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溪川专题讲座
傣族慢轮制陶
闪烁在西双版纳的古老文明之光
讲座嘉宾
段其儒/李见深
讲座时间
2021年10月15日(星期五)
北京时间 19:30
讲座地点
陶溪川旗舰店报告厅
同步直播平台
陶溪川国际教育--国际云讲座平台
同步直播参与方式
请长按以下二维码进入直播房间
晨雾中的西双版纳
本次陶溪川专题讲座邀请到西双版纳州文化研究员、西双版纳州文化馆前馆长段其儒和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家村创建者和主持人、著名陶艺家李见深,于2021年10月15日晚上19:30,在陶溪川旗舰店报告厅带来主题为《傣族慢轮制陶--闪烁在西双版纳的古老文明之光》的讲座。
在本场讲座中,两位嘉宾将带领大家细细品味傣陶文化及傣陶艺术,探寻隐藏在傣陶文化背后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本场讲座将在陶溪川国际教育平台--国际云讲座板块同步网络直播。
关于嘉宾
段其儒
段其儒,男,汉族,1954年生,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共党员,研究馆员。
从1980年从事群众文化工作,1985年至1987年任西双版纳州景洪县文化馆副馆长主持工作,1987年到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进修,1988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学习美术专业至1990年毕业。
1991年起任西双版纳州文化馆馆长至2014年10月退休,足迹遍及西双版纳各少数民族村寨,多年来致力于西双版纳州少数民族文化的调查、研究和保护,撰写有关论文30余篇,多篇获云南省和全国有关论文奖。从2005年开始,主持西双版纳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和保护工作,使西双版纳州拥有国家级保护名录12个、云南省省级名录取近40个。著有《傣族慢轮制陶》、《傣泐传统文化与贝叶经制作技艺》2本专著。
2009年6月,本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2009年12月,获“云南省政府突出贡献特殊津贴”。
李见深
李见深,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国际陶艺大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协会会员,美国国家陶瓷艺术教育协会成员。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创始人,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名誉院长,曾获景德镇陶瓷大学学士、硕士学位,美国纽约阿尔夫雷德大学硕士学位。他学贯东西,通晓内外,涉足广泛,在陶瓷,绘画,影像,雕塑,建筑,设计与策划等各艺术门类都有很高的造诣,建树不凡。他举办各种艺术活动,展览,演讲,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曾执教加拿大罗省艺术学院,西维吉尼亚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宾州迪根森大学,并应邀在世界一百多所大学,艺术中心,博物馆进行演讲。
二十年前,他在景德镇创办三宝国际陶艺村,以中华传统陶瓷文化的样式为核心语言与当代国际陶瓷艺术结合,构建了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精神的国际艺术村落。使之成为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与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央电视台四套《华人世界》十套《人物》九套记录片(瓷路) 均对他和他的三宝国际陶艺村有专题报道。他的个人作品均被世界众多博物馆、美术馆和艺术机构广泛收藏。
傣陶--刻花装饰
关于讲座
傣陶--原料准备
根据考古学家鉴定,完整的慢轮制陶技术,大约起源于43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发源地为中原一带,后传播到大汶口和龙山文化带。它的显著特点为:用具为木制慢轮,方法为泥条盘筑。
傣陶--手工制作
根据考古的线索,专家们又到它的发源地中原和大汶口龙山一带查找现在的制作者,均未找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考古学家们在西双版纳景洪市澜沧江沿岸的考古发掘出的碎陶片中看到陶片所反应出的信息,竟然和新石器晚期的制作相似。
傣陶--干燥
傣陶--装窑
经过多方考证和与百越群的研究,得岀结论是:西双版纳的傣族慢轮制陶技艺,是傣族的祖先之一百越人,在南迁途中留在了西双版纳,把慢轮制陶技术比较完整的教会了他们的后代并传承到现在,被专家称之为一种奇迹,解开新石器晚期制陶之谜的钥匙。
傣陶--平地堆烧
讲座中,两位嘉宾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傣陶文化的概念、内涵、载体及其价值,为大家展现傣陶文化的艺术特点和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傣族艺术家在创作
讲座参与方式
线下讲座
参与方式
讲座不需预约,但是要求提前15分钟入场,入场后并保持手机静音状态,拍照时请关闭闪光灯。
线上同步直播
直播地点
陶溪川国际教育平台--国际云讲座
直播时间
直播参与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直播房间
图文资料提供 | “陶的魅力 瓷的精神”活动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