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末,马可波罗把瓷器从中国带回了欧洲,从此欧洲贵族们迷上了这种薄润淡雅的瓷器。

这幅瓷画中马可波罗在向忽必烈展示世界地图
meissen.cummermuseum.org/stand-depicting-marco-polo-with-a-map-of-asia/

1月初我受KLOOK旅行的邀请,去景德镇深度体验了一周的瓷器文化。出发前,听去过景德镇的朋友说:“原本计划来2天,待了2周还不想走。”
这引起了我的好奇:是什么让景德镇有这么大的魔力?

伦敦V&A Musuem的瓷画,陶瓷制作过程
之前我对景德镇的印象还停留在青花瓷、大花瓶和龙凤瓶,我不知道玲珑工艺,也没有留意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来到景德镇后,才发现这里 不只是瓷器的大观园,还有历史底蕴和艺术创新碰撞出的美妙世界。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I found my happy place in Jingdezhen
1. 历史积淀与锐气革新
景德镇烧制瓷器源于五代,发展于宋元,明清时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然而,人们对于景德镇的现代发展,经历了多少历史革新,融入了多少锐意创新的海外艺术家和“景漂”艺术家的心血,却并不熟悉。
这次行程,让我印象深刻的 乐天陶社、 丙丁柴窑和三宝村,正具备了景德镇现代发展的缩影:经过历史沉淀后,不再拘于“小我”的状态,而是具备匠人的精气神和国际多元化,散发出锐意创新的气质。
乐天陶社
The Pottery Workshop
抵达景德镇后的第一个清晨,我们来到了对当代陶瓷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乐天陶社。 社长郑祎Caroline是个拥有前卫艺术创新的陶艺家和策展人。出生在英国剑桥,后在美国求学, 郑祎在密歇根州立大学获得绘画学和动物学双学士学位,又在旧金山艺术大学修得了雕塑学硕士学位。
但郑祎最终没有把雕塑作为工作,而是选择了陶艺,她曾说:
“因为陶瓷是最原始最手工工艺的,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而我永远在寻找中国特色的东西。我是从前卫的电脑设计开始搞行为艺术,再回去看陶瓷的时候,我的眼光就很不一样。 ”

图片来自乐天陶社
1998年,郑祎第一次来景德镇,同行的有60位海外艺术家,她发现这里的陶瓷技术分工明确,系统成熟,每个人在流水线上从事单一工种,并且每个环节配合紧凑。 这和她认知体系中西方陶艺家的工作室完全不同。
随后她每年来景德镇至少两次,带着外国艺术家朋友来考察。郑祎看到景德镇虽然留存着精湛的制陶工艺,但当地陶瓷制品缺乏创新。
“一座城市能否因一个人或一个机构来改变它。”这是郑祎在中国美院修读博士时准备写的论文题目。没想到,她以高效的行动力给了这个论题一个肯定的答案:一个人可以改变一座城。
2005年,她的团队把一间老厂房改建成了乐天陶社的基地,再邀请世界各地的陶艺大师来驻场。经过近3年的耕耘,这里成为了全球陶艺家的的乐园,每年驻场艺术家达到200余人。为了给年轻陶艺爱好者提供一个平台,她创办了“创意市集”,每周六都会成为景德镇的一道风景线。

图片来自乐天陶社
郑祎成了当地的精神人物,为景德镇这座千年瓷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热情和灵魂。
在乐天的商店里,我看到了郑祎的作品《福 Prosperity》,一件由陶瓷做成的巨幅衣服,远看宛如秋叶翻飞,近看却是无数精致的陶瓷蝴蝶在翩翩起舞。而渐变的效果是经反复试验泥巴颜色而呈现的效果。她的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收藏于馆中。



郑祎和她的作品 Righteous | 義 图片来自乐天陶社
我去的时候,陶社木扉堂正在展出《百牛鸣:一人一牛生肖跨年展》,这里有100种牛的创意作品,各种天马行空,瞬间点燃了我的思考:如果我参赛,会做一头什么样的牛呢?我想可能会是放牛郎的现代版本吧。



丙丁柴窑
丙丁柴窑是出生于陶瓷世家的黄女士和丈夫余先生(挛窑、烧窑大师的传人),邀请建筑师张雷共同设计完成的作品。喜欢摄影的朋友,一定会爱上这里 至简至极,光影交错的风格。

