申先生
挪威大使 白思娜女士
原国际陶艺学会(IAC)副主席,美国阿尔弗里德陶瓷艺术馆馆长 唐纳德·韦恩·黑格比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 杜同和先生
由于时间关系,以下介绍就不一一鼓掌了。
原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 蒋坚永先生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 机关党委书记 陆彩荣先生
原文化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现任东方文化艺术院院长 刘长权先生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 、主持工作副校长 吕品昌先生
原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长,现任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书记 周郑生先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代表,全国人大代表 景德镇学院二级教授 王安维先生
原北京工美集团公司董事长,现任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
教授级高工 魏连伟先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 马赛先生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兼手工艺产业部主任 浦永祥先生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吴越申先生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名誉院长、教授 朱乐耕先生
荣宝斋副总经理、荣宝斋画院院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唐辉先生
北京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宋印伟先生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副处级) 李晶先生
国际陶艺学会理事- 中国区代表 万里雅先生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院长 丁方先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世界工艺研究所所长、教授 ,国中陶瓷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 张夫也先生
韩国陶瓷艺术家 李美善
原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北京联络部主任 秦新民先生
著名学者、艺术史论家,中央电视台百集大型纪录片《百年巨匠》总撰稿人 刘传铭先生
北京国中陶瓷艺术馆执行馆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陈烈汉先生
最后隆重介绍远洋投资集团董事长,也是本次展览活动总策展人郑志先生
掌声欢迎他们到来。
因为时间的关系,很遗憾,不能一一介绍到场的领导及嘉宾,但是我们可以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所有大家的到来!
接下来,让我们热烈掌声有请北京远洋投资集团董事长,也是本次活动的总策展人郑志先生上台致辞。
郑志:尊敬的张崇和会长、考夫曼主席、黑格比副主席,尊敬的李连宁主任、连辑部长、吕章申馆长、杜同和理事长,各位嘉宾、各位会员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庆祝2023年国际学会陶瓷学会中国会员作品展览暨国际陶艺学术论坛的隆重召开,作为本次活动的总策展人,我深感荣幸,能在此时与各位共享这一时刻,在此,我仅代表远洋投资集团和国中陶瓷艺术馆,向每一位莅临盛会的嘉宾、朋友们表示最真挚欢迎和衷心感谢!
首先我要向国际陶艺学会表示敬意,感谢你们对我们信任,批准将这一重大活动在我们北京国中陶瓷艺术馆举办,并委任我为总策展人,感谢全体理事和会员们对本次活动的鼎力支持,同时特别感谢我们协办方,中国陶瓷工艺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锦德镇陶瓷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对本次活动大力协助和支持。
这次活动意义重大,是国际陶艺学会自1952年成立以来,首次专门为中国会员举办这样一个高水平陶瓷艺术作品展览和陶瓷学术的活动,而且是在“一带一路”中国倡议提出10周年的背景下举行的意义重大。作为本次活动的总策展人,我既深感荣幸,更深感责任重大,此次展览活动获得陶艺学会中国会员踊跃报名参展,分别拿出自己高水平代表作品参展,参展的陶艺作品是从国际陶艺学会中国80多位会员中甄选出来100多件作品,这些作品在题材、形式、颜色、结构、纹理方面呈现出来丰富多样性,从当代艺术观念中吸取灵感,探索创新具有当代形态的艺术表达和审美情绪,促进陶艺个性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代表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学术最高水准,给予中国未来希望,为参观者耳目一新、颇具震撼的艺术盛筵,影响深远。
本届活动的筹备历时数月集思广益的过程,我们团队精心策划,从最初的构思到最终的实现,我们团队经历个无数讨论改进,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和严谨的考量,在展览筹备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托比恩主席、考夫曼荣誉主席、吕章申校长、张夫也教授等有关专家的细心指导和相关领导的关心,相关团队的积极配合,当然还有国中自己团队的辛勤工作,在此对你们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我再一次感谢各位的参与与支持,同时也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北京国中陶瓷艺术馆的支持,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推动中国陶瓷艺术的国际交流,促进全球陶瓷艺术更大的发展,祝本次展览和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冬季安康,新年将至,预祝大家新年快乐,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感谢郑志先生的精彩致辞,由您和您团队精彩构想才把这样艺术盛筵带到我们面前。接下来有请国际陶艺学会(IAC)理事,中国区代表万里雅先生代表国际陶艺学会中国会员致辞,欢迎!
万里雅: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参展艺术家大家下午好!首先祝贺2023国际陶艺学会中国会员作品展顺利举办,在此我谨代表国际陶艺学会,向活动承办方国中陶瓷艺术馆和郑志先生以及为本次展览筹备工作辛勤付出工作团队表示衷心感谢,向积极参加本次展览所有IAC会员表示衷心感谢!
本次活动是疫情三年结束以来,为国际陶艺学会全体中国会员举办的第一次大型活动,对于开启中国与国际陶瓷文化交流的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截止到2023年中国有国际陶艺学会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一共130多个,已经成为世界上该学会会员最多的国家,基于中国悠久的陶瓷历史积淀,广泛的陶瓷产业分布,在国家政策和各级主管部门以及国家相关学会、协会、院校大力支持下,在陶瓷艺术家相关院校机构以及整个陶瓷艺术界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陶瓷文化最活跃、陶瓷艺术相关活动最频繁、陶瓷文化艺术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国际陶艺学会IAC也成为中国与国际陶瓷文化艺术领域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
多年来,北京中国陶瓷艺术馆的展览,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青岛四方水土国际陶艺展,中原国际陶艺双年展以及宜兴国际壶艺竞赛,“石湾杯”国际青年陶瓷艺术大赛等等诸多的重要的国际陶瓷艺术活动,都是IAC与中国陶瓷艺术界成功合作的结果,这些也是国际陶艺学会全体成员和为国际陶艺学会及其相关活动提供大力支持所有机构和个人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此刻,还要特别感谢徐先生和周先生,徐先生是最早IAC与中国陶瓷艺术界之间架起桥梁,并积极把国际陶艺学会介绍中国,他们二位为IAC中国工作奠定基础,也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此感谢他们。
目前,IAC也收到许多来自中国陶瓷产区和陶瓷艺术相关活动主办方邀请,IAC以上各方积极寻求和探讨更广泛的国际陶瓷文化推广和交流方式,为力争广大会员与国际交流提供更多的、更好的交流机会。希望国际陶艺学会的全体会员积极参与国际陶瓷艺术的活动,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为国际陶艺学会大家庭工作,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推动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保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而共同努力,共同分享以上努力所带来的成果。
最后,预祝2023年国际陶艺学会中国会员展圆满成功,祝各位新年快乐,谢谢!
主持人:谢谢万里雅先生的精彩致辞,感谢您充满感情的这一番对话,感谢您在展览策划期间辛勤付出,谢谢!
下面有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马赛教授致辞,掌声有请!
马赛: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今天下午能够来参加这样一个活动,今天看到好多我们学院老师还有很多校友,包括各兄弟院校一些朋友,非常的高兴,也特别感谢我们国际陶艺学会主办这样一个活动。这次是一次陶瓷界盛会,虽然不是陶瓷领域,但是充分感受到在疫情之后,大家能够在这样一个空间场地下进行展览的活动,能够有一个集中的呈现和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学术的交流。
我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建院只有三个系,陶瓷系其中一个,还有染织和装潢系,陶瓷系是重要的一个系,而且在我们学院也是特殊的系,既有专业性,对我们学院艺术也起非常重要的支撑,我们有好多现在艺术家当时都是从陶瓷系转出来的,包括我们今天在座的张老师,原来他上学的时候也是陶瓷专业的,后来现在是我们中国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工艺美术研究者,所以陶瓷在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一个领域,他既有实用性,也有很强的艺术性。我们系里边这些老师和学生一方面也专注于我们产业发展,同时也专注于我们艺术方面发展,和全国很多的瓷区和陶瓷艺术家都建立非常广泛的联系,每年我们暑期很多老师带着学生下到瓷区去开展艺术创作,每年毕业季很多学生到瓷区做毕业设计,得到了全国瓷区很多朋友的大力支持,对于我们学院的陶瓷专业的发展也起了非常重要的支撑。
我个人的体会虽然不是陶瓷领域的,但是陶瓷我个人觉得他也有很强的科技性,在很早的这些年只有中国是掌握了这样技艺,里面有包括化学等等很多技术成分在这里头。今天我来之后也是特别感触,已经超出我们对陶瓷的认知和理解,这个展览里面既有传统里面的器皿,也有很多用的陶瓷陶土釉等原材料开展更广泛艺术创作,呈现出来非常多元的形式,包括刚才跟郭大师聊天,从唐三彩釉调出了对三彩器物的认知,单纯表达的釉料,和空间环境之间产生新的关联,所以今天展览是特别的,尤其是疫情之后,大家能够呈现出来,尤其很多年轻艺术家参与其中,大家从当代很多艺术形式里边汲取养分,现在流行是跨界,其实很多艺术家不仅仅专注于陶瓷本身领域,也专注于很多当下其他艺术领域,从里边得到很多养分,也产生了新的一些艺术表达的形式。
我觉得这个展览是非常好,而且非常值得进一步推广,也是这一次正好“一带一路”十周年之际,瓷路今朝,我觉得也是能够通过“一带一路”让我们能够看到,在陶瓷原产国现在陶瓷艺术家所利用我们传统的陶瓷的材料所做新的艺术作品,我觉得呈现出来一种非常生机勃勃新的面貌,也是中国陶瓷领域的一种新的发展呈现。
在此也是祝贺展览取得圆满的成功,也祝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新年快乐,谢谢!
主持人:感谢马赛教授的真诚的一番致辞。下面有请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 、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教授致辞。
吕品昌:尊敬的张崇和会长,李连宁主任、连辑院长、吕章生馆长、杜同和会长、郑志先生,尊敬的韦恩·黑格比教授、托比恩先生、考夫曼先生、白思娜大使代表,各位的IAC会员、女士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十年之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共同打造文化包容、政治互信、经济融合人类命运共同体,今天已经结出丰硕成果。两个月前习近平同志又亲临景德镇,特别指出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要把千年瓷都和中国陶瓷这张名片擦的更亮。五天之前为助力国家陶瓷文化创新实验区建设,时隔两年之后,第二届景德镇陶瓷艺术双年展在景德镇陶瓷大学隆重开幕,来自全球各地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和艺术家出席了双年展的系列活动,在座不少专家全程参与了作品的评审,也见证了景兰奖的诞生。今天我们又聚首在北京国中陶瓷美术馆参加瓷路今朝2023IAC中国会员作品展开幕式,心情十分高兴,在此我也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和IAC的一员向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千年之前集聚中国特色的中国陶瓷,随着古代丝路传播到世界,成为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使者,正如大英博物馆馆长麦克格瑞格先生所言,瓷器的历史是全球对话的历史,其对制造技术和生活方式、人文风尚等方面的重大影响它是双向的,也是巨大的,由此可以解读为陶瓷之路的伟大历史意义,真正的内核是完成了东西方交融的一个文化大循环,如果说古代中国陶瓷通过古丝绸之路连接世界,那么在当代中国陶瓷肩负着重新拉近中西方文明距离的使命。今天中国陶瓷艺术家在国际陶瓷学会这个大家庭之中,无论是会员的数量、创作成果还是展览的学术活动,都呈现出了空前的增长和活跃的态势,当代的中国陶瓷艺术家们本着包容并蓄的融合精神,放眼世界的认知精神,探索未知的创新精神和自信开放的中国精神,建立起了贴合当代审美要求和艺术的新意识形态,并正在赋予当代陶艺未曾有过的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陶瓷艺术的繁荣发展,一定有益于世界当代文化建设,助力国际陶艺事业。
最后感谢国中陶瓷艺术馆作为IAC会员建馆10多年来,举办很多高水平的学术展览和学术论坛,包括2020年的IAC新会员作品展得到学术界社会广泛认可。
北京冬天既寒冷又温暖,祝各位嘉宾朋友们心情愉悦,身体健康,谢谢!
