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把传世筋囊紫砂壶到底有多美
2021-04-25
紫砂造型种类丰富,而其中的筋囊器造型更是展现了几何等分之美,体现了制壶者高超的技艺。
 
以曲面为单元,“筋”为骨,“囊”为气,筋囊器在紫砂三大器形中是担当的起“骨气”二字评价的。筋囊器即迥异于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的花器茶壶,又与简洁大方、浑厚朴素的方器大相径庭。筋囊器就像春日里的燕子、盛夏中的蝴蝶,踩着属于自己的节凑和韵律漫步在姹紫嫣红的紫砂世界里。陶瓷器具当中衔接部分越多、造型越复杂,在烧制的过程中的成品率也就越低。毫无疑问,筋囊器的衔接部分数量可以算是左右紫砂器当中最为复杂的,也是烧制难度最大的一个类型。因而自乾隆时期开始,筋囊器的生产制作数量也就大大降低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即便是一些常见的清末筋囊器,也是尽量在减少筋囊纹的曲度变化、降低整体造型的转折,以此来换取成品率的提高。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看看这十把传世经典的筋囊器。
 
1、水仙花六瓣方壶
 

▲时鹏 水仙花六瓣方壶

 
此壶为明代紫砂四大家之一的时鹏所制,时彬是制壶名家时大彬的父亲。
 
此壶嘴仰略弯,壶身腹为六方造型,腹上渐收敛而成六瓣筋纹圆口,壶盖亦为水仙花六瓣圆条形纹饰,与壶身筋纹栩吻合。
 
盖钮为六瓣圆条形花蕾,流与把手也以圆的线条作成,与壶身浑然一体,线条挺括,轮廓分明,形制不侈不谢,典雅拙朴。
 
这是明代早期紫砂壶筋纹器造型的代表作品,也是比较罕见的名家传器之一。
 
 
2、菊花八瓣
 
 

▲李茂林 菊花八瓣

 
 
3 、宝菱
 

▲顾景舟 宝菱

 
 
 
4、 菱花套组
 

▲顾景舟 菱花套组

 
 
 
5、梅花周盘
 

▲王寅春 梅花周盘

 
 
 
 
6、半菊
 

▲王寅春 半菊壶

 
 
7、八卦龙头一捆竹
 

▲邵大亨 八卦龙头一捆竹

 
 
8、蜂菊壶
 

▲唐凤芝 蜂菊壶

 
 
 
9、葵仿古
 

▲汪宝根 葵仿古

 
 
10、合菱壶
 

▲汪宝根 合菱壶

 
 
据香港一位茶行的老茶人说,筋囊器泡茶的效果与其他类型的茶壶泡茶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会更有韵味一些,但是老人家说不出其中的原因。其实在古代的典籍里面就已经出现就茶壶形制和宜茶性的关系有过陈述,明代周高起在他的《阳羡茗壶系》中就提到“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筋囊纹密集的茶壶,壶身表面向内向外凹凸起伏,在整体壶身的内部形成凹凸有致的一个一个的小空间,这些小空间无疑会对壶内浸泡的茶汤形成压力,可以促使茶叶向茶汤释放出更多的内含物质,这或许是锦囊茶壶泡茶与众不同的原因所在。诚然,无论是古人也好、老茶人也罢,耳听为虚、眼见亦为虚,只有亲自尝试一番,才是实实在在的体验,才是真切感受的唯一途径。
 

感谢有你,感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