丙丁柴窑坐落在离景德镇市区一小时车程外的浮梁县前程村,这里郁郁葱葱的竹林环山而生。下车后,我们兜兜转转地寻找,直到碰到一位老奶奶才确认了位置,又走了几分钟才找到,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建筑师为点火和开窑设计了仪式感十足的空间,让日常工作变得更加神圣,也引起我对传统工艺的敬畏与兴趣。

我喜欢丙丁柴窑里面因空间变幻而产生的几何形,低饱和度的色彩,细白如银蛇的天光,在穹顶中央流动,由内及外的浮光掠影,炉火的温度,屋外的星空,屋内的匠人,生生不息。
我想着是什么样的热情,让黄女士 11年前从外企辞职,和丈夫 老余从外地回到家乡景德镇,投身于振兴柴窑传统的事业中? 又是什么样的恒心和毅力,让老余从2012年开始,和83岁的把桩大师余恂铨学习烧窑?

或许那种初心,都藏在丙丁柴窑的名字里:"丙火阳盛,似太阳光芒,充满向世界放射的能量;丁火阴柔,似如水月光,融合万物而柔然宁静。丙丁之火相合,阴阳相济,灵气共生,万物皆宁。"(描述来自浮梁县湘湖镇人民政府)
“瓷器之成,窑火是魂”。在这座纯人工搭建的柴窑的每一个角落,深藏匠心或许是这个建筑最独特的魅力。
三宝村
此行最让我感到"回家”的是三宝艺术村,虽然叫"村",这里实际是一个艺术家聚集地。说"回家"是因为感受到了心之归处,一个下午的时光完全不够~

路边随意遇到的夯土房,把陶瓷碎片漆在墙上,就像是巧思设计过的陶瓷艺术。 感觉是农耕文明遇上了多元的陶瓷艺术和国际审美。

2. 年轻景漂与匠人精气神
景德镇吸引了3万多位“景漂”,他们文艺又实干,依附着这里的制瓷能力,把手稿落地成艺术作品。朋友说景德镇和大理一样, 卧虎藏龙,隐藏着很多匠人。在三宝村,我偶遇一位日本陶艺师, 跟随丈夫定居景德镇,她说:“相比于日本,中国的年轻人充满了能量和希望。”
在景德镇的这一周,我有幸接触到了很多"景漂"。 陶瓷老王带我们去陶瓷博物馆,详细讲解,从宏观角度,我了解瓷都上千年的历史与变迁。我也有幸和艺术家、匠人、学者一起喝茶,聊起景德镇的国际化视野与实践。对我来说,最快感受到一个城市脉搏的方法就是与当地的艺术家交流,融入他们的工作。 老王带我去采访 从英国留学回来的青年艺术家,看到他最真实的创作状态。
我想真正吸引这些手工匠人的是景德镇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氛围。还有最重要的,他们在做着 热爱的事情,认真对待每一件作品。


美国艺术家Jeremy和黄山姑娘舒悦相遇于景德镇,他们现在经营着自己的陶艺工作室。Jeremy来自美国五大湖地区,他制作的勺子和茶壶都融入了苏必利尔湖的元素:线条如水,似波似浪。勺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器皿,他把艺术融入了我们柴米油盐姜醋茶的平凡生活。
很喜欢这张图片中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和纯净的眼神。

身后的墙板上是勺子作品

陶瓷大学为景德镇不断输出陶瓷艺术家,很多毕业生选择留在了当地发展。同时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匠人、陶艺爱好者、买手也汇聚在此,找到了精神家园。当这样一群人聚集起来,创造力就会凝聚到新的高度,而灵感也有了落地的载体。
"景漂”和 "北漂"相比,少了一份漂泊感。"景漂"的工作和生活有时会在同一个空间中进行,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用心布置,一边画图、拉胚、烧制,一边把最前沿的美与设计沉淀在作品中。

除了新锐艺术家,传统手艺人也在尽力保留着祖辈流传的手艺。下图的这位爷爷给我展示了一种雕刻细致的壶,水加到一定高度会自动解锁,我不禁惊叹这实用和精美共存的巧思。

而我也在这一周体验了拉胚、画瓷画,最好的学习就是动手去体验。

景德镇两日游
3. 生活方式新势力
认真烘焙咖啡豆也是景德镇另一种工匠精神
1. Daily Cherry
景德镇的工匠精神也体现在咖啡馆里。比起北京和上海,这里的房租低很多,咖啡店的空间也大很多,认真做咖啡的老板们都选择了自己烘豆。
下了高铁就直奔点评上排名第一的Daily Cherry。还没进门,我就爱上了店外的手绘黑板墙,让舟车劳累的身心马上放松了下来。