主持人:谢谢吕品昌教授的精彩致辞。我们感谢中国最好校长,校长以博学之才,启迪学生之智慧;以慈悲之心,关爱学生之成长。
下面有请北京国中陶瓷艺术馆馆长、国际陶艺学会荣誉主席雅克·考夫曼:先生致辞。
雅克·考夫曼:各位朋友、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作为2023瓷路今朝的2023IAC中国会员作品展览共同主办方,我可以坚信IAC非常感谢其他联合主办方,包括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央美院、中国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美院,非常感谢你们合作和支持。非常要感谢各位国中展览博物馆的承办方国中陶瓷艺术馆的辛勤努力,我也非常感谢我们的各位同事,他使得此次的展览会能够得以成型。
作为演讲的名称我准备一个讲稿。我们认为此次的展览有史以来首次,他的水平也是达到了国际水准,IAC非常荣幸能够支持和主办首次IAC中国会员作品展,能够和中国北京的国中陶瓷艺术馆就2023年12月10号持续明年1月10号,这个展览当中将会聚焦中国会员创意,我们希望推动各种形式的中国陶艺家和外国陶艺家的交流,并且推都陶艺艺术的发展,作为历史上首次这样的展览我们坚信他将会推动未来更多的交流,将我们来自IAC国际会员和区域会员和中国会员结合起来共同交流开展年度定期的这种会议,那我也想说有一些作品也是非常优秀的,他们介绍了中国最近的近代的历史以及和IAC之间的关联。当我的同事在90年代加入到IAC,还有许多人他们共同推动了我们IAC近代历史,在90年代当时的IAC来自中国会员数非常少,当时我们有两位来自中国的艺术家,陈继林(音)来自GCI景德镇,另外陈松江(音)他是鲁镇教授,当许教授成为IAC的会员并且在IAC成为理事会成员,他真正打开了中国新一代的陶瓷艺术家加入我们,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发展,包括周光真他也一开始迎来了30多位会员,并且介绍了30多位会员,包括有来自青岛的会员139个中国会员可以代表中国的文化,124个来自大陆,另外15个来自中华台北,这个大门是向大家开放的,我们希望大家能够积极踊跃加入,这也展示了我们这个陶瓷作为一种媒介,包括媒体和政府上下的一个支持和关注,包括本地政府推动陶瓷产业的发展,他们进一步推动文化的交流,那文化作为一种工具他可以推动一个国家在全世界的话语权。
我也想要进一步介绍一下影响力。在历史上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中国陶瓷瓷艺的一个发展,影响全世界发展,在近代历史一直到21世纪中国也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获取了一些其他灵感,并且吸收了一些西方的思考,推动了传统技艺发展,并且实现双向交流,目前全球化时代,信息全球化,通过各种各样交流和合作以及新的工具还有社交媒体带来机遇之下,我们可能很难找到一个文化的边界和界限。那我觉得我们今天一起来共同庆祝这样一个庆典,这样一个展览,我看到以后我感觉到特别惊讶,我进入到我们今天展览房间的时候很惊叹哇哦这样的一个状态,因为我们看到这些陶瓷艺术的技艺,还有就是艺术家们所体现的主题感,而且我们也看到他们作品中所蕴含的这些价值,能让我感受到一种能量,让我们感受到整个陶瓷艺术的能量,这些图片是非常漂亮的,大家提供这些展览让我眼前一亮。
我也特别开心能够看到不同几代人,他们之间所展示陶瓷的作品,如果说我们彼此之间都能够有开放讨论,我也想要说就我们性别来说,我们看到有1/4的艺术家是女性,3/4艺术家是男性已经取得了进展,在性别上有女性更多声音的表达,而且元宇宙也是新的相互交流的方式,对于中国的IAC这些成员里面,我们开展了这样一种学术的对话和交流,同时,我们也在现场以及在线上通过元宇宙的方式同步去直播我们展览,所以非常荣幸能够去宣布说,我们能够通过这种方式,第一次使用这种元宇宙的方式去进行测试,有数字化的翻译,能够将我们的语言翻译成几乎所有的这些主要的语言,这是非常重要的工具,能够让我们在不远的将来有更好的交流,而今天我们IAC这些成员乃至于世界各地的这些成员,他们参与到我们展览以及开幕式中,我们还有线上同步元宇宙展览室,也都是由国中共同运营去开展的,所以我期待我们展览能够一切顺利,我也很高兴说,我们非常的高兴能够见到大家,希望共同推进我们努力和发展,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您的精彩致辞。考夫曼先生几十年到访过世界许多的陶瓷产区,创作了许多不同文化融合的作品,为陶艺世界传播、创新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下面有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杜同和先生致辞。
杜同和:尊敬的张崇和会长、李连宁主任、连辑院长、托比恩·卡瓦斯博主席、雅克·考夫曼名誉主席,各位国际陶艺学会的中国会员,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今天瓷路今朝2023IAC中国会员作品展开幕式暨国际陶艺学术论坛在北京国中陶瓷艺术馆隆重举行,精美的展品为寒冷冬日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让我们感受到了陶瓷的艺术魅力和光彩,在此我谨代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向活动的主办国际陶瓷艺术和本次活动举办方表示热烈祝贺。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倡议的“一带一路”10周年,自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得到了众多国家的热烈响应和支持,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给相关国家带来实实在在利益,也为推进经济全球一体化健康发展,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做出积极贡献,并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新路径,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受关注最有影响决策之一。目前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模不断扩大,领域逐渐拓宽,除了传统意义上陶瓷、丝绸、茶叶之外,早已形成全放位、多层次、多领域的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新格局。
本次国际陶艺学会中国会员作品展虽然在中国举办,但是我们采用了现代化高科技手段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和国际陶艺学会全球会员互动沟通交流,为中国陶艺文化走向世界,重走丝绸之路提供一个更加广阔平台机会。为全球陶艺行业合作发展提供新动力,本次展览展出80多位国际陶艺学会的中国会员100多件作品,涵盖了中国各大窑口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和流派,展现了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以及中国陶瓷艺术家们创新精神和艺术才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与互动。
今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深切希望继续作为同国际陶艺学会等组织,广大陶瓷爱好者一道探索陶瓷艺术的发展,共同为陶瓷行业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创新交流合作平台,以国际化视角全方位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繁荣和陶瓷艺术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预祝瓷路今朝2023IAC中国会员作品展开幕式暨国际陶艺学会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
主持人:谢谢您,感谢您的精彩致辞。 下面有请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非遗中心主任连辑致辞。
连辑:我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原院长,非遗中心主任,如果说部长是甘肃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写错了,不好意思。
在前排就坐的各位领导、国际友人,各位专家学者、各位艺术家、新闻媒体界的朋友,包括主办方的郑总你们这个团队,大家下午好!传铭老师受郑总活动参加这个活动,差点没来,没来后悔死了,刚才大体上把这个作品看了一圈,有80、90件,看过程中想起中国几千年陶瓷发展的历史,因为我在工作的地区去了许多的和陶瓷相关的地方,比方说甘肃的大地湾,到现在差不多将近8000年历史,比方说甘肃的马家窑至少5000年历史,比方说我们龙泉青瓷至少1700多年历史,综合起来看,历史上我们国家陶瓷他是生活器皿,器型大概以罐为主,盘为主,有一些礼器大概是仿造早期的青铜器来制作的,还有一部分器皿是和艺术相关的来自于生活,比方说生产的工具,比方说生活的器具,比方说牛马羊骆驼这样动物,不管怎么样历史上中国陶瓷的造型离不开生活的具像化适当提炼。
中国陶瓷在历史上发展一个非常重要艺术特征是有彩绘,包括马家窑,包括大地湾,包括后来在南方的这些陶瓷都有彩绘,这都是历史,我说这段话想把今天的作品和以往的陶瓷发展的历史衔接起来看,我就发现今天这些作品和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陶瓷创作都不一样,有这么几个特点。
1、探索性。他和过去的器型,过去的材料、过去的制作、过去的艺术表达是完全不同的。
2、学术性。现在做这一批陶瓷人绝大多数有知识、文化、又有技术的人,不是过去是传统的陶瓷艺人,许多教授、专家、学者、硕导、博导,这些陶瓷是文人瓷,和中国绘画、中国书法分层差不多,比方说绘画、书法有国家层面,有文人层面,有社会民间层面的,陶瓷大概也是这样,官窑大体上属于国家层面,文人层面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一类,这是陶瓷的主体,所以他有他的学术性。
3、国际性。因为从这些陶瓷的作品造型看、构思看、表现看,高度国际化了,和现在的国际上的观念艺术、抽象艺术,包括上个世纪出来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观点是高度契合的,让我们中国陶瓷通过这种展览走向了国际、融入了国际,这个也是给我留下印象深的特点。
4、时代性。一看这个东西就是当代的东西,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如果把这几个时期的作品摆到一起看,这些作品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这就是给我留下我看完这些作品一点感想。
由此,我也想到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看,有一些我需要在这里表达一下我的看法。
2009年我们国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把丝绸的编制技术、龙泉青瓷的烧造技术等申报给人类物质文化,并且获得批准,去年把茶叶报到同样的组织也获得了茶叶制造工艺和相关习俗的人类文化遗产的名录,这样使得中国历史最古老的丝绸、茶叶、陶瓷成为三项深入世界长达几千年历史到现在仍然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就是一片树叶,如果弃之不用就是毫不用处的枯枝败叶,陶瓷就是一堆泥土,如果不用,也是弃之不用的一堆泥土,丝绸无非就是蚕吐的一种蛋白质或者叫吐沫,不用也是弃之不用的一种废物,但是中国的老百姓太聪明了,变废为保,化腐朽为神奇,把这些最常见的,最没用的东西变成了影响世界,影响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三大生活物品,变成影响人类、影响世界文明进步的三大文化,这个是非常之了不起的。我们就以陶瓷为例,你比方说元青花出来以后,大概是上个13世纪左右,元朝走遍了世界,同时把这些陶瓷也带到世界各地,正好大家对照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也是13、14世纪。
缇香学美术的没有不知道的,曼特尼亚学美术的没有不知道的,看看他们当时画的画,曼特尼亚画的是圣经里的宗教题材,三个东方博士朝圣耶稣诞生,画面里头最核心的位置一个博士端的碗就是青瓷的碗,紧挨着耶稣刚诞生的婴儿,把青瓷的这种文化地位和耶稣诞生是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的,再比方说刚才我说的缇香画的《众神盛宴》 ,后头好多人端着器型很大的青花瓷的盘、钵,作为重要的器皿在画面里很重要的位置出现。我举这个例子想说,中国的陶瓷影响世界,不是简单的一点吃喝拉撒用的器皿,完全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精神的象征,并且成为白色黄金,成为欧洲当时贵族、皇宫争相购买或者是收藏,或者展示他们身份的一种精神产品,就说明这个中国陶瓷对世界影响之大。大家还知道最近这几年英国的一个历史学家弗兰克潘写过《丝绸之路》这本书,讲到整个世界文明史最核心的心脏是丝绸之路,这个丝绸之路并不止把中国的产品文化输出到西方,也包括西方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产品输入到中国,就形成了东西方人类社会的、国家的、民族的、宗教的、意识形态、贸易的、金融的所有社会行为的一种互动,其实这个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互相借鉴的这么一个路径。
有此我就想到我们做陶瓷也好,做茶也好,做丝绸之路宣传也好,从文化里头提炼出来无非这么几个字,一个就是和,和平的和,一个是合就是合作的合,一个是雅,就是高尚的行为,一个是静就是安安静静的老老实实的过日子,和战争侵略无关,和宗教冲突、民族冲突无关,正因为这样,所以不管是瓷也好、茶也好,还是丝绸也好,他的影响力是全世界的,他的影响深度融入了各民族的血脉,他的认知度、认同度都是全世界的,因此,我们的瓷不止是中国的,一定是世界的,所以今天这些艺术家的艺术品正好体现了我刚才说的这样一些观点和思想。
再一次祝大会取得圆满的成功,谢谢各位,谢谢!
主持人:感谢连辑先生言之有物一番精彩致辞。下面有请国际陶艺学会主席托比恩·卡瓦斯博先生致辞。
托比恩·卡瓦斯博: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国中,欢迎来到瓷路今朝,我认为这已经是让我感到宾至如归的地方。各位阁下,各位国中的同事们以及挪威的大使馆的同事,以及挪威的文化参赞,以及李亚宁先生、吕品昌先生,非常感谢你们,非常感谢之前演讲者的精彩分享,感谢吕品昌教授的发言,我们的作品以及IAC会员他们的技艺展示最高水平,展示国际水平的技艺,大家可以从展览作品中可以看到。
这次瓷路今朝2023IAC中国会员作品展览当中以及国际陶艺学术论坛期间,他是由我们中央美院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协办,由国中陶瓷艺术馆承办,IAC非常荣幸能够去开展这样一个和中国会员的一个展览,我们也代表IAC在北京的办事处去开展这样一个展览,国中陶瓷艺术馆和IAC已经有很多年合作,我们有很多项目,比如说50周年的NGO合作项目,还有多元性、包容性的展览以及中国陶瓷的合作在2019年的展览,我们和国中陶瓷艺术馆以及国中陶瓷研究院,以及IAC全球理事会以及基金开展丰富的合作,IAC2021线上展览以及重启中国12生肖展览,还有元宇宙的项目都可以让我们推动线上会议,线上展览,可以实现多语言的展览,也可以将来进行线上售卖。这样一种独特的合作伙伴,国中陶瓷艺术馆和国际陶艺学会的合作开启了新的可能性,更好的探索新的合作方式,推动国际陶艺之间的融合,能够深度合作,能够致力于加强协作,我非常荣幸能够去祝贺国中陶瓷艺术馆以及IAC能够建立这种历史性首次的瓷路今朝中国会员作品展。
那我也给大家最好的祝愿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精彩致辞。
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先生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掌声有请。
张崇和:祝贺我们展览圆满成功,我宣布2023IAC中国会员作品展,开幕!
主持人:谢谢张崇和先生,同时也感谢各位领导、嘉宾和艺术家们的到来和支持!还要感谢前来采访报道的各位媒体朋友们!本次开幕式到此结束,接下来请大家移步大门口合影留念,自由参观展览,享受这场陶瓷艺术盛宴!
(茶歇)
吕品昌:我们第二个环节开始!各位学者、艺术家大家好!非常高兴再次受邀为国中陶瓷艺术馆举办的IAC会员展览活动作为主持。刚才开幕式做的非常的隆重,各方代表都对大会给予期望。
接下来环节我们大概有一个半小时,我们将围绕陶瓷艺术的未来来探讨学术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人类的陶瓷发展历程经历了上千年甚至是上万年,层出不穷的技术、材料、样式,极大的丰富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人民的生活和审美。到21世纪的今天,陶瓷艺术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受到全球化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变化的共同影响,这一古老的技术形式正迎来其新的发展时代,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所面临的未来的巨大的挑战。
近些年来,新型的材料、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数字化制造技术为陶瓷艺术开辟了新的天地,比方说3D打印技术是陶瓷的制品的形状和结构设计变的更加的灵活,可实现一些传统工艺无法完成的设计,而新型的陶瓷工业材料也为我们当代的陶瓷艺术带来了更多的、更出色的视觉体验。其次,技术的进步也为陶瓷创作提供新的可能,但也带来了如何采纳技术与保留传统之间怎么找到一个平衡点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面对科技的进步如何在保持陶瓷的手工艺术的传统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同时又能适应现代时代的审美需求。另外还有一个教育问题,面对新时代、科技时代的到来,陶瓷艺术教育如何进行调整和改革。大家都知道今年以来,ChatGPT代表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热点,引发了我们两个维度的思考。第一个就是我们人工智能能够代替人做什么,人工智能技术能不能代替人有所作为,应该怎么做,这激发我们传统的思考,如何培养未来的陶瓷艺术家和设计者,所以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或者说面对的未来陶瓷到底应该怎么做,因为陶瓷他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以前提倡手工制作,面对新时代到来如何应对等等问题,今天我们在一起做一个讨论。
下面我们首先有请远洋投资集团的冯启忠做科技促进陶艺的发展,陶瓷元宇宙系统呈现解决方案报告,大家欢迎!
冯启忠:感谢吕校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是远洋投资集团的冯启忠,我很荣幸代表远洋投资集团探讨陶瓷艺术未来之路。我们展厅有一个内容就是元宇宙的空间,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探讨共同、共建、共享陶瓷艺术元宇宙平行世界的主题。
什么是元宇宙呢?元宇宙是一个虚拟的一个数字世界,他的底层是由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AR或者VR技术组成,他结合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让用户在一个虚拟的数字环境中体验、创造和交流,陶瓷艺术在元宇宙中他的未来有巨大潜力,首先元宇宙提供了创意的一个数字空间,艺术家们可以在这里展示分享和销售他们作品,突破了传统艺术展览的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其次元宇宙还能提供更加沉浸式、交互式艺术体验,观众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更深入了解和欣赏陶瓷艺术的作品,最后元宇宙的数字经济体系也为艺术家创造了新的一个收入来源,通过虚拟交易和数字拍卖推动陶瓷艺术的发展,因此,陶瓷艺术在元宇宙中具有广阔创作空间和更多展示机会,有望在数字化未来展现出新的活力和可能性。
我们想建设一个什么样元宇宙平台,我们的构想是这样子,我们希望帮助艺术家、收藏家构建一个艺术品的数字化铸造技术,同时铸造完成之后,我们还能满足这些作品的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多边的交易平台的交易,交易完成之后,我们依然还可以在多边的元宇宙展览展示,这就是我们想建全球性的开放的元宇宙平台,同时我们这个平台也将会完美解决语言翻译的问题,语音交互的问题等等,让我们每一件作品真正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真正流通起来。
我们知道世界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平行世界的元宇宙他是由NFT构成的,每一件作品我们都要把它变成一个NFT,在中文的意思我理解成非同质化数字资产权益凭证,我们把每一件作品数字化铸造完成之后,他的NFT既有三重功能,第一重功能首先标注这个作品本身作者;第二个就是我们加密记录这个作品本身的信息,第三个我们这个NFT他还具有交易功能,出售的时候他的主人信息是可以变更的。艺术品有身份之后酒拥有全球各大平台进行交易,全球各大元宇宙平台进行展示,我们已经和全球前五名主要交易平台包括Opensea等进行合作,同时也和全球主要元宇宙平台做对接,做合作,包括Faceboor、Meta、微软元宇宙平台等等。
这个是我们针对全球艺术品NFT市场的一个模型的预测,我们数据来源包括万德、雅虎、彭博社,这是根据三家的数据做出的综合性的预测,实际上2022年全球的交易量大概是247亿美金,每年大概负荷增长35%,这个市场的繁荣出现了主要有两种新兴的用户。第一种新兴收藏家他们主要来自欧洲和中东地区;另一类新兴投资者,他们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地区、北美地区等等。
今天元宇宙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善,元宇宙的数字钱包目前来说还没有普及到位,等到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完成之后,他的增长速度将会更加强劲。综合这三家数据预测,2030年将会突破2000亿美金交易额,相当于1.4万亿人民币,很显然这是一个交易量非常好的投资赛道,这就好比我们在海里或者大河里游泳一样,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各样姿势往前冲,往前游,如果没有选择好的赛道,小的游泳池游泳,这个水很少,变换各种各样的泳姿,蛙泳蝶泳都是很难潜行的,大多数时候的选择,我认为比我们很多努力都还重要。我们远洋集团希望打造这么一个科技性强、体验性超预期的全球性平台,我们远洋集团将会继续扩大投资,前期我们已经联合全球500强京东科技集团来共同发起,共同打造陶瓷艺术元宇宙平台的基础设施。
接下来我们有请京东科技集团的段总介绍充满无限可能的元宇宙世界。
段总: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各位陶瓷艺术家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激动参加活动。今天的宣传片有一句话,叫从陶土中审视出潜能,在方寸间雕琢时间的形状,与色彩里描绘的文明的底色,作为一个技术从业者,我深刻从这句话里面我感受到了陶瓷艺术对于高效便捷平台迫切的需求,也希望走向更高的维度来发展我们陶瓷艺术。刚才冯总已经介绍整个元宇宙基本的知识,那我们可以感受到结合元宇宙丰富的功能,可以在陶瓷艺术里边打造出更多数字化体验,这种数字化体验会让我们艺术家们的沟通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所以京东科技和国中陶瓷艺术馆联合打造整个陶瓷艺术元宇宙的平台。
接下来我会从业务和技术架构进行分享。我们现在推出1.0平台,未来明年我们推出2.0、3.0平台,以及到后续4.0平台,会在五个方面进行完整的功能的呈现和带来完整体验。
第一个功能是我们的线上展示交流互动。大家都知道后疫情时代,在疫情时代线上互动和体验变尤为重要,我们组织一场活动,这种时间和空间上消耗是巨大的,但是当我们能通过元宇宙的方式来搭建这样空间,实现沉浸式服务体验,我们可以实现三个功能的展示:
1、作品展示,用元宇宙沉浸式体验方式将我们作品进行全球化线上宣传和展示;
2、线上会议学术交流,全球多方实时在线会议交流是非常多的,我们平台实现实时在线高速接入,方便交流;
3、实时翻译系统,为全球艺术家提供我们整个陶瓷业界的专业级的在线实时翻译的功能。
第二功能叫做数字化铸造功能,基于国际顶尖技术,全球标准化智能合约为艺术家提供数字化的铸造服务,用最新的区块链NFT技术,为艺术品提供确真、确价、确权的服务,为买卖双方提供安全和透明交易保障,交易记录永久进行保存,确保每一件艺术品历史和价值得到传承。重点两方面事情:
1、打造全球数字化元宇宙的基础数据,形成全球行业大数据;
2、数字资产化,通过数字化铸造的发售,将艺术作品形成数字资产,让作品具备金融的属性价值;
3、艺术家全球代理经济。平台为艺术家提供全球代理服务,将艺术作品及数字资产进行线上运营、管理销售等服务,这里边重点会做两个方向:
(1)艺术作品的代理,与全球顶尖艺术藏馆、拍卖行合作,打通全球销售的渠道,如佳士得、保利等;
(2)数字资产。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将数字资产链接到全球最大的数字交易所Opensea、Blur,通过运营销售进行相关的服务;
4、数字资产交易所,平台会和IAC国际陶艺组织进行合作,依照全球陶瓷行业的标准确保交易的流程符合国际法规和行业最佳实践以及价格体系,这里边包括用户认证、交易审计、合法性验证具体相关环节,保障用户权益和平台信誉,打造确真、确价、确权的交易服务体系,依据全球陶瓷行业标准建立交易金融体系,后续会在香港和美国成立数字交易所;
5、功能数字人的定制。依托人工智能、AI等技术为每位艺术家、艺术馆打造定制化数字人的服务,大家知道整个现在数字人也是如火如荼:
(1)打造专属数字人,以艺术家本人形象做仿真人打造,同时像卡通人形象做延伸;
(2)提供艺术品讲解介绍。通过在线数字人方式,介绍艺术品的内容,推荐用户感兴趣作品。
(3)在我们整个空间内通过数字人进行交流、互动的体验。
以上就是我把整个陶瓷艺术元宇宙整个业务和架构给大家做一些分享。我想这两天考夫曼先生给我们分享了关于泥土和岩石的故事,获益良多,最后用我的感受坐下分享。
技术是客观理性,但艺术是火热主观的,我们相信通过艺术和技术的有效结合,能够打造成一个更好更完善的陶瓷艺术元宇宙,能够为我们所有艺术家沟通和互动提供一个便捷高效平台,一起携手各界同行以及艺术家来让陶瓷艺术文化生生不息,谢谢大家!