推开门,这里有很多陶瓷的元素,光是咖啡杯就有不同的形状、质地和颜色。我点了杯抹茶拿铁。咖啡师小姐姐是陶瓷大学的学生,会手绘,咖啡,还会做各种小蛋糕和小点心,是位全能艺术家。

墙上有一只金色的猫咪画像是法国艺术家的作品,我盯着看了好久。
没想过过两天就在咖啡店里遇到了画家本人 。
不一会儿,两位客人带来了刚买的车厘子和草莓,像老朋友一般分享,我第一次知道景德镇造私人飞机。 我拿出手绘明信片作为礼物,他们听说我是第一次来,马上推荐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我赶紧保存。

傍晚灯光下的车厘子(Cherry) 的颜色和咖啡很像。我问老板为什么叫Daily Cherry? 他说咖啡豆是咖啡樱桃(coffee cherry)的果核,而Daily Cherry的意思是每日的咖啡樱桃。
这杯咖啡与我而言,像是一把快速解锁当地文化的钥匙。本来完全没有做旅行功课的我,一下子感觉能找着北了。所以找到每座城市的独立咖啡馆,就像是找到了人体的穴位,一触即通。
后来我每天都来Daily Cherry,坐在这里会遇到各种陶瓷店的老板,因为他们也都喜欢品质好的咖啡。这里像是流动的茶馆,人来人往,时不时还能遇到“一条”采访的传奇人物,生活中的他们,仿佛就是你我中的一员。

虹吸咖啡,还有好看的豆仓
2. 没品猫咖啡
为了咖啡,我常常会去到不在计划内的街区,发现新的惊喜。
朋友推荐了在老城区御窑景巷河边的咖啡厅,老板是广东人,话不多,但一旦聊起咖啡豆的区别,就马上打开话匣子了。这里有印度季风、曼特宁还有很多有趣的豆子。带上一杯咖啡,和景德镇当地朋友在河边漫步,了解这座城市过去几十年的变化。

景德镇老城区,街头有剪头发的 ,也有修自行车的爷爷在看报纸,仿佛是在上海弄堂的生活。

中国的美学正在快速升级,并且被人们接受。从前一提起匠人精神,总想到日本文化。如今,吸纳了五湖四海的匠人灵感的景德镇,正开始挥展它的魅力,从陶溪川艺术区的打造到三宝艺术村的创新,从充满生活美学的日用器物店到各式特色的工作坊和优质展览。
这一路上,我很多次都被眼前的作品感动、惊艳到,感觉创意细胞被一一激活,特别想自己来景德镇学拉胚,做陶瓷,把我的动物手绘融于陶瓷之中。我想这就是这次和KLOOK一起旅行的意义:探索景德镇的新面貌,挖掘更多生活和艺术融合的可能性。
身边的朋友们看到我的景德镇之行,表示很有兴趣,也想更多了解景德镇。我的这篇图文算是一道开胃菜,今年也计划组织行程,带着大家去景德镇深度旅行。
准备去景德镇的朋友们, 想提前做攻略的朋友们,我也在知乎圆桌参加”在景德镇玩点不一样",可以扫码👇 更多了解艺术家、策展人、匠人和文化研究者眼中的景德镇新面貌。

扫码加入圆桌

大家还记得我2019年底去日本拍摄的短片吗? 🎬 人生只有三万天,你会如何度过剩下的时光? 我们在一周时间里,用KLOOK的产品串成了一次难忘的日本深度旅行~

KLOOK x 苹果姐姐 日本之行
这次KLOOK客路旅行为大家准备了景德镇小团旅行(1日 / 2日行程),大家可以用苹果姐姐的专属优惠码 apple95 (不分大小写),在2021年7月18日前,KLOOK平台上所有产品都可以享有9.5折。👇


App使用界面
点击👇小程序,直达景德镇小团旅行体验:
我个人推荐预留2天(或者更长)来体验景德镇 :)
今日互动
你对景德镇有哪些了解和期待?
对于景德镇旅行有什么疑问?
点「在看」 + 评论区留言
礼物1
点赞最高的3个评论
赠送KLOOK旅行小车(👇图中同款)
愿你在路上找到并成为自己

礼物2
在KLOOK App上下单旅行体验的朋友,请发截屏到后台,
前5位下单的朋友也会收到KLOOK小车伴手礼:)
礼物3
把此文分享到朋友圈,并截屏发到公众号后台,
抽取1位朋友赠送KLOOK旅行礼盒

限量帆布包、徽章、插座转化器、旅行箱吊牌、手账本等
*1周后公布结果