吕品昌:谢谢冯启忠和段总,刚才他们团队分享有关于陶瓷艺术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元宇宙的工作构想。元宇宙是一个虚拟世界,他融汇了互联网、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用户可以沉浸其中,可以进行互动,应该说他今后可以创造出一个丰富多样的体验,元宇宙我觉得将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无限可能的数字时代,在教育、商业、社交等领域创作出全新的空间,让我们期待元宇宙的精彩未来,感谢段总的演讲。
接下来主题发言每个人可能只有5分钟时间,请大家尽可能的精练,我也不多做解读。下面我们第一个有请国际陶艺学会主席:托比恩·卡瓦斯博先生发言,大家欢迎!这个论坛流程是国中给我的,我就按照这个走,下面我们有请国际陶艺学会荣誉主席、北京国中陶瓷艺术馆馆长:雅克·考夫曼先生发言。
雅克·考夫曼:在开始之前,我想要告诉大家的就是我已经得到了郑总的许可,不给大家进行一个演讲,只是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一个发言大概是10分钟吧,不止五分钟,可能会有一点点长,我觉得非常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些更多的内容。更加深入介绍一些细节,从而给大家建立一个框架,让我们了解接下来讨论应该是怎样框架和结构来去完成我们讨论,所以可能稍微多给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说一下今天主题,主题就是一个问题,陶瓷艺术的未来、价值、责任和面对未来,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我可能会超过5分钟,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一部分介绍,不像致辞,更像是更加深入的讨论。
有这样句子,陶瓷没有办法征求世界的,但是可以为更好的世界提供服务,这个问题就是说更好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同时我们知道鸡是自然的,蛋是不是也是自然的,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注意到这一点。大家看到每天都在想这个问题,在世界面前我们可以走的更快一些,我们知道我们现在的社会,我们其实是有很大一个欲望,这就意味着我们其实需要更多的能量,而且我们也需要更多的一些工具能够让我们生活中一些东西变成事实,我们需要走的更快一些,这可能有的时候并非是一个可持续的一种方式,所以事实上对于人类去制作工具来说已经有很长一个历史的,其实人类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工具的制作者,而工具并非是自然的天然的,而是用自己的感情、情绪将东西转化成一个工具,可以追溯到330万年前人工制作工具的过程。
在这里看一下所知道的东西,关于我们现在的一些陶瓷已经逐渐的变成了一个就是碎片化的,这已经成为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在这里我想给大家去分享一个我非常喜欢的标语叫做是的,我们可以!为什么我很喜欢这个标语,因为是的,是很积极的表达,而我们可以是一个很乐观的表达,但是关于我们能够去做,对于生产制作来说,对于陶瓷艺术来说,我们在未来能够做到一个什么程度,我们是可以有怎样的成果,他又如何满足人们现有的需求。我们现在处于这样的时期,一个化身化的世纪,比如我们每个人使用不同的素材,可以让其他人我们制作产品他的一个材料之后,能够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一些他们需求的东西,这就是把材料化身化、拟人化,在疫情期间我们确实使用数字化的方式,包括像我们说线上方式,包括现在给大家展示新的IAC成员展览都是通过线上完成的,他也成为一种很自然的会议,包括每个月也会开一些会议,本地的一些IAC的会员,包括像拉美我们IAC成员,都是通过线上方式进行开会,这也成为逐渐适应的模式,包括一些线上会议。
而这次我们IAC也需要去思考一下,究竟在未来的陶瓷艺术是什么,我们IAC的职责是什么,这也包括我们IAC成员,我们一些沟通,我们一些职责和使命是什么,我们第一个职责就是关于跨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可持续发展,还有就是产品的一个制作、健康医疗,还有整个作品的制作过程等等,如何把他价值融入在内,无论他是产业作品,还是建筑作品,还是说在建筑领域、科学领域我们价值是什么需要我们去思考。
我们知道艺术其实是人类基本需求,这是在18000年前的绘画,在洞窟里面18000年的绘画,对于陶瓷来说我们大家都已经了解到这一点,必须要再次重申这一点,人类的根本需求并不是去制作出来一些作物或者说一些器皿,而是说他们上帝,所以看到很多年前有了所有这些雕塑都体现一个上帝的旨意,这也是艺术来源所在,也就是之后13000年前人们开始进行容器器皿设计,开始设计概念。然后我们开始去人以及雕塑之间,雕塑以及器皿之间有一个融合,大家可以看到图片上,不仅仅人物形象,而是人物器皿设计融合,这里给大家展示一下大概12000年前这样一些作品,在这里我们都可以去使用这些材料,包括在中国非常著名一个建筑,大家可以看一下,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融合。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人的需求,看人的需求到底指什么,我需要水,我需要食物,我需要睡觉等等人类基本需求,但是有一段时间没有这个需求的话也许会死,这些东西都是基本需求,并不是精神需求,而我们看到陶瓷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不仅仅满足物质需求也成为精神需求。我们必须要关注于品质,人们的一种感受和情绪价值,也许不仅仅指的是一个数量上的,而是我们现在质量上提升,应该成为我们关注领域,我们需要深入挖掘,需要了解他的精神价值所在,这是在当今世界更加重要的一点。
关于美我的问题,他是一个人的品位吗,他是一种欲望吗,还是一种需求呢,我们必须考虑在好的情况下人们认为美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当我们生活没有这种情绪的层面来说,每天早上起来,我们开始去工作,回来我们继续睡觉等等这太无聊了,美其实就是非常必要的需求,但是我们生活的社会,我们的欲望太高了,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停止我们的欲望,包括任何一个东西。这是我们生活在的一个所谓的食人(音)世界里面,给大家一个例子,我们现在能做什么我们必须说出来,我们要了解我们到底能够做什么。我想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可以使用一些循环利用的一些材料,去进行材料的研究,去进行创新,这是我们现在所做的。
我之前受邀参与一项研究,关于绿色植物的一个项目,我们如何进行垂直种植,使用这个陶瓷来去完成,多亏这样一个陶瓷,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根进行垂直的生长,而且我们也进行很积极的设计来设立了这样一个,这种规模化的测试,在日内瓦完成这个项目,也参与到2015米兰世界展,在北京瑞士大使他们也在使用这样一个陶瓷植物,可以去装饰他们的空间,而且可以去把周围的空气进行一个净化,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使用这种概念进行一个工艺品的制作。其实也是完全可以通过完成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来进行开展,比如说像是建筑领域、土壤领域、陶瓷艺术领域可以进行合作,我们相信在未来,我们会在不同研究可以进行开展。
关于像材料一些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我们如何能够去管理这些材料,才能够更好利用他们价值减少浪费,这方面很多东西使用过之后都是有记忆的,没有人在意,我认为应该在意已经用过材料本身传达的技艺感,这是我们在法国对一些回收材料的应用,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好的一个应用,主要是我们把一些已经用过陶瓷融入在内。在葡萄牙我有一个工厂叫做制砖工厂,没有特别之处,但是在所有工厂制作的砖制产品里面,他所通过农业废物,比如说我们可以把农业废物进行回收利用,可以产生一些热量,这个热量可以用来驱动回转窑,还有其他机械的运转,这就是我们去回收一些废物产生热量,进行一个新的应用,充分达到他应用价值。
还有一些其他素材材料,我们有一些特别好的材料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回收,比如像是烧制,这里看到很薄的砖,我们可以对他进行一个使用,他非常轻,而且可以吸水,或者他有一些防水性,甚至我们可以在里面做一些种植,可以把一些水进行一个浇种,甚至可以种植一些蔬菜,能够更好的去进行吸水性,是的,我们可以!这就是我刚才说很喜欢的标语。
由于我们在技术方面相互交流,以及不同的专业和学科的相互交流,我们其实可以将不同的一些东西聚合在一起,我们应该继续去做,并不是说我们在西方世界几年前在艺术学校的一些概念,他们有很好的想法,我们总是能够去找到一些好的方法,我们必须要在我们领域特别专业,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不同领域相互交流,在其他领域一些专家,非常有技能的人之间相互交流,才能够实现更好的融合。
这是一个拍卖的现场,大家可以看到,所以谢谢大家!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吕品昌:谢谢考夫曼的精彩发言,他的讲话时间虽然很短,内容很丰富,信息量很大,谈到历史、审美、环保跨文化等等,有一点肯定的,他认为艺术永远是人类基本追求,更应该重视和关注精神价值,谢谢考夫曼先生。下面我们有请韦恩·黑格比先生,大家欢迎!
唐纳德·韦恩·黑格比:首先我第一点想到的,当我听到陶瓷的未来这样一个主题,我进行了思考,我不太确定陶瓷的未来,我真的不太确定,我又想了想,我觉得对未来充满未知是件好事,我是允许我自己对未来产生不可解无知的状况。未来会怎样呢?就像看一下在山上飘起来一朵云,但是没有办法解释原因,可能没那么美,没那么令人震惊,也不是棒极了,他就是一朵云,就是在山上飘起来一朵云,这就是未知道的精华,如何看待未来,就像我们一开始看见山顶上飘起来那朵云,非常焦虑,想要命名,确定、定义、分类、应对这朵云,我们可能需要生活在未知当中,生活在不确定当中,并且享受未知道的提问,彼此询问其他人观点你今天做的怎么样,所以在目前来说有一些趋势告诉我们,我们对未来是有机会的,与此同时我们也是不太确定未来会怎样,这种情况之下,让我们产生了一个情境,要自我感知自己在未来是怎样的,要知道我们来理解、来思考、来做事情,不仅仅是用头脑,用大脑来做事情,知识是通过我们的身体来传递,通过我们这个重力向下的牵引来传递。通常我会观察人们对艺术的反馈,就是这些吗?因为许多时候我看到人们看了这个雕塑就模仿它的造型,那这个雕塑就是他的身体,是的,我们的头脑也是在我们身体当中,这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大脑是身体一部分,也是我们跟身体跟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就是树叶,我们就是树木,我们就是天空,我们就是山峰。
因此,在目前而言,我也想着说,我们必须要意识到我们从当今世界借到了什么,以及如何回馈世界,如果从中汲取力量你需要照料他,照料这个地球,回馈这个地球,比如肖恩我能不能借一下手机,他把手机借给我,我需要照顾这个手机,这样不会弄坏这个手机,或者摔成两半然后返回他、感谢他,现在我们借用自然和地球的资源,我们借了火、黏土、能量、能源,同时我们要意识到,有这种意识去回馈自然,要保护自然,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所以我们现在有点借用了未来的资源,那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
在夏天我受到纽约时报的采访,当然是美国一个大报,当时他问我,为什么人们要去到黏土店制造这个陶器,在美国有这种陶器热,人们希望能够制作陶艺,纽约时报看到这种趋势和现象来采访我,我觉得非常明显的这种趋势,我们一直在房间里关着独自一人,都是因为新冠,新冠给我们上了一课,我们只能通过ZOOM线上交流或者腾讯交流,在ZOOM上看着电脑,盯6—8小时一天特别崩溃,人们希望能够和其他人交流连线,能够线下去交流,或者制造创造这是一种思维的方式,所以我就把这种思考从我的角度分享给纽约时报,其中一点就是一个美国的大公司他们制作一些陶器的轮子,销售量创历史新高,人们想要购买制陶工具,这个制陶工具他们在线下门店去制陶,做陶艺品,这一点让我再次陷入思考,这种互动,我们身份认同,我们是谁,我们是智者,我们是身体的一部分,我们是充满情感的动物,我们愿意去触达他人,我们可以代表很多东西,我们认为人类代表很多身份,这是值得我们对于未来的思考吗?这点会不会在未来被提起,这是不是说向前进过程当中人们变的没那么重要呢,我也不太确定,我之前有点怀疑的。
现在我确实是不太确定这一点,我所知道的我觉得这种链接和在座各位嘉宾之间交流和链接,以及看到大家能够真正线下面对面交流,穿越时空,跟大家握手,跟大家交流问候,对我来说具有巨大的意义。能够再次恢复回到我的自身,那这对我来说是上了一课,因为你们在座的各位朋友们,我看到你们之后,我可以更好理解自身,我缺乏这种交流,那我觉得这是我们了解的基础,是未来的基础,是未来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身份认同的基础,作为人类这种触达和交流非常重要,但同时我们可能无法共同的了解未来的确定性,让大家不断去寻求这个未来趋势,我们走到自己工作坊Studio的时候,如果你什么都知道你就不是走上冒险的旅程,你做的都是已知的东西,所以对我们学生,陶艺艺术家学生来说,有很多的年轻人,他们确实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他们教会我很多。那这种事情在新生儿接生过程,包括为人父母过程当中你也发现孩子会告诉我们很多,我们在寻求答案,当一个学生来问我问题的时候,有的问题没有答案,我会告诉他们,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不知道,未知也是一种好事情,因为你持续寻求你最终会自己找到答案,学生自己会创造一件作品、艺术品,再次解决其他的问题。那很快我的面前就是我知道我做了哪些我已知的东西,哪些未知的东西,我从未知转向已知,这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和答案。
我读了一本书,2018年一本书叫做《人类的未来》,Meet you Tyco写的,是一个日本物理理论学家,他的副标题是说人类的未来将会转变火星、改造火星,就是跨星际旅程以及无限跨越地球,永生不死等等这些关键词,那他的这本小说,让我憧憬未来的可能性,他在探寻思考,也是非常有趣的一本探索的书,可能他知道的要比我知道的更多。与此同时我发现非常有趣的现象,美国宇航员他们曾经上了这个月球,建立了空间站,这些宇航员可以有一个自己选择的工具到了太空站以后,他们可以拿一堆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小工具、小摆件、小玩具等等提醒他们哪些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的,比如非常时尚的东西,比如你是一个宇航员要登上月球,对你来说,你觉得你要带上什么东西,你的PPK是什么,你要带上什么样小工具上月球呢?所以我就聊到关于跨星际穿越的可能性,那可能大家在跨星际穿越过程当中,可以带上自己喜欢的这件重要的东西,谢谢!
吕品昌:谢谢唐纳德·韦恩·黑格比精彩讲话,我们认识已经30多年,经常听他的演讲,每一次演讲都给人带来启迪和思考,今天的讲话也是如此,我们在谈论陶瓷的未来,他也说了未来对未知的不确定性,实际上是一件好事,共同享受这种未知,创造这种未知,谢谢!下面请韩国AIC会员代表李美善发言。
李美善: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主题就是平衡,现在进入数字化时代,我们都看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我们要进入到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阶段,那由于新冠疫情带来的我们现有一个发展阶段,我们使用更多一些技术,尤其是数字化,线上这种技术,那刚刚我们的吕品昌教授提出ChatGPT,是时候必须要建立我们自己这种数字化发展以及数字化这种普及,也就说我们必须要问出一个好的问题,如何能够进入到这样的时代,未来将会是怎样的未来。
我们都知道现在环境面临很多问题,还有不同国家面临不同挑战,人工智能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来促进我们此时未来的发展,陶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也是人工智能能够去影响一个领域,所以我们必须要去实现一个平衡,我们要特别小心,那陶瓷本身是具有很悠久的一个历史,而且是有着多元化的层面,在历史,在文化,在各个方面他其实都有所涉猎所以基于我们关于陶瓷的理解我们进入数字化时代,我们要将他传统以及现代数字化进行平衡发展。
应该如何在数字化时代发展陶瓷,我们可能对人工智能产生一些恐惧,我们可以先从元宇宙说起,但是我自己是在2021年有过我一个展览,当时我是在韩国的这个展览馆进行展览,主题就是我们这个工具,我们知道我们在所有的领域都会有工具的一个使用,但是工具的一个惠及必须能够帮助我们去实现平衡,比如工具可以让我们变的很开心,让每一个人很好使用,包括新冠疫情的时候可以使用线上工具来帮助我们进行相互交流,如果想要很好使用工具,或者快速发展技术和科技,我们要特别小心才可以,要了解这些工具或者这些科学和技术发展会为我们带来怎样其他的影响。我想说我们要保持一个平行,要在人工智能以及材料智能之间保持平衡,什么叫材料智能,一切来自于材料本身,比如陶土、空气、火等等这些是原材料,我们必须制定出我们自己现有的这些材料,我们要在材料智能智慧以及人工智能之间保持平衡,这就是我发言,谢谢大家!
吕品昌:谢谢李美善女士精彩发言,她也谈到关于当今数字技术、人工智能领域等等,他对于陶瓷艺术的发展的未来一个思考,她的观点就是要确保发展的平衡,用一个新的思维方式和工具或者说在新的背景下陶瓷应该如何与这些当代科技相融合,寻找一个平衡点,谢谢李美善女士的精彩发言。
下面我们请美术馆学术研究部主任红梅女士讲话!
红梅:尊敬的卡夫曼先生,尊敬的吕品昌先生,陈先生,感谢你们三位的邀请,同时问候尊敬的温海格比先生、透明先生、朱乐庚先生、张富野先生等前辈们,我将在规定的5分钟时间内,紧紧围绕考夫曼先生跟韦恩·黑格比先生的问题来展开我的思考。
我们看到世界格局风云变幻,动荡不安,这些都直接影响全球经济合作,贸易往来科,技虽在突飞猛进,却同时承受着人为的壁垒重重。尤其我们今天论坛的艺术直接相关的ChatGPT以及AI的这种广泛使用广泛的艺术的结合,已经成为现在全球艺术的一个显学。如果说上述这些态势是直接关乎领袖层或者是各个艺术领域,精英层的病菌在全球肆虐,世界大战的阴霾笼罩世界角落,每天的日出和日落,这个都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心的健康和日常生活。上述这些显性呈现的国际风云,使我们这个时代从历史叙事的角度看,岌岌可危,朝不保夕,似乎只要核按钮一亮,我们就随蓝色的星球一起灰飞烟灭了,甚至都没有时间像韦恩·黑格比先生所畅想的那样去到马斯克为我们开创的火星之旅了。我们就坐等这一刻的来临吗?我们难道不是也知道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一步一步的都在走向死亡吗?尽管如此,我们还不都是在努力的活着每一天,并努力的在战火纷飞,病菌肆虐,寒风凛冽,大雪纷飞里,我们从世界各地赶过来,齐聚在景德镇,开创了第二届国际陶艺双年展,又齐聚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国中陶艺艺术馆来共同庆祝IAC中国会员首届的陶艺展开幕,以及我们现在的论坛来共同讨论陶艺家在这个时代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能够能否为世界提供一个可期待的未来的可能性。
正如展览前言所说的,陶瓷以其特殊的生活用品和文化载体的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全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我们的精神世界。正如考夫曼先生刚才所说的,陶艺的材料基础是土,土是最古老的艺术语言之一,也是最没有国界的艺术语言,它不是油画,不是水墨画,不是漆画,不是漆艺,不是细密画,青铜雕塑,它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专属,它不存在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陶艺的文化属性或者说文化规定性,直射着源自造物者大自然对人类无差别的馈赠,平等、民主、自由和爱。
而瓷艺却是因为中国古老文明智慧曾经独步世界文明之林1000多年之久,古代世界中China这个词既是中国又是瓷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全世界都曾经被来自中国的瓷器传递出来的那种完美无瑕、高贵典雅、精致细腻、简约纯粹、含蓄内敛、温婉柔和的人性之光所温暖和照亮过。直到1709年,德国发现寻找并烧制耐高温的高温土也叫高岭土,中国独步世界,瓷艺文明之林的这样的神话才逐渐被打破,世界各地的瓷艺精彩纷呈,如同世界各地的陶艺一样,发展到20世纪中期,世界艺术之林的陶瓷艺术简称陶艺,在人类当代艺术发展中,在人类日常生活用品中散发出迷人的光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或者以陶瓷为材料进行创作,或者以陶瓷为目的进行创作,或者以陶瓷为观念进行创作,陶艺在某种程度上引领着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的一种态势的可能性。
值得重点强调的是,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态,能够比陶瓷艺术更贴近最大范围的日常生活和每一个个体,这也许源于这种艺术形态的基本元素,土,它来自造物者无私无差别的馈赠给人类,同时源于这种艺术形态基本元素的蜕变火,火是人类先民无差别、无国界的远古文明和文化的象征,由大自然的基本元素之一土和人类的原始文明符号之一火,二者结合之下的陶瓷艺术,在今天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下,是不是看起来更加的弥足珍贵,更加具有启示意义,这是不是我们需要深度挖掘的陶瓷艺术的伟大意义和价值。
我的发言完了,再次感谢考夫曼先生、吕品昌先生和陈先生,谢谢!
吕品昌:谢谢红梅教授,讲话太专业了,他呼应了考夫曼和唐纳德·韦恩·黑格比关于陶瓷问题,回答陶瓷艺术存在价值和意义,谢谢红梅女士。
下面因为时间关系我会越来越快,有请联合国教课文组织逃逸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学院二级教授王安维教授发言。
王安维:谢谢吕品昌校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应邀参加高规格陶瓷艺术盛会,虽然外面滴水成冰,我感觉到一阵阵扑面而来的暖暖春意。对于刚刚各位的发言和间接我都表示赞赏,并且深受启发,特别刚刚走进大厅,看过琳琅满目的作品让人如沐春风,心旷神怡,无限风光让人目不暇给,流连忘返,一句话让我受益良多。
下面我想围绕瓷的未来谈个人几点想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随着高科技不断进步,陶瓷材料越来越多完善和丰富,装饰工艺越来越多样化,装饰手法越来越先进,3D打印这些东西非常先进,我认为要想推动国际陶瓷艺术不断进步,还要解决术与道的问题。上次说制瓷材料、装饰工艺、装饰手法都属于技术的范畴,也是属于这个技术层面的问题,这对于推动国际陶瓷艺术的繁荣当然很重要,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要解决一个道的问题,所谓道就是陶瓷艺术作品存在着主题思想及人文精神千百年来,我们中国古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是以文以道的这种人文精神,我认为对于陶瓷艺术而言也是解决好瓷以载道的问题,像著名的明末清初的石涛,他就提出了笔墨当处于时代的艺术主张,所以坚持两维方向,秉承贴近生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现实主义的精神,以多笔墨且准线的人类的共命运共同体为关注,是我们每个陶瓷艺术家光荣的使命和职责。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其中包括和平共处的发展问题,也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同时还包括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问题,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一些问题,正是需要我们广大陶瓷艺术工作者深入思考,精采表现的重大主题。说到和平共处,大家自然想到联合国总部那件著名的雕塑铸剑为犁,那个生动的造型、凝重的主题时刻昭示着热爱和平,共存共融,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因此放到联合国大楼和平主张反映世界人民共同之声,所以这件作品成了不朽之作。
二是生态和自然的题材。中国美术史上有不少的佳作,像曲悲鸿先生的《巴人汲水图》,体现了当时重庆人民落后的生活条件和自然条件,顽强坚韧不拔的一种精神风貌。当代雕塑家袁熙坤先生创作的一些作品像基地之极,北极冰川融化,一只熊妈妈紧紧的抓住,即将来掉进大海的熊宝宝,扣人心弦的危机场面仿佛大自然的呼唤,保护北极保护熊宝,保护有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然而在我们的陶瓷艺术作品中又有多少这样振聋发聩的一些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精品力作,无疑是广大艺术工作者共同要努力的。
三是加强弘扬文化的多样性。201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部发表演讲中说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复建而丰富,通过陶瓷艺术人类呈现的多样性,也是一种恒以常心的艺术主张。
举个例子,前些年我们景德镇学院为了纪念坦桑尼亚建交50周年为契机,我们组织了一些艺术家在这里搞创作,通过不同的丰富多彩的器型装饰手段,表现的坦桑尼亚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作品放在宋庄的非洲小镇艺术馆展出。坦桑尼亚当时的总统基奎特先生的亲临观摩,对这场的活动的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这一题材创新之举,也增强了中非传统的友谊,发挥了艺术载体的独特的作用。
值得陶瓷艺术家关切和表现的重要题材还有很多,主办方给了我5分钟,所以我就不一一去说,以上发言的有不妥之处的进行指教,也祝愿大家在新年的理念万事如意健康,谢谢!
吕品昌:谢谢王教授讲话,刚才他从术和道的层面来谈到陶瓷艺术发展问题,特别强调当代艺术应该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弘扬文化的多样性,谢谢!
下面我们有请清华大学著名理论家张夫也先生讲话。
张夫也:因为接到通知,要求书面讲话,可能控制时间,所以没有做PPT。其实上周还在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的双年展,在那里确实很受鼓舞,很兴奋,现在回到北京,今天又是一次国际陶艺的盛会继续的兴奋,继续的震撼。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会员同道、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现在时间接近5点半,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可能大家的肚子也容易饿,这个时候我们继续在这里演讲,大家可能需要忍耐。首先我代表国中陶瓷研究院热烈欢迎各位莅临今天的开幕式和学术研讨会,尤其衷心感谢国际陶艺学会决定在北京举办2023IAC中国会员作品展览,这是国际陶艺学会首次专门为中国会员举办展览,而且将地点选择在瓷器的发明国,这样我们的展览的意义就是非凡的,所以深信这次展览和论坛能够在我们的陶艺界产生积极影响和丰硕成果。
大家都知道陶瓷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凝结了人类巨大的创造力和深邃的文化精神,也为世界闻名史册增添辉煌篇章。古往今来陶瓷以及特殊生活用品和文化载体的方式,无时无刻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具有其他美材无可比拟的经常性、广泛性和深入性,陶瓷他是照实着美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9天前我在海南三亚一个论坛上故宫博物院专门做文物保护的副院长,他给我们讲到这个纸的寿命他主要指中国绘画纸的寿命只有1000年,而这个卷的寿命只有800年,大家知道染织物品最终会腐烂,坚硬的象牙、古雕最终也会腐蚀,青铜器最终也会氧化,陶瓷不一样,陶瓷我们现在可以看到1万多年前陶制品,比如在西亚、日本都可以看到万年以上的土陶,我们现在也可以看到光亮如新的2500年前古希腊的陶器,所以我认为这个永恒性还有人文性和环保性,这样的一个特征就让陶瓷成了伴随人类一路走来,又将伴随人类走下去的重要的艺术创作美材了。可以说在任何历史发展阶段,陶瓷都会显现出无可替代的魅力和功能,他会让我们人类的文明生辉,令人类生活更加精彩。
在历史上这个陶瓷之路通过贸易的方式,把独特中国陶瓷文化和东方美学理念传向全世界,可以说陶瓷是我们人类贸易史上第一种真正意义上全球性商品,陶瓷他是具有这个特点,首先他是作品、产品,他可以成为商品,最后又可以成为一个藏品,也可以成为用品,成为藏品就意味着他会成为文物,但是其他的一些东西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可能最终有很多就会变成废品了,这是陶瓷的优势。
所以,作为陶瓷之路的起点,我们中国的制瓷技艺历史悠久,他的独家奥秘可以说延续千年之久,世人莫不趋之若鹜,在东西方贸易史里边,虽然茶叶和丝绸更为大宗一些,但是他们完成的都是输出接受的这种单向旅程,如果彻底跨文化的交流、渗透、影响和融合,那非陶瓷莫属,这也是世人为什么要以China命名品类的重要原因,至于跨文化的视角去观察更能清晰的认识中国陶瓷的内在价值和精神实质,进而看清他的区域性、本土性和民族性的本质特征。
正如大英博物馆的馆麦克格瑞格他所说的,瓷器历史是全球对话的历史,他对制造技术和日常生活、人文风尚等等方面有重大的影响,是双向的,由此我们可以解读为陶瓷之路伟大历史意义和真正的内核,是完成东西方交融的一个文化大循环和大融合,我想未来的陶瓷艺术需要继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进千家万户。当下我们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世界大变革,新的社会人文环境和市场格局以及迅猛的科学技术发展进程正在改变着一切。
说起陶瓷艺术的未来,应该是非常乐观的,我是持乐观态度,当我们深处电子文明社会之中,我们生活被格式化状况下,陶瓷艺术给我们带来无限生机,未来人类生活模式也会朝着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方向发展,这为陶瓷艺术发展提供很好的机遇和空间,电子化背景下人类生活呼唤着人文情怀的回归,陶瓷艺术的大力发展有助于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灵魂、完善人的心智和情怀、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当代陶瓷艺术并不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在内涵上主要说的是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当代陶艺所体现的不仅有现代性,还有艺术家基于现今社会生活感受的当代性,这个当代性包括我们艺术家、我们的作品要有思想内涵,有哲学思考,要有时代审美,艺术家置身的是今日的文化环境,面对当下现实,所以他们作品必然要反映出当代的时代特征,因此在当代能够被大家认可和赞美优秀陶瓷艺术作品往往具备这样的特征,那就是在深厚的文化传统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的文化特征和陶艺家个人独特的艺术创新,我想我们这次的展览能够彰显这一特点,也能够体现这样一个理念和精神。
陶瓷艺术家的未来,应该说是从根本上让我们的陶瓷能够融入人类的生活,也就说让陶瓷艺术生活化,陶艺家要为人们的心灵创造生动的价值。再过十天左右就是新的一年了,所以在这里我认为这个展览本身就是献给新年最好礼物,衷心祝愿各位愉快进入新年,祝贺我们的国际友人们圣诞快乐,谢谢!
吕品昌:谢谢张教授,也是我们国中博物馆执行馆长,刚才他分享了他对未来陶瓷艺术发展的看法很有见地,他的观点就是陶瓷艺术要融入生活,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是他的观点和目标。下面请IAC会员代表周光真先生发言。
周光真:谢谢大家下午好!我的发言图片有点多,速度会比较快。是根据我自己最近这些年做的一个图书的项目,我跑了不少国家,希望能够除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这些陶瓷以外,我希望了解很多著名原住民陶器,就是边远地区原住民陶器,还有我们不太了解民间陶器。我们假如要讨论未来的话首先要了解我们过去。这些图片基本上我拍的,这个是碑宁的原住民的做陶,我们经济跟科技的发展,近百年来最最重要塑料制品的诞生,所以塑料制品诞生以后,我们日用陶器慢慢退出日常生活需求。这是印度尼西亚新与旧比较,你们可以看到他这个拉胚机非常特别,是用脚踢的,有一根绳子,下面有个竹片作为弹簧作为动力的。这是印度做陶的方法,有很重的大的石盘在转。就是运输陶瓷的方法,最早运输陶瓷,底下墨西哥的,下面是克什米尔,在右手边本来头顶都是陶管,后来都变成塑料器皿,工业革命对陶瓷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国内叫花子的,用一个印刷工艺替代手绘工艺,这个图片博物馆拍的,我很吃惊很简单的图片非常复杂的印刷剂把图片印出来,转移到陶瓷上面,这个图片印的非常精致。
另外重大革命性的就是注浆,特别做雕塑小型的大批量生产陶瓷变的速度很快。20世纪前期德国的陶瓷机械化生产非常吃惊,现在都已经在博物馆里面,他有传送带,这个机器整个生产过程全部是机械化的,这个是美国20世纪初期,美国俄亥俄州,那个地方可以说是当初的美国的陶艺中心,我们看到很多烟囱窑,右手边这些陶瓷典型的产品,到现在还在,目前美国最大陶瓷工厂。
我们讲到这个陶艺的话,首先我们会讲到现代陶艺的诞生,现代陶艺的诞生,在西方来说特别从美国角度来讲,是1952年日本民艺运动诞生,滨田庄司跟彼特·伏克思在相遇,这个东西方的碰撞,诞生了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里面最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基础就是他把那个陶瓷从工艺美术的范畴推到纯艺术的范畴,这个是一个最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基础。
讲第三个问题,陶瓷艺术跨界融合的问题,这边我们看在左边是景德镇的图片,右边是他们在英国的一个艺术家他们有一个表演,这个陶器做的很高很高,主要是挑战材料无限可能性。这个是我在美国陶艺教育年会拍的照片,另外一位是以色列的艺术家,他既有传统工艺,也有创新的成分,这个绿颜色他烧完以后用喷砂工艺,很光亮那部分去掉。讲另外很重要的差不多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性的陶瓷产业都走向没落,在这个情况下原来很著名的陶瓷企业都开始了一种新的模式,就是博物馆或者我们讲创意产业。
我们普通我们可能会关注比较多的是东亚地区,中日韩还有欧洲,其他地方也有,我去乌兹别克斯坦,上面是我收藏黑白明星卡,下边这个图片是我们新建的国际陶艺中心,他们也在欢迎世界各地艺术家可以到他们那边去参加活动,我觉得这么多年,我所认知的,有最重要两个组织,一个是我们的IAC,像很大一个家庭,我自己在旅行的时候差不多每到一个地方找到我们会员,能够跟大家交流;另外一个美国陶艺教育年会,每年差不多有7000左右的参与者。
当然我知道景德镇刚刚有个开幕式,可惜我没有时间过去,没有更新的照片,但我想大家都知道这个景德镇作为一个世界陶都非常重要,而且进入非常新的阶段,希望下次有机会拍点新的照片。
第五个问题我想讲的全球化潮流中间国际交流中间这个传统陶瓷工艺获得重视,在左边这个图片是熏烧,那个是真真实实吉普赛陶工在做每天使用的陶器,右手边加州艺术家们在烧,两种工艺是一样的,另一边在烧陶器,当代陶艺作品,左边烧出来每个大概一两美金一个,右边艺术家烧出来可能几百美金一个。另外就是这个陶瓷气氛烧制的流行,一个是熏烧还有柴烧,当代陶艺丰富多样性我整理一张图片,这边不深入解释。
另外综合材料,其他材料跟陶瓷材料结合在一起。还有装饰艺术,左边这件是考夫曼,右边是美国陶艺家作品,里面是一件作品,是湿的,没有烧过,还是潮湿的,他觉得在这个陶土在潮湿的时候才有生命的。装饰艺术,左边是一位韩国艺术家的,右边是我们主席。
把这两个图片放在一起,一个我觉得就像在地上打出来以后,托比恩作品像天上掉下来一样,有很多无限可能性,还有多媒体,这个照片很早了,用投影把这个云在挪动的景象拍出来,这是行为艺术,这些看上去绿色的像草一样的那个都是陶瓷,还有使用型器皿,这个是雄开波(音)杭州的,右手边是唐纳德·韦恩·黑格比,我们通常在讨论的时候,特别80年代,艺术家碰到一起你是做器皿还是做雕塑的,有一个界限分明,你是做器皿就是工匠,雕塑就是艺术家,这个里面没有明确的界限,还有陶瓷设计。公共艺术一个是巴塞罗那,一个在旧金山。
国内经常提到工匠精神,我觉得我们在陶艺教学中间可能也在重申,我们要有一技之长,要有一定的工艺上的难度。这件作品是一位埃及艺术家的,那个应该是欧洲,我忘了名字了,这个是美国的绞胎,我知道中国很多至少是唐朝甚至更早就有绞胎的,这个是美国的绞胎,就是做的非常非常复杂。他切割出来每一片做成一个盘子。
还有智能的高科技东西,我就跳过不说了,刚才你们都讲很多不展开了。
第九个问题,假如说我们一直讲为我们未来,我们未来最重要是什么,就是儿童教育,就孩子们成长过程,那陶艺教育在国内,在中国也在不断普及,小孩子都有机会去玩陶,在美国有一位国内的艺术家跑到美国参观以后,他觉得美国的陶艺就像老年书画社,我觉得很好,中国假如老年书画社变成陶艺作坊,或者陶瓷班的话,陶瓷更普及了。
我们讲到陶瓷教育这里边两条线,一个是传统的保持,一个是学校教育,我上次在非洲,在加纳的时候,我觉得很吃惊,这两个,一个原住民的陶瓷做工,一个是大学教学,这两个地方开车不到一个小时,非常震撼。
我在微信上面经常碰到一些年轻人问我,我将来怎么发展,我刚刚毕业,他有很多想法,我觉得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讲,你可能不需要把自己固定在某一个领域,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无限的可能性,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擅长,你的爱好去发展。
谢谢大家!
吕品昌:谢谢光真先生,用大量精美图片分享人类陶瓷艺术发展进程和历史,我就不展开了,下面有请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名誉院长朱乐耕教授发言
朱乐耕:各位同仁大家好!我就把前不久我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展览,就是对陶瓷未来的思考,前面是我一个片子一分多种看一下。这是展览的一个部分。这个叫三重镜,是一个能够让大家参与其中的一个作品。
(视频)
上面是苏州园林瓦的形状,用数字化技术把中国传统进行新的演绎,作品我的团队一起共同来制作的。这个作品架构是一个两层楼建筑搬到美术馆里去,在里面进行装饰,上面可以旋转的,这是一个赏视。这个是探讨中国式与场景流在传承中创造、造型、表演、艺术场景这个展览的情况。
展览大概有两个多月时间,大概1亿多人网上观看,有50多万的每天1万多人平均在参观这个展览,这个展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共同举办,这个馆去年建起,这是综合性当代艺术场景的展览,这个由我和艺术工作室团队由众多的艺术表演艺术家共同来完成的这么一个作品,这个展览探讨如何中国传统为基本的发展点来表现中国式当代艺术学术展览,展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实物和照片文献系统梳理我从90年代到现在艺术创作,参与很多空间艺术探索,通过总结过去探索,所生产现代器皿构成,这是我们提出来的,因为现代教育我们有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现在我们提出一个现代器皿构成,因为中国艺术我们来自书法艺术两个特征,书法艺术又来自我们对一种自然观察的观察,这个我们一个研究,出版一个书籍。
结合最前沿数字技术、材料工艺,创造出系列大型艺术场景作品,这个作品延续中国传统美术,艺术新物种,也是一种中国式当代艺术形式提出,这里面作品我们园林的艺术,园林的瓦,单元的构成,再就是连的镜像,用的我们冬奥会的那个永不凋谢的绒线花。
这个展览我们主要解决问题,第一具有当代中国式美学现代器皿构成,这个是正在做的一个项目,中国式的造型,这个构成理论的提出,当代观念、前沿技术将中国美学精神传递到未来;第二就是中国式艺术形式,艺术场景流,我们提出了艺术场景流这么一个概念,全新的艺术形式概念的提出,园林般的诗意空间,场景人与艺术空间融为一体,每个观众是艺术作品的一部分;第三新形式全球话语境中的表达方式中国式当代艺术是面对国际的表达,既传承中国传统,又具有国际性,是从美术馆蔓延到生活场景,在艺术设计、生活中不断循环中国式美学。
这个场景流中有两种表演形式。第一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具有学术性的研究和创作、探索,希望人在未来进行更多联合性创作探索,更加立体中国式艺术表达;第二观众自发性表达具有文化特征情感性、自我表现,每个人都能网络视角进行表达,观众自发表达产生实体场景流也产生互联网信息流,这个展览进行很多观众采访,这个网上采集很多照片,这个是我们的移动式的环境空间艺术这个场景中的表演。
因为我们部门是多艺术,不同部门组合在一起艺术群体,我们在强调多元的融合,艺术的交叉,包括当今我们提出了学科的交叉,新文科、新理科,新艺科没有提,我也创造提出新艺科概念,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艺术教育是通才教育,不像现在这么单一。在网上采集的一些照片,艺术场景流艺术再生产这次探索的主要形式,观众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往常观众没有具体面孔的艺术作品的这个见证者,是不需要被记录的访问者,是单向被灌输观念的受体,是被动的体验者,沉浸式艺术依然有这样特征,本次展览中观众是艺术作品的一部分,观众行为让艺术作品成为不断变化动态场景流,艺术作品的文化形和观众文化背景产生共鸣、共情,激发观众表达域,行动者、表演者、记录者、观众艺术场景表演与拍摄,艺术场景中的艺术再生产,所以观众也是艺术家,这个展览创造的文化场域中观众和艺术作品,艺术家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了,这是全局化下一个阶段艺术发展趋势,我们认为是这样趋势。
这个场景流的灵感来源什么,来源这张照片希拉里背过身体,观众将希拉里的形象作为背景进行拍摄,显示这次见证者记录自己与见证者对象共同在场时代,这个时代见证与被见证对象同框被记录了,很启发我们艺术创作的一个照片。所以这个作品可以移动,这个作品也在北京展出,后来到澳门参加澳门活动,后来到北京工艺美术罐馆到成都文化博览会,到成都文化部非物质遗产的活动。这是现场照片,这是网上采集的照片,网上能采集很多照片下来,场景流很有意思的研究现象。这是绒线花是上海非遗的,陶瓷更是我们1万多年历史很重要的国家非遗。
我的发言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
吕品昌:谢谢朱教授,工艺美术馆展览我在场的,他整个大的展览非常震撼,他近些年来一直在寻求陶瓷艺术的空间拓展,跨界融合,做的非常棒,谢谢朱老师。下面有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春茂先生发言
黄春茂:大家下午好,我以为圆桌会议,所以没有做PPT,非常抱歉。我就简单的首先从我做的事来说,这些年一直在做日用瓷设计,目前手上做三个品牌管理和设计,目前大概一年5个亿左右设计产品在卖,那天跟陶艺传承刘子力董事长还说,如果能够做好的话,一个品牌可以做到20个亿规模,不是为了吹牛,如果做产业就说产业的事,为什么会有这样,曾经前几年到欧洲去,我看整个市场得出结论,中国高端日用瓷市场持续上升,可能有20年机会,你可以看得到欧洲很多人会用奶奶上一辈东西,这是一种文化,50年前高端生活定义定型了,今天中国从30、40年前重新定义中国人茶桌样式,我们不断从穷人用一个大树根,到用非洲红木,到我们把日本铁壶炒起来,到最后各种各样的跟传统问跨有关系的这些器皿,我们不断通过这种方式寻找自己的一种安全感,一种文化的依附感,因为中国文化从农业文明走向当代文明,现当代城市文明,我们定义在生活方式和我们价值的时候,我们需要有新的和我们技艺有关系重新定义我们当下中国人样式,这是未来行业长期的一种活力和潜力。
第二点想说一下围绕今天陶瓷未来,首先说到日用瓷方向。昨天学校也是分院里开会大家很焦虑,在说AI时代到来怎么办,所有专业跟AI发生关系,我得出一个结论,我个人觉得那天跟黑格比教授说到事,我们中央美院一个课程我们院长说怎么都是手工的,黑格比跟我说在美国很多学生你不教他很多动手东西他做不了,而中国学生我们是天然离农业文明很近的,对于动手的环境和技艺很多,所以我们在动手方面会很快,但是其实到了未来的AI,随着虚拟世界越来越强大以后,我们离这种物质,包括传统,承载我们传统文化技艺的瓷器越来越起到一种平衡我们未来AI时代的世界一个意义,所以应该是很淡定的,而不是跟着一起着急焦虑。
第三借用前段时间非常认可,我们艺术家焦虑不在于AI时代到来,艺术家焦虑恰恰应该在未来今天我们不断在谈观念,很多国家不谈观念的,因为在乎不是观念,在乎我生活怎么样,我有没有我的态度,我们谈观念我们观念不断落后,今天我们全球化已经很长时间,我们中国人的观念,我们的不断更新,其实我们不断从外国的样式里面去吸取样式,吸取样式,其结果严格的说,我认为今天中国的艺术,包括我们未来挑战是什么,就是艺术无创造,我想借助前段时间徐斌老师一句话,杨澜给他做采访,徐斌老师说不太关注艺术圈子,这个圈子我认为是一个没有什么创造力的圈子,我认为他说非常好,什么是这个社会有创造的东西,比如很多新的领域,比如我们中国这些企业家,每天面对政策、文化各个方面的变化,如果你不跟上你就死掉,你就没有未来,其实艺术家他某种上我们艺术家很艰难,我们这么难,这么苦,真正的挑战我认为直接面对当下的这个时代,直面当下去介入到,去认识到,去解构这个时代,我们在这个时代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有什么样自己见解,我认为这才是艺术真正的意义,谢谢大家,
吕品昌:谢谢黄春茂的简短发言很精彩,春茂原来是一位当代陶艺家,现在实现完美的转型,现在开始一直从事陶瓷产业设计,一位非常优秀陶瓷品牌设计家,他的产品已经成为企业政府非常热门的设计,谢谢黄春茂。
下面请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丁方教授发言,如果不在的话接着进行,今天我们现场的发言就到此结束,我们还有IAC线上会员的发言。请连接。先介绍一下自己。
线上发言:关于陶瓷艺术的未来,在我看来其实是非常显著的,陶瓷可以作为非常重要的媒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在我看来他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我们可以看到陶瓷可以去以一个根本的方式去连接自然,而且能够去创造我们每天的这种日常的生活,并且可以将很多装置艺术进行融合,陶瓷可以产生全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生态圈,同时也可以将这样一个生态圈创建在我们生活之中,我们知道陶瓷不仅仅陶瓷艺术家们所拥有专属,而是很多艺术家所有人他们可以选择融入到陶瓷媒介中去。
在20世纪我们有一些陶瓷的艺术家,他们比如说像毕加索,还有在洛杉矶,他们都有非常长期陶瓷艺术的发展史,最主要的一个局限性就在于材料技术的有效性还有关于一些专业的技术领域,包括像是烧制或者喷涂领域有技术上壁垒,而且在这个过程也在不断进行技术相互交流,我们看到陶瓷的历史更多是从东方向西方一个传输,而陶瓷漆器是其中重要的媒介,一方面进一步推动传统发展,通过比如说航运或者其他的方式去将更多的瓷器进行全球的运输,而这方面能够帮助我们去进行货物或者是想法相互的交流,所以陶瓷提供很好的机会,他也是让我们能够感受到陶瓷历史的丰富性,我们博物馆有重要使命将陶瓷历史重新展现在公众面前,让更多人了解他,现在在艺术家,无论性别如何、文化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成为主要的旋律,这也是IAC一直致力于去做的事情,我们致力于在过去70年间一直致力于的事情,今天有更多的工作可以去做,今年年末的时候,我们看到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有很大的这种分歧和分裂,不断增加,我不确定艺术是否可以拯救世界,毫无疑问可以进一步感受世界,或者说感动世界,可以进一步的去促进世界和艺术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包括像一些收藏家还有美术馆、艺术馆相互交流,这是IAC非常重要的职责,也是陶瓷非常重要的职责,完全以一种开放状态,我们愿景和使命,必须坚守使命能够去做最好的世界,带来最好的自由,这就是陶瓷可以带来的,谢谢。
吕品昌:谢谢IAC会员,还有线上发言吗?还有一位吗?
线上发言:大家好,大家下午好,来自于中东对大家的问候,我也是来自东欧,首先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我们现在并没有很好的对于一些理解,我们对艺术还会存在一些误解或者困惑,我们现在有很大这些危机,但我相信我们还是有极大潜力,有很好的未来,有很多的可能性,我觉得这些对于我们的这个陶瓷艺术领域,在未来来说也是有很多启发的,对我们来说这就意味着说我们能够引领自己快速走向正确方向,而不是说停止我们现在追求的步伐,让我们能够适应更好改变。
现在看到不同国家发生巨大的变化,我认为这也是很好的方式,我们尝试新的东西,去尝试新的这些技术可能性来应用到我们现代世界上,包括我们可以去创造使用一些传统的技术,创造一些新的东西,我觉得这些是非常重要的,看到这样一种快速发展来说也是非常重要能够促进传统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是我们灵感一个来源。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这样一个阶段,通过我们这样一些传统,我们可以发现而且更好理解现代的艺术,这是完全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时代,包括像我们设计师所有陶瓷艺术家们都是可以去得到很好的应用。
陶瓷创造永远都是一个开放的话题和过程,他其实是可以弥补我们生活中很多不同之处,不仅仅是他的形式,也是他所要传达的含义和这种内容,我们说陶瓷的一个创造,与此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去建立这种真实和应用艺术之间的桥梁,我们认为目前尤其是我们现在的艺术家们,他们使用比如说这种陶瓷作为一种媒介是非常广泛使用的,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去促进不同的陶瓷艺术之间的相互交流,能够让我们找到一些特别有意义的,有趣的一些概念和理念,能够看到他是一种陶瓷的方式所表达出来,而且我认为国中陶瓷艺术馆来开展第一届的IAC中国会员展,他也是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也是通过我们去将世界上这些陶瓷艺术家们去联系在一起,可以去证明说我们的这样一个展览也能成为了我们所有艺术家相聚的一个摇篮,能够来到这样一个展览去分享所有尖端技术业绩所有技能,也能够帮助我们去促进陶瓷艺术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充满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的,而且能够去反映陶瓷或者说瓷器一个传统,与此同时,他还能够去展示我们创造一些新的陶瓷工具的一些可能。
我觉得此次的展览就是非常重要的展览,像这种活动将会吸引国际注意力,并且能够去吸引专业的人才和公众,能够来到国中,并且进一步推动我们的活力和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我们的理论研究和推动历史学家和策展人,能够积极的参与专业的对话,并且能够积极的成为详细的探讨这一领域的艺术的发展,那这样一种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当代的这些陶瓷的艺术依然是有空间可以发展,有巨大的潜力,因为他有自己的路径,有自己的功能,而且这些是基于目前的新的现实,陶瓷艺术他有悠久的历史,与此同时能够利用新的技术加持并进一步发展,所以在我看来对于未来的唯一限制就是我们艺术家的想象力,谢谢大家,谢谢大家的邀请,谢谢!
吕品昌:谢谢这位来自东欧的玛莎女士精彩发言。
松井一夫:我来自日本的松井一夫(音),我来自京都艺术大学的陶艺专业,尊敬的托比恩·卡瓦斯主席,各位阁下大家好!当我们想到陶瓷的未来,我们经常会想到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就是新的艺术形式、新的艺术表达,新的陶艺的表达,能够去推翻过去的一些表达形式和艺术形式,那么现在当代艺术有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了更加积极的一个艺术流派,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推动这一形式新的发展,推动文化和手工艺之间的一个协作,我们希望让这个陶艺艺术进入到千家万户,进入到公众的视角,在当代我们面临着新的市场,是否是这样,我们还是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我们认为公众的认知认为这个艺术依然是一个装饰品,而且他只是一个外在的物品,陶艺他进入到了艺术品市场的过程依然需要进一步推动,无论是何种形式,我认为陶艺将会有着光明的前景,应该是吸引大众的眼光,吸引大众的参与,我们作为专业人士,专业的陶艺家,应该向公众宣教宣讲进一步推广我们的艺术作品和建立全球的这样一种艺术的共同体,推动他的发展,我们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做出我们的贡献。
第二点就是去探索这个陶艺的体验本身以及陶艺如何改善全球环境,全球环境已经面临着危机,这个从艺术的角度也是陷入到危机,我们的想法就是需要去进一步推动这种环境保护的运动,推动这个文化的共同体来去保护环境,我们的作品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去推动这样一种想法,当我们实现销售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确保保护环境,否则的话当地球生病的话,我们不能够很好的去未来进一步创造这些手工艺品和陶艺品,我也想要介绍一些例子,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陶艺的制作当中,这就是为了人人的一种陶艺艺术,这样的一种陶艺工艺品,我们将其称为Social(音),中文词更加复杂一些,他的意思是要把陶艺产品更加凝集起来,我们需要推动他的这样一种体验,推动他的发展。同时要保护资源和能源,与此同时,推动可持续的艺术和艺术社区。
我们要推动环境的保护,我们在2011年日本发生了大地震,到现在已经有上万人因此而迁移,这个环境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他影响许多人的生存,使用相应的一些材料,我们需要去确保这个材料的可持续性。
好的,这就是我的演讲,谢谢!
吕品昌:谢谢这位来自日本的IAC会员的发言。下面我们还有两位是由考夫曼先生代为发言,我们再给五分钟。
考夫曼:不好意思,延时了,我们最后还有五分钟,今天下午时间还是比较漫长的,但是我们的主持人让我联系很多人,很少有人回应我,最后两个人回应了我,他们写了两篇小作文,我给大家念出来。
同时,我想测试一下我们的体系,他说他日语翻译成中文,不幸的是他最后只能转换成他的英文,最后我代一个刚果的发言人发言,他在非洲,我会以法语来阅读。有没有法语翻译,到时候听一下有没有翻译吧。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来自刚果的艺术家,很高兴来到这里参加今天的论坛,能够为今天的主题做一些小小的贡献,首先我想要感谢主办方,特别是考夫曼先生能够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去代表非洲来参加这一个重要的会议,介绍一下陶瓷艺术的未来,陶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许多国家和不同文化几千年,目前为止陶艺是创意性的手工艺品,而且他是基于对应的材料,包括粘土还有陶瓷使用特定的技能和特定的工艺。这些技艺是需要很长时间很复杂才能够去获取,这样的一个技艺,这样一个专业将所有的不同的专业的人士连接起来,而且他们从本地获取他们的知识和开展培训,为了更好去介绍陶艺的未来,我将会介绍他的正确的方向,因为我将会回顾一下过去50—100年的一个历史,我们都意识到在陶艺方面取得巨大的进展,然而当我们面临新的世纪的时候我们面临文化方面的一个挑战,还有社会方面的挑战,还有商业方面的挑战,我想说我们是非常荣幸今天能够坐下来共同各抒己见来探讨我们将如何去适应这个挑战。那这就是他的英文版本翻译出来。
接下来我想再代表阿迪达(音)发言,他也IAC副主席,也是负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一个主要IAC的负责人。亲爱来自国中陶瓷艺术馆的朋友们,所有IAC的成员们请允许我祝贺大家能够召开我们本次非常好的圆桌讨论的会议,我们的主题是陶瓷艺术的未来,我非常感谢大家能够邀请我来参加今天会议,很抱歉今天没有办法出席,我完全相信考夫曼先生能够去传达我的想法,我也非常感谢他能够帮助阅读我发言稿,几年前采访挪威展的馆长的时候,我问他一个问题,一个和大家今天问我一个问题很相似,他的答案就是说我是一个历史学家而不是一个陶瓷学家,那我其实当时给大家展示同样答案,这些艺术家他们能够去感受他们的时代,能够以一种艺术的方式去进行分析而不是预计和预估,如果我们希望能够变的不要那么有建设性,如果想更具有建设性我们可以尝试去分析一下现有基本上近年来关于陶瓷行业一个发展情况,能够让我们知道未来是怎样的走向,对于这样一个观点,作为欧洲人,我认为他其实是有一点点偏见所在的,其实我们看到就以这个问题来说他的答案非常有趣,他关于陶瓷的未来,我们所讨论陶瓷作为一个整体所存在,如果有这样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去强调的话,那事实上我们要讨论是一个全球化陶瓷,中国陶瓷从美国人陶瓷2023年角度看有什么区别,并没有太多区别,艺术家来自于不同国家,他们都是遵守着国际的竞争的一些原则以及社会网络的原则,而这些原则其实也是在我们共同存在的过程中是有一些共同之处的,艺术家们去生产出来他们所期待一些作品,我们也非常的处于这样一个时代,所以说我不希望在未来看到是一种关于这种无限的排斥性,我相信明天未来陶瓷是需要我们个体性存在,他需要大胆的艺术家们能够去按照他们的想法进行设计,能够假设出来一个跨越传统的主格调和主基调,比如说像漂亮的材料技术先进性以及一些其他的更加大胆的设计和想象。
在法国以及欧洲,我们认为说陶瓷从来都没有像他现在这样流行,这其实既是错误也是比较危险的我认为,因为我们还有其他在过去在法国19世纪末的时候陶瓷就曾经繁荣过,那在25—30年的时间以及在70年代的时候陶瓷都是曾经繁荣过的,我们之所以陶瓷很危险就是因为从理论陶瓷教学方面来说之前并没有在法国存在过,因为现代艺术美术馆们他们希望能够去展示陶瓷特别少,而且对于和陶瓷相关的艺术和文化展示也是很少的。那(英文)他是一个装饰艺术的前法国的一个策展人以及馆长也是法国巴黎我们乔治约翰(音)中心联合创始人,非常强调我们不再需要艺术家艺术的陶瓷,需要更多装饰性的陶瓷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而在现实生活中展示艺术陶瓷空间逐渐减少。除此之外太多美术馆他们非常了解现代陶瓷艺术,他们都达成一个一致,一定特别漂亮,而且并没有过多干扰性的作品是他们展出的,我们生活被战争和极端主义的影响世界里面,是否当代的陶瓷艺术就很难去表达这些呢,作为一个我们说陶瓷或者是一个装置来说,他在全球20世纪的冲突之后,他扮演应该怎样的角色,艺术本身、陶瓷本身在20世纪有着像是(英文)这样艺术家们,陶瓷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是否政治的一个觉醒,当代陶瓷艺术家们政治觉醒,也可以去阻止我们在性别上或者生态上一些停滞性,我们是否这些领域陶瓷都可以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呢。
我们可以看到说有着很多的一些发展,我们也将会有更多的事情想跟大家分享,时间关系没有办法跟大家深入交流,21世纪20世纪陶瓷我们有新的数字化工具,数字化工具在陶瓷发展过程当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更好使用这些技术,从而真正促进陶瓷发展这还需要亟待我们确认的。
最后想说坚信人类陶瓷艺术家们他们会采用更多的个人化的充分的去利用这些知识进一步促进陶瓷发展,我相信在这样世界里面陶瓷家相互分享他们交流和他们想法,这是我的想法谢谢大家!
吕品昌:谢谢刚才考夫曼宣读两位IAC会员讲话,时间过的非常快,现在我们最后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国际陶瓷协会的主席托比恩·卡瓦斯博先生讲话。
托比恩·卡瓦斯博:非常抱歉,我不想说太多,本来我应该第一个发言人,后来没有办法给大家进行分享,其实我们知道是非常艰难讨论话题,过去这一周都没有时间去准备我今天的发言,因为太忙碌了,特别要感谢大家能够分享你们的想法,分享关于陶瓷未来的一些观点,包括像艺术陶瓷未来这样话题,大家展开讨论,有很多一些想法。我们其实都是非常相似的,我们需要坐下来做深入交流和对话,我们必须要有足够时间去反思去思考可以进行比如说小范围交流,甚至我们也需要和很多人沟通,让他们能够理解,其实有的时候关于元宇宙这方面我并不是了解很多,但他也体现说他是一个很积极乐观一个平台可以促进市场发展,我对他了解并不是很深入。
我并不能说大家是对的,还是错的,我对这个领域不是很了解,我相信我们一定坐下来才能好好交流,交流之后才能有更好的理解。我参与过很多的一些国际大展,对我来说,我是非常乐观的能够去看到很多的年轻的艺术家们,他们也在去将现代的一些想法印到他们作品创作中,很多人对于环境、对于未来,对于现在他们所处的环境都是有极大担忧,所以他们尝试做一些反思,他们作品中体现这方面担心和忧虑,我相信我们的想法可以改变的,尽管我们面临这些问题,如果我们必须要从年轻人开始,我们要提高这些年轻人的意识开始,我们要先从老师开始,教育下一代人年轻人老师开始,他们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一些想法方面,在我们需求方面,社会发展方面老师首先要有很好的了解,西方一些成果,西方可以实现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成果,这方面我们进展并不是很快,我们并没有得到很积极的进展,非常缓慢,其实是需要我们很长时间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做这一点。慢慢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去反思,慢慢去反思我们如何去生活,我们如何去改变我们消费模式,以及生活方式,慢慢的我们会去找到一些能够让自己满意的一些方式,我们可以去思考环境,思考我们的未来,慢慢的去找到答案,我相信每一天在我自己的作品里面,在我每一天工作中我也都在思考,我应该如何去减少对于环境的破坏,我觉得每一个人都需要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即使我们每天都是从很小的角度入手,但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去思考这个问题,从每一个人都要改变我们的想法,从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这种思维模式才能更好理解现有的情况,以及我们所处的环境,因为如果我们不改变的话,其他事情没有办法改变,人们需要改变,从我们做起。
所以说,这就是我们知道预测未来是很困难的,唯一我们可以预测的就是如果我们不改变的话,我们将会去面临着更多的问题,以及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更多的问题和挑战。
今天是一个特别好的一天,我们已经看到很多的老朋友们,我们也看到有很多我们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环境问题,还有看到很多特别好的这些陶瓷的作品是在中国所有的这些IAC会员中进行选取的,我们也看到能够看到这些作品、触摸到这些作品,看到大家这些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些其实我们在未来也能看到所有这些问题,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知道我们能够去摸到什么,能够去感受到什么,能够看到我们真实世界一些作品,我们景德镇双年展也是很好的例子,我们可能会看到有6000—7000多页PPT展示,在网络上都能够看到,我们对于这些作品可以看到的,但是我们并没有办法真正理解这些作品,找不到他的意义所在。
我们去到展览的时候,我们这些评委会主席都是感到非常震惊,因为这个会议里面所带来的包括这个双年展其实能够让我们看到了这些真正的作品,能够看到这些作家们如何在创作的时候去实现一个平衡,如何去满足这样一个平衡,也体现了我们要去照顾和关注我们环境问题的一些主题,所以说在图片上去看到并不如我们真实触摸到能够感受的更加深刻,能够让我们看到真正这些作家们努力寻找一些解决方案。
对我来说确实听大家发言,开了眼,让我扩大我的视野,非常感谢大家,谢谢你们今天来到这里,共聚今天下午时光,分享你们的作品,分享你们的想法,我希望跟你们握握手,我从来没有像在中国一样跟这么多人握手,我觉得过握手感受到有一种深入联系,必须触摸,必须真实感受谢谢大家。
吕品昌:谢谢托比恩·卡瓦斯博精彩讲话,刚才讲话就是最好的总结,感谢IAC对国中美术馆的支持,感谢IAC对中国陶艺家的关怀,今天满满的一个下午,时间过的非常快,今天的研讨会发言非常踊跃,内容非常丰富,信息量也非常大,十分精彩,各位学者围绕着陶瓷艺术的未来从多个角度进行梳理,谈的非常好,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陶瓷艺术的发展已经跨越了国界,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陶瓷艺术已经成为了一种跨文化、跨领域、跨学科的表现形式。
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再多说,总之在全球化的大的背景之下,陶瓷艺术更需要以开放的视野和跨界思维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最后我也想引用唐纳德·韦恩·黑格比教授一句话,让我们共同享受陶瓷艺术发展的未知和探索之旅,谢谢大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